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倉頡墓的結果 展開

倉頡墓

商丘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頡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西北12公里的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北隅。相傳黃帝史官、文字鼻祖倉頡卒后即葬於此,每年春秋祭祀,歷代香火不斷。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倉頡墓位於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西北18公里處的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

歷史沿革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倉頡墓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倉頡墓
據《虞城縣誌》記載,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倉頡墓前立碑一通,正書“古倉頡墓”,后廢。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重立石碑一通,陰刻“古倉頡墓”四字,后廢。
康熙九年(1670年),虞城縣知縣程本節重修倉頡祠大殿3間。
新中國成立后,倉頡墓被虞城縣人民政府確定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
1978年和1984年,考古隊曾對倉頡墓兩次勘探,發現有漢代陶片,並探出方格紋、藍紋、繩紋、附加坡紋、磨光等陶片及灰土、蚌殼等,確定為距今約4000餘年的龍山文化遺址。
1990年,遼寧人唐炳仁先生再立“古倉頡墓”石碑一通。原殘碑文記載“墓周生叢菊,清香可充茗”。故此菊被人們稱為茶菊。花淡色黃,狀如銅錢,可入茶入葯,明目醒神。遺憾的是,如此珍貴的倉頡菊幾近絕跡。
2002年7月,倉頡墓被定為商丘市文物保護單位。

文化活動


文獻記載

《禪通記》載:“倉頡居陽武而葬利鄉”。
《虞城縣誌》載:“倉頡葬於吾邑利鄉亭。”
《宋州從政錄》:“虞城縣至邑之古迹,有倉頡墓。”

文化傳說

倉頡畫像
倉頡畫像
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攜弟子巡遊時,途經虞城縣倉頡墓地,看到一具裸露的顱骨,抱在懷中便跪地痛哭,弟子不解,孔子悲痛之餘向弟子解釋,他懷中抱著的顱骨上面有四隻眼孔,不是造字鼻祖倉頡,又會是何人。於是,孔子命弟子挖坑築墓,將倉頡的屍骨重新掩埋。

後世祭祀

商丘市虞城縣倉頡墓
商丘市虞城縣倉頡墓
漢代時期,虞城當地百姓為紀念倉頡,在其墓前建祠植樹,每年春秋舉祭,歷代香火不斷,直至今日。當地百姓為了讓子女聰明智慧,學業有成,仍然到倉頡祠焚香求拜,據說因為有倉頡的護佑,在倉頡墓周圍方圓幾十里,從古到今出了很多名人志士,像北宋時期的狀元王堯臣、探花趙概都是虞城當地人。

建築特色


建築格局

商丘市虞城縣倉頡墓,墓高3米,周長45米,墓碑正書:“倉頡古墓”。周圍栽有10多棵柏樹,其外還有一圈磚砌花牆(新中國成立前廢棄),至於倉頡墓始建於何時,已無從查考。
倉頡墓前,枝葉繁茂的古柏掩映著一座大殿,為倉頡祠,墓祠佔地約4000平方米,始建於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擴建於唐代,后屢廢屢建。殿脊正中間立有“康熙九年重修”字磚,殿內有一尊長有四隻眼睛的倉頡塑像。大殿為3間出廈,台高0.6米。殿門兩旁的明柱木雕裝飾,上刻有“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師”的楹聯。座梁嵌檀,八磚扣頂。大殿迎門靠後牆處,在高約兩米的神龕內,有生著四隻眼睛的倉頡泥塑坐像。20世紀50年代初被當成迷信之物予以破除,久經風雨侵蝕,大殿成了危房。如今的倉頡大殿,是在退休幹部趙福田、鄭樹華、葛明亮等人的倡議下,由附近村莊的群眾與幹部集資重修的,祠院呈“凸”字形,現為倉頡小學佔用。殿前兩株柏樹,蒼勁挺拔,依然鬱鬱蔥蔥。倉頡兩株古柏是漢柏,即檜柏,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西北18公里處的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
票價10元
開放時間冬季:8:00—17:00;夏季:8:0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