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芳

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陝西書協會員

王蘭芳,字劍蘭,山西人。現供職於未央人民廣播電台。從小酷愛書法藝術,幾十年臨習碑帖不斷,先後拜余井煥、寇妙言、陳澤秦等老一輩得高望眾的書法藝術家為師。主工隸書、喜用雞毫習書,兼工行草、篆書。作品曾多次在全國、省市的大賽中獲一、二、三等獎、並多次在報刊、雜誌、網上刊登。作品入編《中國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精品選》、《當代書畫名家代表作典庫》、《中國書畫名流珍藏集》、《首屆中國紅色之旅“井岡山杯”文學藝術大獎賽作品集》、《毛澤東詩詞全國書畫大賽優秀作品集》、《中華龍典》、《陝西文化名人大辭典》等。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陝西分會會員、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獲得榮譽


1992年2月5日共青團西安市委西安市青年聯合會舉辦的“玄武杯”青春風彩書法作品展獲三等獎
1995年9月西安市婦聯西安市文化局舉辦的西安婦女書法、繪畫、攝影、民間工藝品展獲一等獎
1996年6月陝西省總工會陝西省文化廳96陝西省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大賽獲三等獎
1998年6月西安市文化局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舉辦的第八屆“群星獎”西安地區選拔賽獲三等獎
2001年5月陝西省廣播影視局舉辦的陝西省廣播影視系統《擁抱新世紀塑造新形象書法繪畫攝影大賽》獲二等獎2001年12月加入國家廣電總局美術家協會
2001年7月入展陝西省委宣傳部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陝西省書法家協會舉辦的“陝西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書法篆刻精品展
2002年5月23日中共西安市委宣傳部西安市文化局舉辦的紀念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六十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獲三等獎
2004年8月18日陝西省委宣傳部、文化廳、文聯、文史館、書畫藝術研究會、廣電局、美術博物館等舉辦的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名人名家書畫大展獲優秀獎
2004年5月作品入編《2004中國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精品選》
2005年11月參加中國新聞社湖南分社美術研究院舉辦的“唐詩、宋詞、元曲”全國書畫大賽,作品入編《當代書畫名家代表作典庫》、被授予“中國當代書畫百傑藝術家”稱號獲銀獎
2006年5月18日首屆中國紅色之旅“井岡山杯”文學藝術大獎賽,獲“德藝雙馨藝術家”榮譽稱號特別優秀書法創作獎
2006年6月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三十周年“毛澤東詩詞”全國書畫大賽入編《毛澤東詩詞全國書畫大賽優秀作品集》被授予“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稱號銀獎紀念毛澤東同志逝世三十周年“毛澤東詩詞”全國書畫大賽評委會
2006年12月參加第二屆“華夏龍杯”全國書法大賽,作品入編《中華龍典》銀獎
2008年12月參加中國美術家協會隆重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全國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大賽獲優秀獎

人物評價


劍蘭花開———位對藝術不懈追求的女書法家
我認識王蘭芳女士已有十幾個年頭了,她是我省書法家協會的會員,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的研究員。現供職於未央人民廣播電台,負責電台總編室和播出部的工作。筆名:劍蘭。她的書法作品就象她的老師給她起的筆名所意寓的含義,象劍蘭花一樣,花朵亭亭玉立,楚楚動人,葉片剛毅灑脫,風骨猶存,會帶你到一個清雅,、端莊、大氣、古拙的美的境界。她從小就熱愛書法藝術,幾十年臨貼
王蘭芳作品
王蘭芳作品
不斷,她那股勇攀高峰的執著和毅力讓人欽佩。多年來,她參加了全國、省市各類大賽,頻頻獲獎。作品在報刊、雜誌、網上登載,曾被作為禮品贈送給國外,被日本、新加坡、韓國,美國等海外多家機構和友人收藏。作品入編《當代書畫名家代表作典庫》、《中國職工書法繪畫攝影作品精品選》、《中國書畫名流珍藏集》、《首屆中國紅色之旅“井岡山杯”文學藝術大獎賽作品集》、《毛澤東詩詞全國書畫大賽優秀作品集》、《中華龍典》、《陝西文化名人大辭典》、《懷念開國主席毛澤東全國書法邀請賽獲獎作品集》等書籍。被授予“中國當代書畫百傑藝術家”、“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德藝雙馨藝術家”等榮譽稱號。她是在1984年調回西安的,之前在三原導彈學院工作時,就利用工作之餘到三原縣文化館向呂肇老師(後任三原博物館館長)學習書法。調回西安后,拜書法家余井煥先生為師,先生為她起筆名為劍蘭,希望她將來的字象劍蘭花一樣柔中帶剛。當時,孩子才1歲多,愛人在外地工作,家裡無人照顧,但她不論颳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仍然帶著孩子騎著自行車從北郊到南郊的老師家學習書法。不幸的是1990年余老師突然仙逝,當時她為失去一位德高望眾的好老師而非常痛心,傷心不已。然而她又是幸運的,后經師母(余井煥夫人)介紹,又拜在了陳澤秦先生的門下。陳老早年就以行書名揚三秦,后又以雞毫作隸,獨闢蹊徑。陳老先生思想深邃,才情高邁,筆法精湛,意趣濃厚,獨創書法之新境,實乃當今書林之泰斗。在陳老先生的教誨下,她認真刻苦的學習,從此她的書法便有了質的飛躍。
人們知道文房四寶之一的筆,它是由各種不同的動物毛所構成,人們常用的有羊毫狼毫、獾毫、兼毫等,但用雞毫寫書法的人極少,由於它很不隨意,難以掌控,很難出成果,因而不被書家看好。然而,當你的功力達成一定程度,並能駕馭它的時候,寫出來的字則會令人驚嘆,自然獨到的生澀老辣、流暢灑脫的線條會給你一種美的享受。
蘭芳性格開朗,但也很倔強,她認為:老師都能用雞毫作隸,寫出那麼好的作品,難到她就不能用雞毫作書嗎?她一面遵循老師的教導,認真的大量臨習漢碑從中汲取營養,為使隸書不走向平庸、獃滯,她又在隸書中柔進一些篆書筆意,用雞毫作隸,使作品在莊重穩健中不失其活潑可愛之處。2007年底,市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書協在省美術博物館舉辦了“西安女書法家作品展”,她的一幅八尺對開的四條屏隸書被裝裱成一個整體,作品的色調和字體搭配的很和諧,用筆靈動,結字高古,章法俊美,令人賞心悅目。省書協主席雷珍民看了作品后說:不錯,就這樣扎紮實實的寫……。她的書法得到了到場的領導和參觀者的肯定和讚譽。蘭芳在單位是一個責任心很強的人,台領導向人介紹她時,總是說她是一個“工作狂”。然而工作之餘,她所鍾情的就是書法。幾十年她一直是這樣,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不張揚,當人們看到她的作品時都很驚訝,然而驚訝之餘便是讚歎。因為沒有一定的毅力和對藝術的摯愛追求,是不會有今天的成果的。你總能看到她匆匆忙忙的身影,每年春節前她都會在未央區政府門口冒著嚴寒為大家義務寫春聯送溫暖,奉獻自己的愛心,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著中國的書法藝術,將自己幾十年來的所學回報社會。當人們誇獎她時,她總謙虛地說:“藝無止境,我差的還很遠,我學書法只是為了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從沒有名利之想,練就一個技能,為單位和朋友服務,只要樂在其中就足矣”。她就是這樣一個人,象她的老師一樣,高調做事,低調做人,著實讓人佩服。
十幾年來,看到蘭芳在書法藝術上的每一次進步,我都為她感到高興。她熱愛書法,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她用書法來陶冶和修練自己,除了認真負責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她沒有時間去逛街,休閑,而是躲在自己的陋室認真臨習碑帖,刻苦鑽研書法藝術,實在是難能可貴。
願蘭芳在書法藝術攀登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願劍蘭開出更多、更美、更加沁人心脾的花朵。(陝西省書法家協會理事、西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董建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