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

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以下簡稱“福建師專”) 系1941年6月1日誕生於抗戰烽火中的福建戰時省會——永安。建國初期,於1953年併入當時的福建師範學院(現為福建師範大學)。

學校歷史


抗日戰爭爆發后,為適應抗日救亡的需要,人民群眾對於自身及子女受教育的要求日見強烈,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的呼聲也日益高昂。
但是,福建中等學校教師數量嚴重不足,質量也多不合格。二者形成強烈的矛盾。
面對嚴竣的現實,教育界和社會有識人士大聲疾呼,要求採取緊急措施,解救"師荒"危機。當時省政府主席陳儀和教育廳長鄭貞文,對於創設本省公立的正規中等學校師資培訓機構,態度頗為積極,曾多次提出具體方案,均遭教育部否決。
本省公立的正規高師院校長期消失,加劇了本省中等學校的嚴重""師荒"。
1940年夏省政府未經教育部同意,從權設置了省立中等學校師資養成所(二年制),以應急需。鑒於該所受種種條件限制,對解救本省中等"師荒"未能大有作為,省政府和教育廳不久又派專人向教育部力陳創辦福建師專的迫切需要,才得到同意。
1941年4月著手籌辦,6月1日獲電准成立,唐守謙被任命為校長,8月1日即正式開學。福建師專在學校的性質與任務上,同1907年成立的福建優級師範學堂一脈相承,在福建高等師範教育史上,起著承先啟後的重要作用。福建師專創立於抗戰開始的第四年,當時戰火已蔓延到省境,加以國民黨統治區政府腐敗,經濟頻於崩潰,因此創業極為艱苦。
師專是以中師養成所為基礎籌辦起來的。校址最初利用後者的霞嶺舊址。霞嶺為永安的一個偏僻小山村,處在重疊的山嶺包圍中,範圍狹小,無發展餘地。
1942年5月乘春深水滿時節,順流而下遷校南平沙溪之濱的水南后谷。
當時師生生活、工作和學習的條件極為艱苦。學校經費已支絀,而物價又不斷暴漲。兩地校舍幾乎都是木質結構,連外牆也用木板釘成,夏季不足抗暑,冬季不足禦寒。
學校未裝電燈,師生晚間在昏黃的煤油燈下,埋頭備課學習。教師待遇菲薄,學生公費待遇有限,都跟不上物價的飛漲。師生原已營養不良,更何堪瘧疾流行,臭蟲成災,健康水平急劇下降。
但,他們激於為抗戰救亡大業,為發展文化教育的愛國熱情,克服了重重困難,發憤努力教學、學習,在學校創業中作出可喜的成績。

教學特色


首先,快速組建一支精幹的教師和行政骨幹隊伍。這是學校創業的第一難題。好在許多省外專家學者因東南戰局日趨緊張,紛紛撤退永安,本省幾所高等學校和一些歷史悠久的中學也疏散內地,教師的流動性較大,都為師專組建教師隊伍提供了有利條件。
而首任校長唐守謙又知人善任,多方延攬。所以在短期內即能建成一支精幹的教師和行政骨幹隊伍。受聘者多學有專長,不少在省內外學術界、教育界享有盛譽,由首任科主任陣容中即可見一斑:教育科主任吳家鎮(留日),曾任北京師大、廈門大學等多校教授,為資深的教育專家;文史地科主任章靳以,為國內著名進步文藝作家;數理科主任黃開繩(留日),為本省科技界耆宿,曾任省立科學館館長多年;藝術科主任謝投入(留法)和體育及童子軍科主任庄文潮,分別為本省藝壇聲譽卓著的耆宿。
1944年秋,國文科獨立設置后,先後擔任主任者有:林天蘭 (留美) (1946年秋英語科增設后亦任主任),為著名外國文學專家;黃壽祺,國內《易》學名家。1948年數學科獨立設置后,主任王邦珍為著名的本省數學教育耆宿。至於行政班子,三處主任全由教授、副教授兼任。
其次,切合當時需要的學科和課程設置。當時由於抗日戰爭的影響,我省沿海許多中學疏散內地,多縮小規模,一批已經或計劃增設的新校班數也較小。
為適應這種情況,福建師專初期設置了文史地和數理化兩個綜合性學科,使學生一專多能,畢業后勝任相近學科的數學。文史地科以國文為主,分組選修歷史,地理或英語;數理化科以理化為主,兼習數學。教育科也分組輔修中文、歷史或地理課程。實踐證明這種措施的效果是很好的。
師專課程參照師範學院本科(5年制)教學計劃,根據師專學習年限(3年)和所設學科的特殊,加以壓縮調整,科目分4類,計108學分。師範學院總學分63.5%強。除個別科目,都能按規定開設,這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
再次,艱苦樸素勤勞的學風。福建師專學生絕大多數出身貧寒家庭,以一般大學收費高昂,不敢問津,而師專有公費待遇,因此他們積極爭取中選入學。入學后他們生活樸素,刻苦耐勞,而且多能勤學苦練。上述特點也為他們容易接受進步思想,後來積極參加進步學生運動奠定了基礎。他們的艱苦樸素勤勞作風,畢業后帶到工作崗位,還影響了所教的學生。

學校榮譽


1、緩和中學"師荒",培養教育骨幹。福建師專自1941年6月創立到1949年7月福州解放前,共畢業學生630人。數量雖不算多,但對當時的嚴重"師荒"而言,仍似久旱逢甘霖。
嚴格說來,3年制師專原只培養初中教師,但由於實際需要,福建師專辦學任務中蓄意籠統提出培養中等學校師資,在課程安排上也提高了要求,實際上大量畢業生也都承擔了高中的教學工作。他們在舊中國培養,在新中國成長,建國后許多人成為中等學校的教學骨幹力量。至於聲譽卓著的老校長、老教育局長,也不在少數。有些畢業同學被破格提升為高等學府的教師,並取得了高級職稱。
2、為台灣中小學教育的"祖國化"立功,為高等學校補充生力軍。台灣光復后,不少福建師專校友東渡參加教育工作,計達110餘人,在規模較大的幾所師專和師範學校,多是"台柱"人物。
台灣初歸祖國時,學校主要因襲日帝的殖民地教育。急待全面改造,師專校友主持的學校和從事的教學常起示範作用。師專校友在台灣高等學校任教授者達10餘人,尤以體育和藝術兩專業為多。
3、為後繼的我省高師院校儲備師資和行政骨幹。師專興辦9年,組建了一支比較齊全充實的師資隊伍,為後繼諸校儲備了師資和骨幹,為師專教師后在福州大學等校榮任校級領導者2人,曾任6個系的主任者8人。
4、進步學生運動影響深廣。師專後期形成了波瀾壯闊的進步學生運動。特別在1946年中共地下黨支部成立以後,學生活動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更趨明確。自1943年開始,師專師生一再掀起"改院"運動,后發展到以罷課、請願手段進行鬥爭。為抗議省政府停發師生的平價糧,師專學生代表百餘人到有關機關請願,終得勝利。1949年3月發動了"反飢餓、反迫害、反徵兵、反征糧"聲勢浩大的遊行。進步學生運動不僅當時在校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還培養鍛煉了一批骨幹力量,畢業后成為許多單位的領導幹部或骨幹分子。
福建師專自1944年秋季起到1949年8月福州解放,先後繼任校長者計有李黎洲、林希謙、彭傳珍和林天蘭等人。在他們的經營下,學校規模、校舍設備及師資隊伍,均有所擴大改善,1946年1月校址由南平喬遷福建師範教育的發源地-福州烏石山,加強了辦學條件。
1949年8月師專師生迎來了福州的解放。9月省軍管會接管了學校,仍稱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院。
1950年9月該校即擴建為福建師範學院,福建人民數十年來夢寐以求的夙願,福州解放不過一年就得到實現,福建高等師範教育史從此掀開嶄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