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黑斑病

核桃黑斑病

核桃黑斑病又名,核桃細菌性黑斑病、核桃黑、黑腐病。病菌一般在枝梢或芽內越冬,翌春泌出細菌液借風雨傳播主要危害幼果、葉片、嫩枝。

分佈


河北平山,山西、山東、江蘇等。

癥狀危害


核桃黑斑病
核桃黑斑病
核桃葉、新梢、果實。在嫩葉上病斑褐色,多角形,在較老葉上病斑呈圓形,中央灰褐色,邊緣褐色,有時外圍有黃色暈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時形成穿孔,嚴重時病斑互相連接。有時葉柄上亦出現病斑。枝梢上病斑長形,褐色,稍凹陷,嚴重時病斑包圍枝條使上部枯死。果實受害時表皮初現小而稍隆起的褐色軟斑,后迅速擴大漸凹陷變黑,外圍有水漬狀暈紋,嚴重時果仁變黑腐爛。老果受侵只達外果皮。

病原


細菌黃單胞桿菌xanthomonas sp.

核桃黑斑病的發生規律


病原菌存活在植物殘體上,供雨水傳播,可從傷口、皮孔處侵染為害,7~8月發病重。

防治措施


1、越冬管理。落葉后樹榦、樹枝上塗抹護樹將軍阻礙病菌在樹體上繁衍,保溫、消毒防霜凍。同時噴灑護樹將軍進行全園消毒。
2、病毒防治。對於有病變的樹體,要及時的全園噴灑藥劑加新高脂膜,形成一層保護膜,增強藥效,使用潰腐靈進行全園噴施,殺滅病菌,營養樹體。
防治病菌借風雨傳播感。
3、傷口管理。對於一些修剪口、傷口要及時的塗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防止病菌侵入、雨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