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典忘祖

漢語成語

數典忘祖,漢語成語,拼音是shǔ diǎn wàng zǔ,意思是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

成語釋義


比喻忘本。也比喻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後來就用數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成語出處


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成語典故


《左傳·昭公十五年》載:周景王十八年(魯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晉大夫籍談出使周王室。宴席間,周景王問籍談,晉何以無貢物,籍答道,晉從未受過王室的賞賜,何來貢物。周景王就列舉王室賜晉器物的舊典來,並責問籍談,身為晉國司典的後代,怎麼能“數典而忘其祖”,也就是說列舉古代的典制而忘了祖先的職掌呢?

成語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用於人。

例句

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枚祖籍慈溪,為兄部民,因生長杭州,數典忘祖。”

近反義詞


近義詞

崇洋媚外

反義詞

飲水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