三陰性乳腺癌

侵襲性病程

三陰性乳腺癌是指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為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原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的乳腺癌。這類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病理類型的10.0%~20.8%,具有特殊的生物學行為和臨床病理特徵,預后較其他類型差。

流行病學


多項研究表明,三陰性乳腺癌多發生於絕經前年輕女性,尤其是非洲裔美國婦女。

臨床表現


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表現為一種侵襲性病程,其遠處轉移風險較高,內臟轉移機會較骨轉移高,腦轉移幾率也較高。三陰性乳腺癌的遠處轉移風險在3年時達到高峰,之後可能會有所下降。三陰性乳腺癌的中位腫瘤大小為2cm,50%有淋巴結轉移。此類乳腺癌的組織學分級多為3級,細胞增殖比例較高。

檢查


癌組織免疫組織化學檢查結果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原癌基因Her-2均為陰性。

研究成果


2020年4月11日凌晨4點,經過8年努力,一項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領銜的三陰性乳腺癌臨床試驗研究成果,在全球腫瘤學頂尖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在線發表,影響因子28分。這項被譽為三陰性乳腺癌治療的“中國方案”證實,在傳統化療基礎上聯合卡培他濱輔助化療方案,使三陰性乳腺癌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提高至86.3%,有效降低複發風險41%。

治療


目前還沒有特有的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治療指南。因此其治療一般按乳腺癌常規標準治療進行。
1.化療 與其他類型乳腺癌相比,化療對三陰性乳腺癌的有效率較高,但如果只是常規的標準治療,其預后依然很差。
2.輔助化療 FEC序貫多西他賽化療有較好的反應。紫杉類藥物對三陰性乳腺癌有一定的療效。鉑類藥物在三陰性乳腺癌中可能更有效。順鉑新輔助化療有相當療效。

預后


本病預后仍較差,死亡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