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崩地陷

天崩地陷

天崩地陷,讀音tiān bēng dì xiàn,漢語詞語,比喻重大的事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

簡介


【注音】:
【釋義】變。也形容巨大的聲響。同“天崩地坼”。
【出處】:宋·陸遊《望永阜陵》:“寧知齒豁頭童后,更遇天崩地陷時!”
【事例】:石炮落處,~,山倒石裂。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五回
【近義詞】:天崩地裂

天崩地陷的造句


• 鎮靜劑的威力是很猛烈的,我想你們這些正常人是根本無法了解到那種鎮定自若,哪怕是天崩地陷也無法使你害怕的感覺。
• 來說這個消息無異是天崩地陷、五雷轟頂!一時間,天崩地陷。就是海枯石爛,天崩地陷,也是不可能的呀!。但是,說湖光岩是天崩地陷而成卻一點也不假。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望永阜陵》:“寧知齒豁頭童后,更遇天崩地陷時!,當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其震驚無異於天崩地陷。瓊北一帶天崩地陷,山搖海哮,樹倒房塌,人畜死傷。湖光岩原先叫做“陷湖”,大概源於白牛傳說的“天崩地陷”。天崩地陷的黃河崩岸,隨時都向遊人詮釋著“三十年河東又河西”的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