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0條詞條名為王樹森的結果 展開
王樹森
中部戰區空軍高炮某團技師
入伍27年來,他經歷了3次進退走留,2次與家人生離死別。出生在貧困家庭的王樹森,從小崇拜軍人,嚮往軍營,對部隊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入伍的第四個年頭,王樹森遇到了軍旅生涯中的重大坎坷,服役4年期滿后(當時空軍是4年義務兵)沒能轉成志願兵。這如同晴空霹靂,給了年輕的王樹森沉重一擊,能否繼續心愛的火炮維修事業成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就在王樹森轉成志願兵的當年,部隊開始整編,王樹森所在的混成某旅撤編,他被重新分配到了高炮某團。他找到連長說:“連長,這裡就是我的家,我不走。”連長看出王樹森的怨憤,也感覺出了他那濃濃的感情,但是面對部隊整編的實際,連長還是安慰王樹森說:“別說賭氣話,小森你要記住,好男兒志在四方,要四海為家,我們是革命軍人,那就是一塊磚,就是要哪裡需要哪裡搬。”經過反覆思考,王樹森還是選擇了離開,同時也將“革命軍人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信條深深烙在了心板上。
2014年新一輪軍隊改革啟動,一紙調令將王樹森調往千里之外的中部戰區空軍高炮某團。此時的王樹森剛剛將老婆孩子接到身邊,在駐地安家落戶,興奮勁兒還沒過去,一家人又要長期分離。離別的凄涼讓妻子和孩子止不住地流下傷心的眼淚,但這卻絲毫沒能阻止王樹森前進的腳步,他堅決果斷地向組織表示,服從安排。
王樹森認定“精武是當兵的本分,陣地就是維修技師的戰場。”他時刻牢記“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把練就過硬兵器維修本領看作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始終以一種永不滿足的狠勁、刻苦鑽研的韌勁、不怕困難的犟勁,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練就過硬業務技能,成為了火炮維護的行家裡手。
入伍時王樹森只有初中文化,面對技術含量高的維修崗位,他感到理論知識太匱乏,必須抓緊學習。為了便於記憶,他把知識要點編了成順口溜,沒事就念叨念叨;晚上大家休息后,他就在床頭裝一盞很小的檯燈,借著昏暗的燈光學原理啃數據,經常一學就到凌晨兩三點,眼睛都花了;只要班長一有空,他就虛心求教,一個問題搞不清楚決不罷休,有時候甚至把維修技師都問得啞口無言。時間久了,大家都說一談到技術問題,王樹森就從“好同志”變成了“倔小伙”。
一年後,王樹森覺得技術“到家了”,就向組織提出了“放單”申請,看到他信心滿滿的樣子,組織同意了。三個月後,部隊開展實彈射擊任務,剛到達靶場,中心炮就出現了故障,連長和炮班的戰友們向王樹森投來了期待的目光,王樹森滿懷自信地登上火炮檢修,然而一圈下來,卻還是丈二的和尚,不知從何處下手,連長看著失望的搖了搖頭。待到軍械修理所的火炮技師趕來,沒用五分鐘就把故障排除了,一旁的王樹森滿臉通紅、羞愧地低下了頭。
碰壁的王樹森極其懊惱,但是他卻沒有氣餒,他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練出真本事。天道酬勤,夜以繼日地努力過後,王樹森終於等到了出頭之日。
1996年實彈射擊前夕,突然一門火炮不能正常發射,團里技術人員試過後,全都束手無策。面對如此嚴酷的現實,王樹森帶領攻關小組連續奮戰3天3夜,終於在實彈射擊前一刻“闖關成功”,保證了火炮正常射擊。憑著這股鍥而不捨的學習精神、專心細緻的工作態度、紮實硬朗的工作作風,王樹森帶領的火炮維修班一直保持著“小故障不過時,大故障不過夜”的優良傳統,維修班也先後4次榮立集體三等功,王樹森也因此被官兵親切地譽為“火炮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