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大眼魚龍的結果 展開
- 大眼魚龍
- 大眼魚龍屬
大眼魚龍
大眼魚龍
大眼魚龍(Ophthalmosaurus)是侏羅紀晚期中等體型的一種肉食性魚龍。眼窩直徑有10厘米,相對於3.5米的體長來說,這眼睛實在是很可觀了。流線型的身體幫助它以2.5千米的時速在侏羅紀的海洋中游弋。生活在廣大的海洋,為胎生動物,並只有在生產時才會靠近岸邊。它們的游泳速度可能相當快,並以沒有牙齒的長嘴追捕烏賊和魚類。
大眼魚龍的長相和海豚有點類似,都有著流線型的身體,和又細又長的吻部,這有利於它捕食魚類,尤其是烏賊。大眼魚龍的尾部呈半月形,強壯有力,依靠尾巴的擺動,它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暢遊。
大眼魚龍(屬名:Ophthalmosaurus),希臘文意思為“眼睛蜥蜴”,因為它極大的眼睛而得名,是種生存在侏羅紀中到晚期的魚龍類,約1億650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它擁有海豚形狀的優美外形,身長6米,嘴部幾乎沒有牙齒,是為了捕食魷魚的適應結果。大眼魚龍主要的化石發現於歐洲、北美洲與阿根廷。
大眼魚龍
當你看到這些海洋爬蟲類時,第一個印象會是它們與海豚非常的類似。不過海豚是哺乳動物,而這些是爬蟲類,兩者為完全不同的動物。然而,我們知道海洋爬蟲類就像海豚,同樣必須呼吸空氣,也分娩活蹦亂跳的小寶寶。證據來自德國所發現的一些驚人化石-魚龍小寶寶身體的一半還在媽媽的產道中。大眼魚龍還有另外兩項特徵,可以確切指出它們的習性。首先,它們的眼睛非常大,這表示它們慣於在低亮度的地方捕食,因此片中大眼魚龍在夜晚獵食。其次,大眼魚龍光滑流線的軀體,以及強而有力的尾巴,顯示它們的游泳速度相當快。大眼魚龍與海豚不同之處,在於大眼魚龍的尾鉤如鮪魚般垂直,而不呈水平。這表示大眼魚龍或許不能像海豚般竄上水面,雖然它們也必須不時游到海面呼吸。那麼它們會不會在海面跳躍?以它們游泳的速度來看,它們應該也會跳躍。海豚之所以跳躍是為了甩落身上的寄生蟲,而魚龍一定也會有同樣的寄生蟲問題。
大眼魚龍標本
大眼魚龍
大眼魚龍科(Ophthalmosauridae)是魚龍目的一科,生存於侏羅紀到白堊紀。
大眼魚龍科包含兩個支系,第一個包含阿戈爾魚龍、大眼魚龍,第二個包含短鰭魚龍(Brachypterygius)、Caypullisaurus、以及扁鰭魚龍。
大眼魚龍的可能次異名有:Baptanodon、Mollesaurus、副大眼魚龍(Paraophthalmosaurus)、Undorosaurus、以及Yasykovia。在大眼魚龍科中,大眼魚龍的最近親是海岸龍。
大眼魚龍
大眼魚龍的身體呈淚滴形,尾鰭呈半月形。它的前肢較後肢發展良好,這顯示當尾巴推進時,前鰭狀肢充當舵用。大眼魚龍的眼睛直徑長達4吋,與身體相比相當大。眼睛佔了幾乎頭顱骨所有的空間,並由鞏膜骨環保護,可協助眼睛在深水中維持形狀。眼睛的大小以及鞏膜骨環,顯示大眼魚龍在光線微弱的深水中獵食,或者顯示它們在夜間獵食,獵物晚間較為活躍。
研究顯示大眼魚龍可潛入水中長達接近20分鐘,甚至更久。大眼魚龍游泳的速度已被證實可達每秒2.5米,甚至更快,但更保守的估計是每秒1米。一隻大眼魚龍可以在20分鐘內,潛入600米水中然後回到水面。
大眼魚龍的化石關節有減壓症的跡象,Andrew Parker認為這可能是它們滅亡的原因
大眼魚龍出現在BBC《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電視節目第三輯,一隻雄性大眼魚龍是該輯主角之一。
《歷險小恐龍09重返大海》(The Land Before Time Journey To Big Water)出現一隻名為"Mo"的大眼魚龍。
大眼魚龍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超大的眼睛。眼睛越大,大眼魚龍就能在黑暗的深海中看得更清楚。它的眼睛周圍由一個骨環所圍繞。有了骨環,大眼魚龍即使在巨大的水壓下,也能保持眼球的形狀不變。儘管大眼魚龍的牙齒沒有多少,但它強大的頜部能一下子就把比自己小的海洋生物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