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麻姑獻壽的結果 展開

麻姑獻壽

傳說故事

麻姑獻壽是一個成語,拼音是má gū xiàn shòu,出自晉·葛洪《神仙傳》卷七:“麻姑,建昌人,修道於牟州東南余姑山。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在絳珠河畔以靈芝釀酒,為王母祝壽。”;

意思是麻姑把東西送給尊長或敬愛的人。比喻:祝賀壽辰。

在句中一般用作謂語。多用於褒義。

古籍記載


有關麻姑的傳說有二:①《古小說鉤沈》輯《列異傳》:“神仙麻姑降東陽蔡經家,手爪長四寸。經意曰:‘此女子實好佳手,願得以搔背’。麻姑大怒。忽見經頓地,兩目流血”。《述異記》卷上云:“濟陽山麻姑登仙處,俗說山上千年金雞鳴,玉犬吠”。此當為異聞。
②清褚人獲《堅瓠秘集》卷三引,一統志:麻姑,麻秋之女也。秋為人猛悍,築城嚴酷,督責工人,晝夜不止,惟雞鳴乃息。姑有息民之心,乃假作雞鳴,群雞相效而啼,眾工役得以休息。父知后,欲撻之,麻姑逃入山中,竟得仙而去。按麻秋,五代後趙胡人,仕石虎為征東將軍,其女當為另一麻姑。民間傳說中的麻姑故事是源於第二種而有所引申變化,謂麻姑逃入山中后,其父大怒,放火燒山欲置麻姑於死地。正巧王母路經此地,急忙降下大雨,將火熄滅。王母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後對麻姑愛民之心大加讚賞,收下麻姑作為弟子並帶她去南方的一座山中修鍊,這座山就是南城縣西邊的麻姑山。麻姑山中有十三泓清泉,麻姑就用此泉之水釀造靈芝酒。十三年酒乃成,麻姑也修道成仙,正好王母壽辰,麻姑就帶著靈芝酒前往瑤台為王母祝壽。王母大喜,封麻姑為虛寂沖應真人。《麻姑獻壽》圖就源於此典,常用於祈福祝壽之用。
麻姑獻壽
麻姑獻壽

民間傳說


麻姑是一位南北朝時期人物。當時北方漢族和羯、氐、羌、鮮卑等少數民族雜居在一起,因此,他們之間的交往也很多。麻姑的父親叫麻秋,在一個集鎮上替人養馬。麻姑的母親在一場戰亂中被官兵搶去,再也沒有回來。麻秋因為失去妻子,性情一直很壞。麻姑家長期與漢人做鄰居,她從小就向漢人學了一手好針線活,等到年齡稍大一點兒了就常為有錢人家做針線活。
一天,麻姑在一戶人家做好針線活,主人很滿意,賞了一個大桃子給她。古時候,桃子在水果中是上品,麻姑捨不得吃,把桃子揣在懷裡,想拿回家與父親一起嘗嘗鮮。
麻姑路過街上,看見路邊圍著一圈人,就好奇地朝裡面看。原來有一位身著黃衣衫的老婆婆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邊上有幾俱說:“老婆婆是餓的,如果吃點東西,也許會好的。”可是,大家只是說著,誰也沒有拿出東西給老婆婆吃。那時兵荒馬亂的,青壯年都拉去打仗,田地都荒蕪了,糧食很珍貴。麻姑看不過去,就從懷裡拿出那隻桃子,蹲下身來扶起老婆婆,用桃子喂她。桃子又甜,汁水又多,老婆婆吃了很快緩過勁來。周圍的人也都嘖嘖地稱讚麻姑。這時老婆婆開口說:“孩子,謝謝你,能不能給我喝點粥湯?”“好呀,我就回去幫您煮去。”麻姑看見老婆婆能開口說話很高興,她把老婆婆扶到洞街的屋檐下坐著,自己三步並做兩步地朝家裡走去。
麻姑回家就生火煮粥,父親麻秋回到家,她把街上遇的情況告訴了父親。沒料到麻秋臉一沉地說道:“這種老傢伙,餓死算了!你給她吃桃子,已經是她很大的福份了。我們家的糧食本來就不夠,你竟敢自作主張煮粥給她,實在是不像話!”父親不讓麻姑為老婆婆送粥,並把她關進了后屋不許外出。
半夜裡,麻姑仍惦念著街的黃衣衫老婆婆的安危,她聽到前屋的父親呼呼的酣睡聲,就輕手輕腳地走出后屋,從鍋里舀了一碗粥,快步來到街上,但街上除了狗吠聲,哪兒還有老婆婆的蹤影。麻姑很焦急,到處尋找老婆婆。月光下,只見原來老婆婆坐的地方,有顆桃核留在那裡,就拾了起來。這時父親麻秋醒來了,發現女兒不在家中,便找到街上,遇見麻姑,就氣急敗壞地連推帶搡把麻姑拖回家,狠狠地打了一頓。
第二天晚上,昨天一夜沒瞌眼的麻姑剛睡下,就看見穿黃衣衫的老婆婆朝自己笑盈盈地走來了。老婆婆撫摸著麻姑的頭說:“孩子,謝謝你!虧你有一片善心。那桃子果然是好東西,我吃了已經足夠益壽延年了,你放心吧。”說著轉身要離開。
麻姑噙著眼淚,受了委曲似的把頭埋在老婆婆的懷裡哭了。老婆婆安慰她說:“好孩子,別難過,以後我們還有機會見面的。”說完就飄然而去了。麻姑在睡夢裡哭醒了,細細品味著夢裡的事情,覺得黃衣衫老婆婆很不一般。
早上起床,麻姑把自己藏好的桃核種在自家的院子里,一年的時間就長成了一棵大桃樹。奇怪的是,這棵桃樹每年正月里開花,三月里就結出又大又紅的桃子,每年三月引來了許多人來看熱鬧。陰曆三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麻姑就用桃子接濟附近一些貧困飢餓的老年人。更奇怪的是老年人吃了麻姑送的桃子都養得很好,不僅能幾天不吃飯不覺得餓,而且原來身上的小毛小病也治好了。集鎮上的老年人見麻姑這樣善良能幹,私下都說她是天仙下凡,每年三月送桃時就稱她是“麻姑獻壽”。
石勒擴充地盤,征服了北方許多地方,自己做了趙王。麻秋也因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而被石勒封為征東將軍,管轄包括自己原來住的這個集鎮在內的一塊地盤。麻秋衣錦還鄉,大隊人馬前呼后扔,很威風,他所到之處,百姓們都紛紛給他讓路。為了炫耀自己,他還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將軍府。而她女兒麻姑卻還和往常一樣和鄰里們相處在一起,一點樣子沒變。麻秋得知女兒情況很不滿意,覺得丟了自己做大將軍的面子。就派士兵砍倒了桃樹,燒了原來的住房,硬逼著麻姑住進了將軍府。
麻姑住在將軍府,雖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做小姐,但不能和鄰里們來往,所以心裡一點兒也不愉快。一次,她實在感到煩悶,就由丫環陪著,走出府外散散心,看見集鎮周圍在大興土木。許多民工在辛苦地勞動著,他們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他就問丫環是怎麼回事。丫環回答說:“這是將軍爺抓來的俘虜和拉來的勞工,集鎮要築城與外族人打仗。小姐你看,將軍爺在那兒監工呢!”順著丫環指的方向,麻姑看見父親正在用鞭子抽打每一個從他面前走過的勞工,嘴裡不住地喊“快!快!”
麻姑看不下去,急忙走向前去勸說:“爹爹,讓這些人也能喘口氣吧。”訂秋沒想到女兒會到這兒來管他的事,兩眼一瞪沒好氣地說:“去,去!女孩兒家懂什麼!”說罷再也不理麻姑了。
麻姑看見民工傷病很多,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常常瞞著父親從將軍府拿些葯來給民工們醫治,有時還為民工們縫補衣物。民工們知道她是麻秋的女兒,都不解地說:“將軍爺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女兒?”麻姑得知民工們做夜班時間很長,一直要做到雞叫才能休息,就再一次要求父親多給民工一點休息時間,結果還是遭到父親的訓斥。麻姑明白要再去求父親是無濟於事的,就決定另想辦法。
一天夜晚,四更天,麻姑就悄悄地起床了,來到雞窩旁,輕輕地學公雞叫:“喔,喔,喔——”雞窩裡的友雞驚醒了,也昂著頭,啼叫起來:“喔,喔,喔——”集鎮上的其它雄雞聽見,都跟著啼叫起來。做夜班的民工們聽見雞叫,興奮地大叫:“放工啦!”他們為能提早放工而高興。一連幾天都是這樣,他們沒想到公雞早啼是麻姑幫的忙。
公雞提早啼叫引起了麻秋的懷疑,因為每次雞叫都是從將軍府周圍開始的。於是,他派人暗中監視麻姑,終於證實了自己的懷疑。麻秋很惱火,一定要懲治女兒,就叫人先把麻姑鎖進閨房內。
麻姑被鎖在閨房,想逃出去,但一點辦法也沒有。這時,一扇窗戶打開了,麻姑一看,竟是穿黃衣衫的老婆婆。老婆婆說:“孩子,我們又見面了,你和你父親的緣份已盡,還是跟我走吧。”原來穿黃衣衫的老婆婆是梨山老母,上次她吃了麻姑的桃子是普通桃子,留下的卻是仙桃核,讓麻姑去接濟貧困老人。她覺得麻姑是位善良的姑娘,所以這次來解救她,並帶她去修道成仙。
麻秋回家,想狠狠地痛打女兒一頓,但打開閨門,怎麼也找不到麻姑,只得狠狠地把鎖門人打了一頓。從此,麻秋再也沒見到過自己的女兒。不過,麻姑跟隨梨山老母修道成仙后,每年三月,經常送桃給貧困的老人吃,不少人還遇見過她哩。
麻姑獻壽
麻姑獻壽

作品簡介


西王母壽辰麻姑釀酒祝壽的故事

創作背景


麻姑是一位南北朝時期人物。當時北方漢族和羯、氐、羌、鮮卑等少數民麻姑獻壽圖族雜居在一起,因此,他們之間的交往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