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上海電機學院的結果 展開

上海電機學院

理工類公辦高校

上海電機學院(ShanghaiDianJiUniversity)是一所面向先進位造業及現代服務業,以工學為主,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的普通高等院校。被國務院學位辦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上海市促進就業先進集體、上海市文明單位,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

學校成立於1953年,由原第一機械工業部電器工業管理局籌建,並由上海中學、上海工業學校、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部分師生組建而成。學校初時校名為上海電器製造學校,先後歷經了上海電機製造學校、上海電機製造技術專科學校、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的發展演進。1985年在全國首批試點舉辦五年制技術專科教育,200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建設高職高專院校。2004年,上海機電工業學校和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併入學校;同年9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上海電機學院,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

截至2020年5月,學校有臨港、閔行兩大校區,校園面積1147畝;有全日制碩、本、專科在校生近12800名,教職工1087人;下設14個二級教學單位,並與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共建上海電氣李斌技師學院;有37個本科專業;建有各級各類重點學科11個。

歷史沿革


上海電機學院的前身是上海電器製造學校,1953年由原第一機械工業部創辦,在調入上海中學部分工科班、國立上海高級機械職業學校部分青年產業工人班和幹部班、上海工業學校部分青年產業工人班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為部屬重點中專學校。
歷史變遷圖
歷史變遷圖
1956年,學校更名為電機製造工業部上海電機製造學校。
1958年,國家主席劉少奇親臨學校視察,充分肯定學校“學校工廠合一,教學生產並重”的辦學模式和辦學成績。
20世紀60年代,又創立了風靡全國的“蔡德泰教學法”。
1962年,學校更名為第一機械工業部上海電機製造學校;同年,上海動力機器製造學校併入。
1965年,學校劃歸上海市。1970年,學校被迫解散。
1978年,學校復校,更名為上海電機製造學校。
1985年,經上海市報送國家教委批准,試辦五年制技術專科,是當時全國首批三所試點學校之一,同時更名為上海電機製造技術專科學校。
1987年,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職工大學閔行分部(成立於1982年)併入學校。
1992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更名為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1998年,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一分校(成立於1978年)和上海機電工業職工中等專業學校(成立於1983年)併入。
2002年7月,在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國家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授予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光榮稱號。9月,被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高職高專重點建設院校”。12月,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市10所示範性高職高專院校建設院校之一。
校園風光
校園風光
2004年3月,上海機電工業職工大學(成立於1987年)、上海市機電工業學校(成立於1951年)併入上海電機技術高等專科學校。
2004年9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上海電機學院。
2007年,被增列為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2010年6月,被教育部批准為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2011年10月,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列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
2017年8月,被上海市教委認定為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8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018年4月3日,學校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6月,獲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首批入選項目。
2019年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
2021年7月,入選2020年現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新增專業學位碩士點。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序號學院學科門類專業代碼專業名稱專業設置時間
1電氣學院工學0806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005年3月
2080801自動化2007年3月
3080301測控技術與儀器2007年3月
4080503T新能源科學與工程2013年3月
5080604T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2016年3月
60806電機電器智能化2017年3月
7機械學院工學080202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2005年3月
8080204機械電子工程2006年3月
9080208汽車服務工程2006年3月
10080207車輛工程2009年3月
11080213T智能製造工程2019年3月
12材料學院工學08020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05年3月
13080411T焊接技術與工程2015年3月
14080401材料科學與工程2016年3月
15080709T電子封裝技術2017年3月
16電子信息學院工學08090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005年3月
17080902軟體工程2007年3月
18080903網路工程2008年3月
19080905物聯網工程2012年3月
20080701電子信息工程2005年3月
21080703通信工程2006年3月
22080910T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018年3月
23設計與藝術學院工學80205工業設計2008年3月
24藝術學130504產品設計2013年3月
25130508數字媒體藝術2017年3月
26商學院管理學120204財務管理2006年3月
27120701工業工程2006年3月
28120202市場營銷2007年3月
29120601物流管理2008年3月
30120703T質量管理工程2010年3月
31經濟學020401國際經濟與貿易2005年3月
32020106T能源經濟2014年3月
33020401H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美合作)2010年6月
34020307T經濟與金融2016年3月
35020102經濟統計學2018年3月
36外國語學院文學050201英語2007年3月
37050203德語2006年3月
38文理學院理學080705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2019年3月

師資隊伍

專任教師800餘人
二級學科帶頭人15名
學術帶頭人36名
截至2019年10月,學校擁有教職工1000餘名,其中專任教師800餘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為36.6%,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比例為40.3%,“雙師型”教師比例近50%。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擁有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1名,二級學科帶頭人15名,學術帶頭人36名。學校教師曾多次獲得上海市教學名師獎、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模範教師、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寶鋼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獎項和稱號。
東方學者:馬豫超
上海市教學名師:梁森、沈任元、趙朝會
洋山學者:王珺、丁雲飛、羅蓬
學科帶頭人:黃興華、焦斌、楊若凡、於忠海、劉軍、任運來、計春雷、隋麗輝、富立友、何小剛、朱泰英、王宏軍、吳秀春、張曉紅、袁艷紅等。

學科體系

各級各類重點學科11個
上海市Ⅳ類高峰學科1個
上海市Ⅱ類高原學科1個
上海市一流學科監測建設學科1個
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2個
校園生活
校園生活
專業碩士授權點1個
工程碩士(電氣工程領域)
上海高校一流學科B類(培育)
電氣工程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建設學科(第五期)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上海電機學院重點建設學科
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大鍛件材料加工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能源裝備製造管理、國際貿易學、環境裝備、電機與智能電器、職業技術教育學、上海學
上海電機學院重點扶持學科
車輛工程、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裝備製造優化計算、資產管理、物理電子學

人才培養

• 質量工程
新校區一景
新校區一景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國際經濟與貿易、自動化
上海市特色專業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學中心:國家級電氣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國家級裝備製造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精品課程:基礎會計學、自動檢測技術
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項目: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屬塑性成形工藝)
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工業技術中心
上海市精品課程
本科:自動檢測技術、Cad/cam、基礎會計學與實務、大學物理、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資料庫原理及應用、機械設計、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專科:c++程序設計、經濟學基礎、可編控制器技術應用、基礎會計學、自動檢測技術、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管理學基礎、財務管理基礎、高職體育、WEB程序設計與開發、數控加工技術、網頁設計與製作
上海市全英語課程:公司理財、國際貿易融資、跨國公司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
上海市級教學團隊:檢測技術教學團隊、集團公司財務管理教學團隊、機械創新設計教學團隊等
• 學生成績
2012年,該校學生獲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禮儀大賽金獎、全國首屆雲計算設計應用大賽一等獎、全國第三屆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作品類一等獎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132項,獲上海市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110項。
2012-2013學年,學生共立項市級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項目92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20項,學生參與432人次;專利授權303項,參與1800人次;論文發表41篇,參與164人次。全年參與科創的學生總數約為3000人,佔全校學生總數的25%以上。
學生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活動中分別榮獲2015年度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稱號、第六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市長獎,獲得2015中國機器人大賽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2015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2016“創青春”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1項、銀獎3項、銅獎4項,第十四屆“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上海市大學生“創業希望之星”特等獎和一等獎各1項,上海市星光計劃第六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3項三等獎9項等多項榮譽。我校大學生的綜合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在競賽舞台上不斷得以體現。

科學研究


研究平台

截止2016年5月,學校獲1個上海“2011”協同創新,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台。
序號類別名稱
1上海“2011”協同創新上海市大型鑄鍛件製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2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機電產品檢測技術中心(閔行基地)
3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工程研究中心上海風電工程技術研究分中心
4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教委大型鑄鍛件製造技術工程中心
5上海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市教委上海裝備製造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6上海高校知識服務平台上海市教委大型鑄鍛件製造技術產學研合作中心
序號研究機構名稱所屬二級學院負責人負責人職稱
1上海電機學院自動化技術研究所電氣學院劉軍教授
3上海電機學院數理研究所數理教學部朱泰英教授
4上海電機學院生產性服務研究中心商學院孫麗江副教授
5上海電機學院信息技術研究所電子信息學院孫強副教授
6上海電機學院外語翻譯中心外國語學院李和慶副教授

科研成就

2010年,該校有44項縱向科研項目獲准立項,科研經費達到5374萬。高水平項目取得較大進展,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等6類國家及省部級項目上取得零的突破。獲得橫向項目78項,申報專利331件,217件獲得授權,轉讓5項實用新型專利,科研成果轉化實現零的突破。獲得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獲2010年“工博會”中國高校展區優秀展品一、二等獎各1項,並獲優秀組織獎;首次獲得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高校優秀項目二等獎;被上海市教委授予“上海高校技術合同管理先進集體”稱號;再次被閔行區知識產權局授予“閔行區專利申請優勝獎單位”。發表學術論文544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論文60篇,核心期刊229篇。
校園風景
校園風景
2011年,以該校為第一單位組織申報縱向項目達147項,獲准立項57項,其中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橫向合作項目立項136項,合同金額累計2540.394萬元,到款2232.9萬元;申報專利303件,其中發明專利112件,獲得授權158件;發表論文483篇,其中核心論文數量259篇。2012年,該校共獲得科研項目202項,申請專利500餘項,其中獲得申請號的337項,獲得授權專利282項;發表論文382篇,其中各類索引論文101篇;完成科研到款3516萬元,同比提升32.7%;組織參展2012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獲高校展區二等獎、優秀組織獎;開展上海電機學院大學科技園發展規劃編製工作。
2013年,該校科研總經費達1.03億元,其中有4個項目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申報各級各類政府計劃項目178項,有60個項目獲得政府部門立項計劃資助,縱向項貸款款達525萬元。受企事業單位委託的各類科技服務項目共計133項貸款款額為4205萬元。完成全校762項專利的申報,其中發明專利198項,授權專利506件,其中有26項專利實現部分所有權轉讓,涉及資金50餘萬。

學術交流

學校共與20多所境外大學建立新的合作關係,簽署合作協議40餘項,境外合作大學數量從2010年底的30餘所增至2015年底的60多所,建有中外本、專科合作項目6項,“國際經濟與貿易”和“自動化”專業建成為全英文授課專業。共聘請海外名師102人次,具有海外留學、研修經歷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量的17%,先後有800多名學生赴海(境)外交流學習。
2010-2015年累計招收外國留學生700餘名,其中學歷留學生165人,留學生來源國為22個,為人才培養營造了具有國際視野的多元文化環境。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西區舍區
西區舍區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電機學院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136萬餘冊,其中紙質圖書93萬餘冊,電子圖書42萬餘冊,紙質中外文期刊711種。2004年升本后新購置了鏡像電子圖書資料庫:如超星電子圖書、Springlink資料庫、EBSCO資料庫-英語學習平台、書生電子書、WISEBOOK電子書、金圖國際高校英語等;鏡像期刊、各類論文、視頻資源等資料庫:如清華同方期刊資料庫、碩博學位論文與報紙資料庫、萬方學位論文資料庫、百科視頻、國研網、正保考研視頻資料庫、知識視界、環球英語多媒體資源庫等;各類網路資料庫:如專利文獻、維普期刊、CALAS西文期刊目次、Emerald資料庫、ASME全文期刊資料庫、PQDT碩博論文資料庫、機電情報網等。共有各類資料庫24個,其中鏡像資料庫14個。可獲得各類電子資源總容量約40多個TB。
• 學術期刊
《上海電機學院學報》創刊於1987年,由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上海電機學院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期刊,由中科院與工程院院士擔任顧問。分設機電工程、計算機技術、經濟與管理、數理科學、行業科技等欄目。
學報已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CMK》、《中國期刊網全文資料庫收錄期刊CNKI》、《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據化期刊群全文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收錄期刊》等收錄。
學報被評為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連續二屆取得了教育部頒發的中國高校特色期刊獎,獲中國高校優秀編輯質量獎,獲上海市科技期刊審讀“優秀獎”,獲上海市高等學校科技期刊研究會“特色期刊獎”。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 校訓
上海電機學院
上海電機學院
“明德至善”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意指大學的根本宗旨,首先在於彰顯人性固有的內在道德之光,然後親近人民並竭盡全力為之服務,最後則要通過個人修身與社會實踐,使社會和個人都臻於和諧圓滿的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是做人、做學問的理想途徑,也是中國文化人精神追求的最高的目標。
“博學篤行”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意為廣博學習、深察慎思、追求真知、切實實踐,是儒家先賢做學問的方法論。
“明德至善”提出了終極目標,“博學篤行”為實現這個目標提供了具體的實施方法。

形象標識

• 校徽
圓中嵌有字母“DJ”,為“電機”的拼音;“DJ”組合成的“大門”,展現出學校海納百川、包容開放的胸懷與形象。“D”是工業化齒輪的外形,體現學校以工科為主的學科特色;“J”的形象為書寫著的筆。
• 學校精神
自強不息、追求卓越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截至2015年年末,學校共有校級社團100餘個,各類社團學生社員達5000多人。先後舉辦過“斐訊杯”校園文明禮儀大賽、“年輕的風”校園歌手大賽、“金話筒”杯主持人大賽、“翼雲杯”詩文朗誦比賽、集體舞大賽、迎新年晚會、“自強杯”大學生技能大賽、“卓越杯”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大學生創新論壇”等校園活動及以“品味讀書人生,共話電機經緯”、“弘揚抗戰文化,品讀紅色經典”為主題的讀書月活動。
學校先後完成了修繕校史館,設計安裝“國內首台萬噸水壓機”模型展品、一系列校園雕塑、大型校史浮雕、校園文化石等文化工程項目。
學校積極開展校外志願者活動,如上海動物園志願服務項目、上海海洋水族館志願服務項目、苗苗閱讀服務項目及上海科技館與上海自然博物館志願者等。2014、2015年,徐豪、如先古力·吐爾孫2名優秀大學生加入到西部志願者行列;組織百餘人參加上海科技館志願者服務活動以及火車站春運志願者服務活動;服務臨港聚人氣工程;150名電機“藍精靈”服務2015上海浦東國際女子馬拉松賽活動等。

校內環境


2014年,學校共投入2044萬元用於校園綠化,新增綠地面積58000m2。截至2015年年末,學校佔地面積880640m,其中綠化面積236579.6m,綠化面積佔用地面積26.9%。
閔行校區保存有大量的高大喬木和名貴花灌木,在校園主幹道及綠地中起著骨幹樹的作用,被評為“上海市花園單位”。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魯雄剛
黨委副書記、院長胡晟
黨委副書記、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陳信
黨委副書記楊若凡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曉軍
副院長楊萬楓、王志恆、楊俊傑 
總會計師張川

知名校友


劉雲耕上海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我校63屆校友。
宋儀僑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兼市委辦公廳主任、東湖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政協上海市第十屆委員會副主席、黨組副書記、上海市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
何志明上海新航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特聘成員、上海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我校82屆校友。
盧鐵城四川省人大原副主任、四川大學原校長。我校55屆校友。
顧國平上海斐訊數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裁,我校97屆校友。
衛平上海邦置業集團董事長。
喬任梁影視歌三棲偶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