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級

品級

品級,即官品,是區分官員地位高低的等級。

詞語概念


引證解釋

1.指人品的高低和地位。
南朝梁沉約《神不滅論》:“既有曉昧之異,遂成高下之差。自此相傾,品級彌峻。”
2.指古代官職的等級。
品級
品級
周有命數,自一命至九命;漢有祿秩,自二千石至百石,凡十六等(東漢為十三等);魏立九品之制,為品級之始;後魏復分正從九品,凡十八等。歷代因之。其不入九品者,唐稱流外,明清稱未入流
宋陳亮《甲辰秋答朱元晦秘書書》:“以品級論輩行,則塗窮之笑,豈可復為世人道哉!”
《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這畿尉品級雖卑,卻是個刑名官兒。”
清昭連《嘯亭續錄·朝服龍團》:“近日南中所綉朝服衣料,無論品級,皆用龍團各四。”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御史就是言官,品級雖然不高,外放出來大也不過道台,尋常只是知府。”

辨析

區別職官等級的制度。明清沿襲前代規定加以簡化,最高為一品,最低為九品,每品又分正從二級,共分十八級。
即官品。
區分官員地位高低的等級。
魏、晉分官員等級為九品,自一品至九品。
北魏每品各分正、從,共十八品,四品以下各品又各分上、下階,共三十階。
唐、宋文職同北魏,武職三品起分上、下階。
元、明、清文武官皆分九品,各有正、從而無上、下階之分。

清朝品級


正一品

正一品
正一品
文職京官: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
外官:無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建威將軍、一二三等子爵、一二三等鎮國將軍
外官:無

從一品

文職京官:少師、少傅、少保、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各部院尚書、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外官:加銜總督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內大臣、各省駐防將軍、振威將軍、烏魯木齊都統、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振威將軍
外官:提督、八旗都統、將軍

正二品

品級
品級
文職京官: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內務府總管
外官:總督、加銜巡撫、河道總督、漕運總督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一二三等男爵
外官:總兵、八旗副都統

從二品

文職京官:內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侍郎
外官:巡撫、布政使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外官:副將

正三品

品級
品級
文職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外務部左右丞
外官:順天府尹、奉天府尹、按察使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驍騎參領、王府長史、圓明園總管、陵寢總管、察哈爾總管、黑龍江船駁水手總管、圓場總管、一二三等輕車都尉
外官:參將、指揮使、八旗城守尉

從三品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
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外官:游擊、宣慰使、指揮同知、八旗協領

正四品

品級
品級
文職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外務部左右參議
外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外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防守尉、八旗佐領

從四品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外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四品典儀、王府二等護衛
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品級
品級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參議、光祿寺少卿、給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醫院院使、欽天監監正
外官:順天府治中、奉天府治中、同知、土同知、直隸州知州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雲騎尉
外官:關口守備、守御、防禦、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從五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讀、翰林院侍講、鴻臚寺少卿、司經局洗馬、宗人府副理事、監察御史、各部員外郎
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鹽運司副使、鹽課提舉司提舉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王府三等護衛
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正六品

品級
品級
文職京官:內閣侍讀、左右春坊中允、國子監司業、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經歷、宗人府經歷、大理太常寺丞、欽天監監判、五官正、神樂署正、僧錄司善事、道錄司正一
外官:京府通判、京縣知縣、通判、土通判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監造火藥官
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從六品

文職京官:左右春坊贊善、翰林院修撰、光祿寺署正、欽天監滿洲蒙古五官正、漢軍秋官正、和聲署正、僧錄司左右闡教、道錄司左右演法
外官:布政司經歷、理問、允判、直隸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正七品

品級
品級
文職京官:翰林院編修、內閣典籍、大理寺評事、太常寺博士、典籍、滿洲讀祝官、贊禮郎、太僕寺主薄、鴻臚寺滿洲鳴贊、國子監丞、通政司經歷、知事、兵馬司副指揮、各部寺司庫
外官:京縣縣丞、順天府滿洲教授、訓導、知縣、按察司經歷、教授、筆帖式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從七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檢討、鑾儀衛經歷、中書科中書、內閣中書、詹事府主薄、光祿寺署丞、典薄、國子監博士、助教、欽天監靈台郎、祀祭署奉祀、和聲署署丞
外官:京府經歷、布政司都事、鹽運司經歷、直隸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職京官:司務、五經博士、國子監學正、學錄、欽天監主薄、太醫院御醫、太常寺協律郎、僧錄司左右講經、道錄寺左右至靈
外官:布政司庫大使、鹽運司庫大使、鹽道庫大使、鹽課司大使、鹽引批驗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經歷、縣丞、士縣丞、四氏學錄、州學正、教諭
武職京官:無
外官:外委千總

從八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典薄、國子監典薄、鴻臚寺主薄、欽天監摯壺正、祀祭署祀丞、神樂署署丞、僧錄司左右覺義、道錄司左右至義
外官:布政司照磨、鹽運司知事、訓導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外官:無

正九品

文職京官:禮部四譯會同館大使、欽天監監侯、司書、太常寺漢贊禮郎
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縣主薄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外官:外委把總

從九品

文職京官:翰林院侍詔、滿洲孔目、禮部四譯會同官序班、國子監典籍、鴻臚寺漢鳴贊、序班、刑部司獄、欽天監司晨、博士、太醫院吏目、太常寺司樂、工部司匠
外官;府廳照磨、州吏目、道庫大使、宣課司大使、府稅課司大使、司府廳司獄、司府廳倉大使、巡檢、土巡檢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外官:額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職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庫使、禮部鑄印局大使、兵馬司吏目、崇文門副使
外官:典史、土典史、關大使、府檢校、長官司吏目、茶引批驗所大使、鹽茶大使、驛丞、土驛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縣倉大使
武職京官:無
外官:百長、土舍、土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