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開採設計
全國煤炭高等教育專升本“十二五”規劃教材
《礦井開採設計》是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盧國斌等人。
版次:1
頁數:280
字數:43200
印刷時間:2015-04-08
開本:16開
印次:1
裝幀:平裝
分類:礦業工程
叢書:
責編:耿東鋒
本書以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從礦區總體設計到礦井設計的內容、程序 和方法,並且介紹了礦井可行性研究內容和國內外的設計經驗和有代表性的礦井設計方法,通過 實例介紹了電子計算機在礦井開採設計中的應用,內容編選方面兼顧了我國各地區和不同井型的 設計要求。本書主要作為煤炭高等院校採礦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礦井設計的科研、設計和現場 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第一章 礦井設計的參數及計算方法……………………………………………………… 1
第一節 礦井設計參數………………………………………………………………… 1
第二節 礦井設計評價準則…………………………………………………………… 2
第三節 礦井設計的方法及評價準則………………………………………………… 3
第四節 礦井主要費用參數…………………………………………………………… 10
第二章 礦井設計的方案比較法…………………………………………………………… 12
第一節 概述…………………………………………………………………………… 12
第二節 礦井設計方案的技術分析…………………………………………………… 12
第三節 礦井設計方案的經濟評價…………………………………………………… 19
第四節 礦井開拓設計方案比較示例………………………………………………… 25
第三章 礦井設計的優化方法……………………………………………………………… 39
第一節 多目標決策法(專家評議法)………………………………………………… 39
第二節 微分求極值法………………………………………………………………… 44
第三節 統計分析法…………………………………………………………………… 46
第四節 規劃法與統籌法……………………………………………………………… 53
第四章 礦井設計的計算機模擬技術……………………………………………………… 79
第一節 概述…………………………………………………………………………… 79
第二節 系統模擬的原理與方法……………………………………………………… 84
第三節 礦井生產系統計算機模擬…………………………………………………… 87
第四節 計算機模擬技術及其在礦業工程中的應用……………………………… 106
第五章 礦井窄軌線路計算……………………………………………………………… 120
第一節 礦井軌道…………………………………………………………………… 120
第二節 軌道線路連接計算………………………………………………………… 125
第三節 礦車運行中的穩定性……………………………………………………… 129
第六章 採區巷道布置…………………………………………………………………… 134
第一節 採區巷道布置設計依據及要求…………………………………………… 134
第二節 採區上下山的布置………………………………………………………… 135
第三節 區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層間聯繫………………………………………… 137
第七章 窄軌線路採區車場設計………………………………………………………… 141
第一節 採區車場設計依據與要求………………………………………………… 141
第二節 採區車場設計基本概念、分類及施工設計………………………………… 142
第三節 採區上部車場……………………………………………………………… 142
第四節 採區中部車場……………………………………………………………… 144
第五節 採區下部車場……………………………………………………………… 148
第八章 採區主要硐室設計……………………………………………………………… 152
第一節 採區煤倉設計……………………………………………………………… 152
第二節 採區絞車房設計…………………………………………………………… 154
第三節 採區變電所設計…………………………………………………………… 155
第九章 窄軌線路井底車場設計………………………………………………………… 157
第一節 井底車場線路平面布置設計……………………………………………… 157
第二節 井底車場線路坡度設計…………………………………………………… 160
第三節 井底車場通過能力………………………………………………………… 163
第四節 底卸式礦車井底車場設計特點…………………………………………… 163
第五節 井底車場設計示例………………………………………………………… 164
第十章 新型輔助運輸方式及車場形式………………………………………………… 168
第一節 概述………………………………………………………………………… 168
第二節 單軌吊……………………………………………………………………… 171
第三節 卡軌車……………………………………………………………………… 178
第四節 齒軌車……………………………………………………………………… 182
第五節 無軌膠輪車………………………………………………………………… 184
第十一章 礦井主要硐室設計…………………………………………………………… 190
第一節 概述………………………………………………………………………… 190
第二節 中央水泵房和變電所設計………………………………………………… 191
第三節 井下爆破材料庫設計……………………………………………………… 197
第四節 井底煤倉設計……………………………………………………………… 200
第十二章 採煤工藝……………………………………………………………………… 204
第一節 炮采採煤工藝……………………………………………………………… 204
第二節 普通機械化採煤工藝……………………………………………………… 206
第三節 綜合機械化採煤工藝……………………………………………………… 212
第四節 連採工藝…………………………………………………………………… 215
第五節 不同採煤工藝的選擇和確定……………………………………………… 220
第十三章 採煤方法……………………………………………………………………… 222
第一節 採煤方法概述……………………………………………………………… 222
第二節 近水平、緩傾斜、傾斜薄及中厚煤層採煤系統…………………………… 225
第三節 緩傾斜、傾斜厚煤層採煤系統……………………………………………… 237
第四節 急傾斜煤層採煤系統……………………………………………………… 242
第五節 採煤方法的選擇…………………………………………………………… 249
第十四章 採掘關係……………………………………………………………………… 252
第一節 配采………………………………………………………………………… 252
第二節 採掘關係的有關指標……………………………………………………… 253
第十五章 採煤設備選型………………………………………………………………… 255
第一節 滾筒採煤機選型…………………………………………………………… 255
第二節 液壓支架選型……………………………………………………………… 258
第三節 刮板輸送機選型…………………………………………………………… 261
第四節 乳化液泵站選型…………………………………………………………… 263
第五節 輔助設備選型……………………………………………………………… 264
參考文獻……………………………………………………………………………………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