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汪家鄉的結果 展開

汪家鄉

四川廣元市朝天區下轄鄉

汪家鄉位於區東南,東壤旺蒼,西界麻柳,北鄰李家,南毗市中區,距區政府62公里,幅員面積36.85平方公里。人口7151人,生豬養殖是農民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2019年12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撤銷汪家鄉、李家鄉,設立李家鎮,以原汪家鄉和原李家鄉衛星村、民主村、青林村、張家壩村、流水村、新建村、永樂村所屬行政區域為李家鎮的行政區域,李家鎮人民政府駐河潤街34號。

地理環境


鄉境屬岩溶台地中山喀斯特地貌,最高峰黛家山。
海拔1604米,最低點棉花地,海拔720米。年平均氣溫13℃,最高氣溫25℃,最低氣溫-6℃。境內溶洞較多,地下水豐富,氣候濕潤,年降水量1200毫米,無霜期215天。明清時是川北有名的硝磺之鄉。
汪家鄉屬低溫次森林山區,農業基礎較好,耕地主要分佈在窪地、台地、小平壩、小盆地、山峰崗巒之間和山坡上。主產玉米、洋芋、蕎麥、小麥、雜糧等。主要礦產資源有泥炭、煤、石灰石

社會事業


一是幫扶見實效。自強自救,堅定堅強堅韌,實行親幫親,鄰幫鄰,友幫友,黨員幫、幹部幫,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苦幹實幹,腳踏實地,用雙手和辛勤勞動重建家園。二是科學合理規劃。採取集中建設與分散建設相結合,場鎮建設與農村建設相結合的規劃方式來推動災后重建,樹立抓恢復重建就是抓發展的重要契機,變壓力為動力,變廢虛為新居。由於汪家地理位置相對偏僻,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在鄉常委、政府的組織號召下,進行了大規模的以公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使通鄉公路達到等級化,汪家鄉所有村組都通了公路,完善了場鎮人畜飲水工程,完成了“普九”學校建設,修建了規範的農貿市場,其它改田改土、造林、建園等建設也大大加強。汪家鄉基礎建設呈現出一個全新的局面。汪家鄉已逐步奔向小康,到2002年底,汪家鄉國內生產總值實現826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126元,人均有糧達520公斤,形成了以種草養畜、商品蔬菜為主導產業,土雞、中藥材、乾鮮水果等多產業共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經濟發展


生豬養殖
生豬養殖
“5·12”地震中,汪家鄉大量生豬養殖圈舍垮塌。為儘快恢復生豬養殖業,汪家鄉黨委、政府在積極解決受災群眾“吃、穿、住”的同時,把恢復生豬產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及時抽派鄉村幹部對圈舍受損情況進行摸排,建立農戶養殖意願調查檔案。制定發展生豬養殖優惠政策,並與相關部門協調養殖大戶在用地、用電、信貸方面遇到的困難。與此同時,認真開展畜禽圈舍的消毒滅源工作,對圈存4.3萬頭生豬進行緊急預防接種。5.12地震后汪家鄉積極抓好養豬場的規模、標準化建設,為進一步提高競爭力和經濟效益,汪家鄉從外地引進洋二雜母豬110頭,及時對養殖農戶開展技術培訓,並帶領養殖大戶參觀元壩生豬養殖示範園區。汪家鄉外銷仔豬14593頭,出欄肥豬12690頭,實現戶均增收500元以上。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7151
3671
3480
家庭戶戶數1805
家庭戶總人口(總)7123
家庭戶男3656
家庭戶女3467
0-14歲(總)2095
0-14歲男1059
0-14歲女1036
15-64歲(總)4620
15-64歲男2401
15-64歲女2219
65歲及以上(總)436
65歲及以上男211
65歲及以上女22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7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