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浜
浙江嘉興的文化遺址
馬家浜文化遺址,在距嘉興市區7.5公里的南湖區城南街道馬家浜村,於1959年春發現,當時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省博物館等6個單位組成考古隊進行發掘。1977年11月在南京召開的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學術討論會上確認以馬家浜遺址為代表的馬家浜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代表,並正式定名。
馬家浜
在兩層之間淤泥中還出土了30具人骨架,並有部分隨葬品,包括生產工具、飾品等。在發掘中還發現了長文形房屋遺址,南北7米,東西3米,殘存木柱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下文化層中還發現了碳化無角菱。
馬家浜
馬家浜文化遺址1989年12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馬家浜
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桐鄉羅家角遺址考古發掘、餘杭吳家埠遺址、常州圩墩遺址等先後進行的考古發掘,到目前為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共發現了2000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年限最早的則是距今已有7000年的桐鄉羅家角遺址,其中出土的稻作要素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栽培水稻最早的年限。從而,不僅證實了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國家,而且也表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搖籃。
這些極其重要的成果使考古學者興奮不已,除了學術上的討論外,江、浙、滬考古同行互相參觀學習,增加了交流,使馬家浜文化的研究掀開了新篇章。馬家浜文化也載入了《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和1990年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
人物:牟永抗,中國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浙江省考古學會顧問
馬家浜文化的發現和認識,是進入20世紀以後,這一地區新興知識階層重新尋找歷史足跡的一個產物。辛亥革命以後,江浙一帶知識分子就開始了積極尋找自身文化之根的努力。1934年修築蘇嘉鐵路時,在雙橋就挖掘出了史前人類玉器,以後的數十年,不斷有新的考古發現,最終被命名為“馬家浜文化”。
1977年,南京召開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文化學術研討會,會上我宣讀了論文《試論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這就是被現在的馬家浜文化學界公認為研究馬家浜文化的第一篇文章,這其實是歷史的誤會。早在1959年春,我就寫了《浙江省吳興邱城遺址1957年發掘報告手稿》。在這部1萬多字的手稿中,我明確寫明:“邱城遺址3個地層對江浙一帶已發現的很多遺址有著許多關聯,它的下層基本上和嘉興國界橋等遺址相近。”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原因,我無法發表這部手稿。這次研討會,我把這部孤本的手稿帶來了,希望還歷史一個本來面貌。
經過最早的一批研究者和他們的後續者的不斷努力,馬家浜文化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對它的總體認識也基本上達成了共識。但是,對需要“百家爭鳴”的學術研究來說,“達成共識”決不是什麼好事。我對目前馬家浜文化研究的感覺是,有點像溫吞水,近幾年沒有出現更新的觀點,多是在先前的考古發現和前人的觀點上炒冷飯。馬家浜文化研究期待突破,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應該成為後學者的視野障礙。
我們在認識和研究馬家浜文化的時候,要擁有更寬廣的眼界。必須樹立這樣的研究思想:馬家浜文化和世界上任何文化一樣,都是地球村文化的一分子,再具體一點說,是東方文明的搖籃之一,是由黃河、長江為主體的雙子河流域孕育的文明。馬家浜文化研究到現在遠遠不夠,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後學者不斷努力。我給他們的贈言是:要在野外的現場努力找到學術研究前進的新的生長點。我和每一個關注馬家浜文化的人一樣,期待它的研究出現一個大突破。
人物:林留根,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馬家浜
在我們的考古中可以發現,環太湖的文化都是一脈相承而來的,一切文化的源頭在馬家浜。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是先祖們用他們的智慧、勞動把良渚文化推向了頂峰。我認為,用“江南文化之源”來稱呼馬家浜文化,這個稱呼是恰如其分的。
江南文化之源
馬家浜文化不是一個地方獨有的,它存在一個很大的範圍內。而嘉興是發現馬家浜遺址最早的地方,並相對於分佈圈來講,也是處在中心地帶,輻射範圍較大。
在江南文化節舉行期間,嘉興沒有帶任何功利的色彩舉辦這麼一個純粹的大型學術性活動,這讓我感到很欣慰,嘉興政府的這個舉措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在中國其它很多地方,在我走過的很多城市中,遺址遭到破壞的嚴重程度讓人感到痛心,它使一個城市的傳統文化在消失,導致這個城市失去個性,沒了個性,城市與城市的區別也就不存在了。像江蘇也有馬家浜文化,雖然從發展的過程來看,不管是江蘇,還是嘉興,對遺址都有或多或少的破壞,江蘇也做了一定的保護工作,但是與嘉興在文物、遺址保護上所做的工作相比還是存在一定的距離。
嘉興對遺址的保護走得比較早,政府很早就認識對遺址保護的重要性,重視考古文化。現在嘉興正在讓馬家浜文化實實在在成為嘉興的文化品牌。這次嘉興還出了《馬家浜文化》一書,這本書不僅留住了嘉興文化的根,同時它也是一本很好的留給子孫後代的鄉土教材書。
雕塑家陸樂為馬家浜遺址創作了大型景觀雕塑《痕迹》。
馬家浜
人物:吳汝祚,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我是嘉興人,一直關注著家鄉的文化之根。1975年,我在文章中首次提出“馬家浜文化”這個概念,作為一個考古遺址的“馬家浜”也就成了考古文化的實體。
要了解“馬家浜文化研究”的意義,就不能把它僅僅視作一個獨立的學術研究課題。比如現在的研究表明,良渚文化最終衰落是因為它這一時期的人把大量人力、物力、財力花在了非物質生產上去了,影響到了物質生產的進行。這就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一切非物質生產方面都必須適應物質生產的發展,否則必將受到社會發展規律的懲罰。
我們研究馬家浜文化,研究它如何走向繁榮,這對當下的社會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其實良渚文化是馬家浜文化的一個分支,要想對良渚文化有深透的研究,必須要研究它的源頭。
現在很多人,包括媒體在內,喜歡炒作某一種文化知名度,其實這對學術研究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我不認為馬家浜文化知名度比不上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在考古研究學界,無論是北方的還是南方的,都熟知馬家浜文化。
反過來說,一種文化有沒有價值、價值有多大,這和它的知名度沒有任何關係,而且知名度這東西發生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段,歷史還將永遠延續下去,人們的認識將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它不可能是一個定數。我們現在對馬家浜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遠沒有窮盡,這就更需要下一代人不斷努力,用更高的水平認識我們的先祖在我們這片土地上創造的文明。
我相信馬家浜文化一定會走向繁榮。就拿我們的這次學術研討會來說,這本身就是對馬家浜文化的高度重視。《馬家浜文化》也趕在了研討會召開之前出版,雖然全書內容是以前考古發掘材料的累積,沒有特別新的東西,但它的實用性特彆強,對今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個平台,並有可能開啟馬家浜文化研究的新階段。
研究馬家浜文化,不能只局限在太湖流域一個地方,因為馬家浜文化不是一個地方所獨有的,香港就出土過跟馬家浜時期相同的白陶,在俄羅斯、日本等地,也發現了馬家浜時期的文物。我們搞研究,眼界就要放得一點,不僅看整個長江流域,而且要看整個中國、整個東亞、甚至整個地球,我們總會發現世界各地區之間存在很多歷史文化上的聯繫。
我們大學要進行研究課題時,香港這個地區就顯得太小了,我們總是希望研究的範圍能夠更大一點。香港回歸以後,我們到祖國各地走走的機會更多,同行之間交流的機會也增多更融洽了。
我們研究歷史文化,往往不會局限在某個歷史階段,而是比較全面地對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進行研究。馬家浜文化是其中的一種文化形態,是我們研究的一個領域和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