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村

江西省寧都縣轄村

源村曾氏位於江西省寧都縣北部,是一個客家村落,人口2560(1997),99%為曾姓。一條小河由北向南緩緩流過,村子分成了東西兩片,東片為河崗,西片為源村。源村曾氏共分為村北、大屋和北田等三房,其中村北房的人口最多,佔據河崗、源村的中心地帶。

目錄

文化


據源村人的傳說,歷史上的源村也是一個多姓村落,當時賴姓人最多,賴姓家族發達,人丁旺盛,有“三十六條好漢(武功高強的人)、三十六口水井”的說法,佔據了源村的中心地帶。此時的曾姓自然飽受賴姓的欺壓,賴姓在源村攔喪劫嫁,不準曾姓在擇好的日子出殯,還享有曾姓新娘的“初夜權”,這種屈辱的日子一直到明朝的永樂年間。永樂二年,大屋房曾慎高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此時的曾姓開始實施他們的驅賴行動,設法將賴姓趕出源村,因為他們開始有了相當的政治和經濟實力。曾慎明裡拉攏討好賴姓,與賴姓的族長結拜為兄弟,暗裡請來風水先生,請教如何在風水上“制弄”賴姓,使賴姓在源村衰落下去。風水先生遍察源村地勢之後發現,賴姓的祖墳是豬婆形,而曾姓和賴姓交界的地方正好是虎形,豬怕老虎,告訴曾姓在虎形地建一座廟,並在廟的前方呈八字形載種“雞婆樹”(當地俗名,屬於灌木),作為虎鬚,廟的大門兩邊開兩個小洞,夜晚點上油燈,猶如老虎的眼睛,連續點燈三年,賴姓肯定會衰敗,這就是漢帝廟的來歷。現在,漢帝廟的左前方和右前方,確實還有兩排八字形的灌木,而大門的兩邊也開著小洞。此後不久,曾姓便開始對賴姓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曾慎六十歲生日的時候,宴請賴姓人,共有三十六席,每席都安排有七個曾姓、一個賴姓,賴姓上座。曾姓暗中將凳子和桌子用鐵鏈鏈住,以防賴姓反抗時作為武器,曾姓七個人難以對付。酒酣耳熱之際,只聽曾慎一聲令下,曾姓人一起動手,最後,賴姓只有三個人從天井上飛了出去,其餘的都被打死,曾姓人還窮追不捨,在源村北邊的村子將其中兩位斃殺,只留下一位逃到洛口,在那裡落腳開基,從此之後,源村就是曾姓的天下了。曾姓人認為,源村只有曾姓才能居住,其他姓氏都發不了家,源村曾氏為了使他們世世代代在此興旺發達,便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舉行“過燈”儀式,以房為單位集體出資,為頭一年新添男丁的人家製作一座花燈,以示慶賀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