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R信號分析法
KLR信號分析法
KLR信號分析法於1997年由該模型是Kaminsky、Lizondo和Reinhart於1998年創立並經過Kaminsky(1999)的完善。
目錄
KLR信號分析法的理論基礎是研究經濟周期轉折的信號理論,其核心思想是首先通過研究貨幣危機發生的原因來確定哪些經濟變數可以用於貨幣危機的預測,然後運用歷史上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確定與貨幣危機有顯著聯繫的變數,以此作為貨幣危機發生的先行指標。然後為每一個選定的先行指標根據其歷史數據確定一個安全閾值。當某個指標的閾值在某個時點或某段時間被突破,就意味著該指標發出了一個危機信號;危機信號發出越多,表示某一個國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爆發危機的可能性就越大。閾值是使噪音——信號比率(即錯誤信號與正確信號之比值)最小的臨界值。
其預測步驟為:
首先,通過研究貨幣危機發生的原因來確定哪些變數可以用於貨幣危機的預測;
其次,運用歷史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確定與貨幣危機的發生有顯著聯繫的變數,以此作為貨幣危機發生的先行指標,並計算出該指標對危機發生進行預測的臨界值。
一旦一國經濟中相對應的指標變動超過了臨界值,那麼就可以認為在24個月內將發生貨幣危機。在此基礎上,他們採用1970—1995年發生於 15個發展中國家和5個發達國家的月度數據確定貨幣危機發生的臨界值。利用這些先行指標與相對應的臨界值建立一個有效的貨幣危機預警體系。一個預警指標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有一個時間序列數據,根據這個時間序列數據可以估計它的累積概率分佈,臨界值就是某一個累積概率,當指標取值所對應的累積概率超過了這個臨界值,就發出一個信號。為了對發生貨幣危機信號的指標進行綜合考慮,模型在單個指標的基礎上提出了4個預測危機的合成指標。
第一個綜合指標,採用簡單加總法。
第二個綜合指標稍微複雜一些,採用弱勢和強勢兩種信號,對於強勢信號乘以2,而對於弱勢信號乘以 1。
第三個綜合指標則是一段時期內的信號累加,Kaminsky將時期定為8個月,也就是8個時期。
總的說來,就預測準確性而言,四個合成指標比單一指標表現更好。就銀行危機與貨幣危機預測而言,各個指標在預測銀行危機的表現均沒有預測貨幣危機表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