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蛇

蛇亞目眼鏡蛇科有毒的單型蛇屬

唾蛇(學名:Hemachatus haemachatus)是蛇亞目眼鏡蛇科下一個有毒的單型蛇屬,亦被稱為射毒眼鏡蛇,主要分佈於南非,是一種能以噴射毒液作自衛手段的蛇類。

生物簡介


唾蛇
唾蛇
唾蛇( Hemachatus haemachatus)亦稱 射毒眼鏡蛇,主要分佈於南非,是一種能以 噴射毒液為自衛手段的蛇類。唾蛇跟其它真正的眼鏡蛇不同,它實際上是眼鏡蛇科的一個單型屬,即唾蛇屬的獨立成員,並不屬於眼鏡蛇屬。

特徵與分佈


唾蛇的體長約有90—110厘米。根據分佈地區及種類上的差異,唾蛇身上的紋理及顏色都會有著不同的變化,然而所有唾蛇都有兩種統一的特色,分別是腹部呈黑色,與及喉頸位置有一至兩條淺色橫紋。另一個辨認唾蛇的方法是鑒別其鱗片是否像龍骨般隆起。
唾蛇主要分佈於南非開普省,經東北方至賴索托、特蘭斯凱、誇祖魯納塔爾等地區,也出沒於史瓦濟蘭及豪登省的部分區域。在辛巴威及莫三比克的邊境地帶也有唾蛇分佈。

習性與繁殖


生活習性
唾蛇多棲息於草原。唾蛇在選擇食物方面甚有品味,選擇面甚廣,它尤其喜歡捕食蟾蜍,也捕食小型的哺乳類、爬行類和兩棲類。
唾蛇
唾蛇
唾蛇
唾蛇
唾蛇多棲息於草原。唾蛇在選擇食物方面甚有品味,選擇面 甚廣,它尤其喜歡捕食蟾蜍,也捕 食小型的哺乳類、爬行類和兩棲類。
唾蛇與眼鏡蛇的另一個分別是其卵胎生的繁殖方式。雌性唾蛇每次能誕下20至35條幼蛇,最高紀錄是一次誕下65條幼蛇。

毒性與自衛


唾蛇的毒液主要屬神經毒,其毒性比一般非洲眼鏡蛇相對較低。唾蛇的毒液主要運用於攻擊敵人的面部,只要其毒液濺到對方的眼睛中,便能讓對方產生劇痛。
唾蛇圖片集
唾蛇圖片集
據紀錄,被唾蛇咬傷后,約有四分一的受害者傷口會腫脹、瘀青。而一些中毒后的常見徵狀,例如渴睡、噁心、嘔吐、腹痛、暈眩、抽筋等情況亦會發生。
當唾蛇受到外界威脅時,它們會像眼鏡蛇般膨起頸部,擴張頭頸以威嚇敵人。當威脅進一步迫近時,唾蛇便會向敵人嘖射出毒液,並且以對方的面部為狙擊目標,最遠射程更可達3.6米,因而被認為是噴毒眼鏡蛇的一員。然而,稱唾蛇為“噴毒眼鏡蛇”其實是錯誤的。雖然唾蛇擁有噴毒能力,但它本身並不是眼鏡蛇。
除了膨起頸部及嘖射毒液之外,唾蛇還會以假死法自保,當它發覺到敵人不能以威嚇或毒液攻勢擊退後,就會將身體蜷縮起來,瞠目結舌,一動不動,讓敵人放棄對其攻擊。

鱗片分佈


唾蛇的正面
唾蛇的正面
唾蛇身體的鱗片分佈及結構如下:
背鱗:17至19塊 腹鱗:116至150塊 尾下鱗:30至47塊 有完整的肛鱗 上唇鱗:7塊 眶前鱗:1塊(少數唾蛇擁有3塊)眶后鱗:3塊 下唇鱗:8至9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