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傅家鎮的結果 展開

傅家鎮

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轄鎮

傅家鎮,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下轄鎮,地處昌圖縣西北,東南隔招蘇台河與曲家店鎮相鄰,南與古榆樹鎮接壤,西北與三江口鎮、三江口農場毗鄰,北與吉林省梨樹縣四棵樹鎮接壤,行政區域面積211平方千米。

民國十九年(1930年),建昌圖縣第十區,駐地傅家屯,屬昌圖縣;1994年11月19日,改傅家鎮。截至2018年末,傅家鎮戶籍人口有29596人。截至2020年6月,傅家鎮下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

2011年,傅家鎮財政總收入2080.8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4.8萬元。

歷史沿革


民國十九年(1930年),建昌圖縣第十區,駐地傅家屯,屬昌圖縣。
民國三十年(1941年),撤區建傅家村,駐地傅家屯。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傅家村改傅家鄉,所轄屯改堡。
傅家鎮地形
傅家鎮地形
1984年,付家鄉改名傅家鄉。
1994年11月19日,改傅家鎮。

地名由來

傅家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傅家屯而得名。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傅家鎮地貌
傅家鎮地貌
傅家鎮地處松遼平原,地勢平坦,地形屬小丘陵類型,海拔100—140米。

氣候特徵

傅家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寒冷期長。年平均氣溫7℃,年平均降水量639.2毫米,無霜期年平均145天。

水文

傅家鎮境內河道屬遼河大流域,其中招蘇台河流域面積57.41平方千米,河流總長度288千米,徑流總量1.9億立方米,年排澇量0.1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招蘇台河,長12.7千米,流域面積57.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9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安家屯河。

自然資源


傅家鎮境內已探明地下資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氣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傅家鎮下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傅家、長山、白家窩堡、五豐、友好、唐家圍子、遠大、友愛、張家窩堡、傅家屯、太民、邱家屯、大地、老曲家店、郭平房。
截至2020年6月,傅家鎮下轄2個社區、13個行政村:傅家社區、林場社區、付家村、邱家屯村、太民村、唐家園子村、長山村、張家窩堡村、白家窩堡村、友好村、友愛村、五豐村、大地村、遠大村、郭平房村。
傅家社區白家窩堡村
付家村友好村
邱家屯村友愛村
太民村五豐村
唐家園子村大地村
長山村遠大村
張家窩堡村

人口民族


傅家鎮總人口31213人(2011年末)
城鎮常住人口5461人
城鎮化率17.5%
流動人口525人
總人口中男性15759人
佔比50.49%
總人口中女性15454人
佔比49.51%
總人口中漢族30936人
佔比99.1%
總人口中少數民族277人
佔比0.9%
人口出生率0.76‰
人口死亡率0.63‰
人口自然增長率0.13‰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162.4人
截至2018年末,傅家鎮戶籍人口有2959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傅家鎮財政總收入2080.8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4.8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93.3萬元,增值稅80萬元,企業所得稅15.5萬元,個人所得稅7.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0%、16%、160%、97%。
2018年,傅家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0個。

第一產業

2011年,傅家鎮有耕地面積17萬畝;林地面積5.7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
傅家鎮
傅家鎮
2.85億元,比上年增長18%,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6%。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2萬噸,其中水稻1500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7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8.9萬頭,年末存欄2.8萬頭;羊飼養量1萬隻,年末存欄0.9萬隻;牛飼養量3.1萬頭,年末存欄1.5萬頭;家禽飼養量82.5萬羽,上市家禽54.2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9313.1噸,其中豬肉5027噸,牛肉3241噸,羊肉149.1噸;禽蛋2697噸,鮮奶933噸;畜牧業總產值2.05億元。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5.7萬畝,其中防護林3.1萬畝,經濟林1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20萬株,林木覆蓋率19%,活立木蓄積量30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000畝,主要品種寒富蘋果、東光蘋果、晚紅李子等。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2080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傅家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職工1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L1億元,比上年增長25%。

第三產業

商業
2011年末,傅家鎮有商業網點188個,職工1326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30%。
金融業
2011年末,傅家鎮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

特色產業

傅家鎮實有耕地面積16萬畝,土質以沙壤土為主,特別適宜種植以花生為主的經濟作物。傅家鎮種植花生歷史悠久,經過多年發展,花生生產已成為全鎮的主導產業,年種植面積均在10萬畝以上,花生總產量超過5000萬斤,僅花生一項,農民人均年收入就達到3100元。2001年,傅家花生在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為“富稼源”商標,此後多次應邀參加全國農產品展洽會。2002年,“富稼源”花生被鐵嶺市科委立項為名牌產品,2003年被評為遼寧省著名商標,產品遠銷東南亞、東歐及拉美等38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傅家鎮出產的花生品質優良、營養價值高,且色澤好、口感佳,富含維生素及人體所需全部氨基酸。2003年經瀋陽農業大學權威檢測:不含有害物質黃麴黴素及砷、汞等,蛋白質含量29.5%,維生素含量10.39克/千克,各種氨基酸含量高達281.48克/千克
傅家鎮
傅家鎮
,並含有豐富的鋅、鐵、鉀、錳等元素,可預防多種人體疾病。因此,傅家鎮被遼寧省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傅家花生2004年、2005年連續兩年被省農委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由於花生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也繁榮了傅家花生加工和銷售市場,傅家鎮有花生加工脫殼戶4000戶,佔總戶數的一半左右,年累計加工花生3億斤,單項純利潤1,500萬元;有篩選營銷戶近千戶,年加工量在500萬斤以上的大戶62戶;形成了1000餘人的花生經紀人隊伍,經紀人年平均收入2至3萬元,最多可達60萬元。傅家鎮已經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基地、農戶、龍頭、市場一體化的產業格局。素有“遼北花生第一鎮”的美譽;傅家鎮現有花生種植面積11萬畝,加上毗鄰鄉鎮,花生種植面積可達50萬畝;同時,周邊康平、法庫及吉林省的白城市、雙遼市等地的花生也通過這裡銷往國內外,整個傅家花生市場年銷售總量達3億斤、年交易額7億元人民幣,傅家鎮已成為東北三省重要的花生生產、銷售集散地。為整合本地花生市場力量,消除內部不良競爭,2004年9月,昌圖縣花生行業協會暨傅家分會正式成立,制定了章程,註冊會員50戶。2004年,傅家鎮被鐵嶺市人民政府授予“花生之鄉”的光榮稱號。為了提高花生產品品質,增加科技含量,使“富稼源”花生以更高的產品附加值佔領國內和國際市場,傅家鎮與瀋陽農業大學、山東花生研究所聯合成立了傅家鎮“遼北花生研究開發中心”,致力於發展花生高產模式化栽培和培育優質新品種,鎮政府拿出專門地塊作為新品種和新種植模式試驗田,傅家鎮共投入80萬元用於支持花生研發中心發展。2005年,傅家鎮政府專門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到山東、河南等地學習考察,先後引進了魯花11、魯花12、花育20等優良品種,通過試種逐步取代了當地老品種。同時,鎮里號召農戶在重茬地塊實行大面積土壤深翻,加大農家肥、有機肥和花生專用肥施用量,提高施肥技術水平,千方百計增產增效。2005年,全鎮共播種新品種花生50000畝,推廣覆膜及大壠雙行10000畝。2006年,傅家鎮實現花生品種100%更新換代,推廣大壠雙行播種60000畝、覆膜播種30000畝。由於沙壤土保墒能力差,傅家鎮是“十年九春旱”,而花生生產種植時間集中、勞動強度又非常大,發展機械化生產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必由之路。鎮黨委、政府多方籌集資金,並爭取相關農機補貼,扶持農民購買先進農機具。傅家鎮共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4.7萬千瓦,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7500台套,機械作業面積達11萬畝,傅家的花生生產已實現了從整地、播種、脫粒到篩選、分級的全程機械化。
隨著花生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一些大的民營科技企業也把目光投向了傅家。2005年,山東青島長壽食品公司投資3500萬元,在傅家鎮興建了昌圖長壽實業有限公司,開發花生油和花生蛋白肽、蛋白粉等系列產品,其低溫製取生產工藝已申請國家專利,可吸納工人248人、技術人員12人、管理人員20人。公司年可加工花生油16,000噸,花生蛋白粉18000噸,花生蛋白肽2000噸;年處理花生40000噸,銷售收入30000萬元,年利潤7000萬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由河北省得乙龍食品有限公司投資3,220萬元組建的昌圖縣香寶馨花生製品有限公司也落戶傅家,主要生產花生休閑食品,年加工銷售花生及製品7,000噸,年創產值5,840萬元,稅金262.8萬元,實現利潤387.2萬元,企業可安置職工95人。9月份可正式投產。龍頭企業的進駐,必將為傅家鎮花生產業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提高主導產業對經濟的牽動能力。

社會


教育

2011年末,傅家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460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7所,在校生2204人,專任教師17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16人,專任教師8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傅家鎮有文化站1個,藝術表演團體1個;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藏書3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人,全部為事業單位從業人員。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傅家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個,其中醫院1所,村衛生室34個。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3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萬人,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傅家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5戶,人數112人;城市醫療救助2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4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3戶,人數1065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2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2人;農村醫療救助52人次;農村臨時救濟152人次,支出22000元。

民生

環境資源
隨著經濟的發展傅家鎮的軟硬環境建設不斷得到改善,鎮內樓群聳立,上、下水道設施齊全,主要街道兩側鋪設了彩磚,鎮域內鋪設了7公里油路。道路兩旁都栽了風景樹,公路旁都安裝了路燈,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治安狀況良好。
傅家鎮林業資源非常豐富,林種齊全。傅家鎮共有棘地面積7.3萬畝,森林成果樹林蓄積量18萬立方米,每年採伐量5000立方米,有充足的木材加正辦廠原材料。糧食、花生及雜糧多,桿棵多、有林面積大的資源優勢,促進了全鎮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全鎮年生豬飼養量5萬頭,牛飼養量1.1萬頭,羊飼養量1.3萬隻,肉蛋總產量每年可達5000餘噸,是畜牧養殖、飼料加工的理想之地。
城鎮建設
傅家鎮
傅家鎮
花生產業的興旺,帶來了全鎮各項事業的共同發展,小城鎮面貌也隨之有了較大改觀。鎮內有移動和聯通發射塔各兩處,一所中國網通分公司,程式控制、電傳、寬頻上網、移動網路等通訊設施齊全;鎮區自來水普及率達95%,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5%,公共綠地面積達4600平方米,暗渠排水管線4500延長米,街內黑油路面4.2公里,小城鎮功能完備。
傅家鎮黨委、政府為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快花生產業化進程,在上級農業和土地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相繼投資建設了長山村萬畝節水灌溉項目區、友好村5000畝花生高產栽培示範基地等現代農業園區。從2005年開始,又申請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施工建設了遠大村4000畝花生噴灌項目區。
傅家鎮
傅家鎮
傅家鎮共有井眼7,200眼,其中核心項目區打大口徑灰管井255眼,配套柴油機、發電機等255台套,排水乾渠5條,長35公里,支渠95條,長54公里,條間溝225條,長229公里,田間公路黑油路面50公里,農機配套拖拉機、花生覆膜機127台套,管理服務人員13人,直接受益農戶4000戶,傅家鎮花生產業化示範基地,依託花生研發中心與瀋陽農業大學、山東花生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建立了固定的業務聯繫,聘請瀋陽農大的王紹斌教授和山東花生專家張偉教授以及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高級農藝師為顧問,農科、水利技術人員常年指導,生產技術主要應用花生覆膜、大壟雙行等高產栽培模式和測土配方施肥,科技含量較高,僅從種植業效益對比看,核心區內農田每畝比普通大田增收350元,11萬畝可增收3800萬元。

交通


傅家鎮有303國道經過境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通訊快捷。平齊鐵路、303國道貫穿全境。距四平市、沈哈高速公路50公里。鎮村公路與國家級、縣級公路連接成網,交通運輸十分方便。通訊設施先進、網路齊全,與世界各地聯繫交往暢達快捷,閉路電視設施先進齊全。鎮內4平方公里範圍內在臨國道303線,昌傅線公路兩側有工業園區4個,面積31000平方米,土地手續齊全,並且有豐富的水、電資源及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是興辦各種工業企業現存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