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鎮

江蘇省儀征市轄鎮

新集鎮位於儀征市東部,是風景秀麗的儀征“迎客松”,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經濟發達,交通便捷。是滬、寧、揚、鎮等城市群帶上的一座新興工貿城鎮,鎮區距揚州10公里、南京60公里、鎮江20公里,處於寧鎮揚產業帶的接合點,是寧鎮揚經濟板塊的核心區。京滬線滬寧線、寧通線等多條高速公路會聚於此,寧啟鐵路、沿江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緊鄰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儀征火車站、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儀征港、儀化港、儀征汽車工業園。

新集鎮隸屬於江蘇省儀征市,地處於繁榮的長江三角洲,東距揚州10分鐘,西離南京50分鐘,是寧鎮揚之間的節點城鎮,是風景秀麗的儀征“迎客松”。

新集鎮背依蜀岡龍脈,南眺江南群峰,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南部是平原圩區,北部是丘陵山區,境內有距今2100多年歷史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山漢墓和商周古文化遺址。

截至2020年12月,新集鎮總面積64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4.8萬人,集鎮建成區5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1.9萬人。

2019年,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77億元,工商稅收2.1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

新集鎮是“國家衛生鎮”、“國家生態鎮”、“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鎮”、“中國十佳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首批文旅融合最佳創意小鎮”、“江蘇省文明鄉鎮”、“江蘇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示範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鎮”、“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江蘇省農村公路管養及安保示範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新集鎮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

歷史沿革


相傳很早以前,這裡是普通鄉村,沒有集鎮,因為樟木橋一帶在儀揚通道的正中心,後來有一些商販到此設攤做生意,逐漸形成“新”的集鎮,而得名。設新集鄉,屬凌橋區。1950年4月划屬朴席區。1957年3月扁松鄉併入新集鄉。
1958年9月新集鄉併入濱江公社,1959年2月屬朴席公社。1981年1月從朴席公社劃出設立新集公社,1983年2月從龍河公社劃出設立張集公社,5月新集公社改為新集鄉,9月張集公社改為張集鄉。1994年11月撤銷新集鄉設立新集鎮。
1996年,新集鎮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新集、花園、光明、方橋、蔡橋、八橋、李營、王營、聯盟、毛橋、天安、蔡巷、紫竹13個行政村和新集1個居委會;張集鄉面積29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轄廟山、江寧、長春、國慶、華豐、勤豐、凌東、塘圩、蘭橋、茶場、林場11個行政村。
1999年7月,撤銷張集鄉併入新集鎮。

地理環境


全鎮總面積63平方公里,總人口4.2萬人,轄2個街道,13個行政村。新集人傑地靈、物產豐富,自古以來,新集便是真州東郊重鎮。進入新世紀以來,新集傳承悠久的人文傳統,依託發達的現代文明,外資內資齊頭並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6年,全鎮實現三業總產值24.4億元、財政收入4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248元。先後被評為江蘇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示範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鎮、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鎮、江蘇省體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鎮、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新型示範小城鎮。

行政區劃


2003年,轄新集街道居委會和八橋、蔡橋、方橋、光明、花園、新集、天安、毛橋、聯盟、李營、王營、江寧、勤豐、華豐、廟山、國慶、長春、凌東18個行政村。2004?年,面積63平方千米,鎮區面積2平方千米,人口4.1萬人,轄八橋、方橋、光明、花園、新集、天安、聯盟、李營、國慶、江寧、廟山、長春、凌東13個行政村和新集街道社區。
63.89平方千米(2017年),45542人(2017年)。

交通


鎮政府駐新集集鎮,西距市區15千米。北部為丘陵地帶,南部為沿江平圩,北高南低。沿山河、大樟溝、小龍澗、中心河為主要引水河流,有廟山、周山、團山等。寧啟鐵路、G40滬陝高速公路、328國道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新集鎮為2019年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