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成立於1978年,隸屬於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是中國國內唯一專門從事野生植物資源調查、研究與開發、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研究的國家級科研院所。

研究院從事的開發研究和可開展的技術服務主要有植物資源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天然產物開發與應用領域、食品工程及農副產品保鮮加工領域、天然香料開發利用領域、食藥用菌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生物化工領域、農業技術服務與培訓。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有科技人員108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津貼專家9人,江蘇省各類人才專家10人,研究員10人,副研及高級工程師以上職稱44人;設立6個專業研究室及2個產業化研究所。

歷史沿革


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1978年12月,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科研所正式成立。
1982年2月,商業部、糧食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三部合併,科研所更名為商業部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所,隸屬商業部科學研究院領導。
1989年,改隸商業部商辦工業管理司領導。
1994年1月,商業部、物資部合併,成立國內貿易部,研究所更名為國內貿易部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設計所。
1995年9月,因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從國內貿易部分出單列,經中央編委批複同意,研究所仍劃歸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管理,更名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所。
1997年2月,更名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設計所。
2000年4月,更名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2015年12月,“江蘇省技術轉移聯盟”正式成立,研究院成為首批會員單位。
2016年4月,研究院蟎類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同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農林特產資源科技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科研綜合樓正式破土動工。
2017年11月,研究院與湘西洲經濟開發區、吉首大學共建的“湘西州武陵山特色植物產業技術研究中心”正式掛牌。

科研條件


人員編製

所內活動
所內活動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 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有科技人員108名,其中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津貼專家3人,江蘇省各類人才專家10人,研究員10人,副研及高級工程師以上職稱44人。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人):伍真林、張衛明、趙伯濤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4人):黃曉德、姜洪芳、石寶俊、孫力軍
江蘇省博士集聚計劃(1人):林群英

科研部門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設立6個專業研究室;建有2個產業化研究所。研究院為江蘇省天然香料農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託單位;是全國辛香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掛靠單位,負責辛香料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是代表中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辛香料分會中行使表決權的歸口單位。
國家級測試中心(1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製品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下屬專業研究室(6個):植物資源與化學研究室、食品工程研究室、生物化工研究室、工藝裝備研究室、生物技術研究室、芳香植物研究室
下屬產業化研究所(2個):食用菌研究所、天然日化研究所
下屬研發平台(3個):天然香料工程技術中心、野生植物製品監督檢驗中心、土壤改良與污染修復技術中心

設施資源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具有科研實驗室5000平方米、中試實驗室3000平方米,擁有高效液相色譜、氣相-質譜、原子吸收光譜、紅外光譜、紫外光譜、凝膠成像系統、高速逆流色譜、分子蒸餾、中壓層析分離系統、膜分離系統、高速冷凍離心、冷凍乾燥等大型分析和實驗儀器,超聲波逆流提取、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冷凍乾燥、壓差氣流膨化乾燥、超微粉碎等中試條件。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根據2018年1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承擔並完成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180多項,其中2000年以來承擔的各類國家級科研項目達50多項,有70多項研究成果通過省部級鑒定,其中12項達到國際領先水平,16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3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8項,在中國國內外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74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11部,制修訂國家標準42項。
名稱獲得獎項時間
高分子多糖生物質加工新技術與產品應用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1年
果蔬食品的高品質乾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2年
辣椒天然產物高值化提取分離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4年
食用菌工廠化高效生產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09年
典型生鮮食品的高品質乾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09年
小麥蛋白肽及其衍生物在日化產品中的應用研究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9年
食用菌功能成分提取分離與高效利用技術研究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2年
玉米芯資源轉化生物質化學品與能源技術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2年
辣椒精深加工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中國商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3年
花椒質量控制及高值化加工關鍵技術與產品開發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16年
以上僅列出國家級獎項,參考資料來源 

學術期刊

• 《中國野生動物資源》
《中國野生植物資源》雜誌系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主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主辦的綜合性科技期刊。1982年創刊,主要欄目包括綜述、研究報告、資源研究、應用開發、栽培技術、信息報道等。主要讀者對象為農林、食品、醫藥、土特產、輕化工等部門科研、教學及生產人員。刊物先後入選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來源期刊和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來源期刊。

學術交流

• 農林特產資源發展戰略研討會
2014年10月14日-15日,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組織的農林特產資源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南京舉行。研討會就“十五”以來農林特產資源項目的發展進行總結,同時指出了農林特產資源產業未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大會中30餘位專家分別進行了彙報,介紹了各自在特產資源研究領 域已取得的成績,並就“十三五”農林特產資源專題項目布局和方向提出各自的見解,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研究目標。

榮譽表彰

2015年2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被表彰為“駐蘇部屬科研院所為江蘇地方經濟服務先進集體”。

人才培養


2015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與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2016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與南京師範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文化傳統
• 形象標識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標識中心為變形的植物形狀,四周環繞研究院的中英文名稱及縮寫。
• 辦院宗旨
開發利用中國豐富的野生植物和經濟作物資源,為工業生產和市場提供天然原料、新產品、新技術和新裝備。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黨委書記王松均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生高
趙伯濤副院長
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