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
成語
言必信,行必果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yán bì xìn,xíng bì guǒ,意思是指說出的話一定足以信任;既然行動就一定要有結果。
信:守信用。果:有結果。指說出的話一定足以信任,行動一定要有結果。
《論語·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此句原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裡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這句奇怪的話歷來都是爭議較大,也讓後代儒家學者費解的事。
首先,這裡小人是否定性的,《論語》中反覆強調,小人是反面教材:
子曰子夏: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子日:唯小人與婦人難養也,近之不遜,遠之則怒。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原文是:
朱熹集註:使,去聲。此其志有所不為,而其材足以有為者也。子貢能言,故以使事告之。蓋為使之難,不獨貴於能言而已。弟,去聲。此本立而材不足者,故為其次。行,去聲。硜,苦耕反。果,必行也。硜,小石之堅確者。小人,言其識量之淺狹也。此其本末皆無足觀,然亦不害其為自守也,故聖人猶有取焉,下此則市井之人,不復可為士矣。筲,所交反。算,亦作筭,悉亂反。今之從政者,蓋如魯三家之屬。噫,心不平聲。斗,量名,容十升。筲,竹器,容斗二升。斗筲之人,言鄙細也。算,數也。子貢之問每下,故夫子以是警之。程子曰:“子貢之意,蓋欲為皎皎之行,聞於人者。夫子告之,皆篤實自得之事。”
朱熹說:小人是一個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不害人、不害己,故聖人猶有取焉。
朱熹的這個誤導,讓其後所有的解釋,都認為孔子的意思是說小人也可以言必行、行必果。
如果孔子活到朱熹那個時代,朱熹應該挨板子。
結果後來越傳越玄,到了當今,就說孔子這裡是說
誠實直率的人“是認死理的人,是低一檔的次人才”。
說話要分場合, 會規矩。要看情況,人不能總說實話。更有為善意的謊言無礙於誠信而護短的.
子夏說:“小人之過也必文。”剛好是說的這種行為,不過從動機看,對該段文章進行粉飾多是出於"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是一種民族自尊,忠誠於儒家的表現,是富有好的一面,進取心理的反應。
那麼先看看墨家如何理解這句話:
《墨子·兼愛下》:“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猶合符節也。”符節為,中國古代朝廷傳達命令、徵調兵將以及用於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時雙方各執一半,合之以驗真假。
這裡墨家已經把言必信,行必果理解成為,信,信任,果,果然。墨子那個時代,這個觀點可能已經佔主流,也可能是墨子獨創,他認為是言與行的一致。說話必定會去做,言與行一致這種人,表裡相符就是誠信。
再回過頭來看看孔子說話的根本意思:
子貢問孔子:“怎麼才能稱得上士?”,孔子回復:“言必信,行必果,這種人是完全不足取的次之又次的人”
只比“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塵埃一樣,微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稍稍強那麼一丁點兒。
那麼這句話里言必信,行必果是什麼意思?指的什麼?
子貢曾對吳王說過:
原來,春秋時期,士指的是習武的中產階級。言信行果,是對這一階層的一個要求。
言必信特別指仁者不窮約,而行必果,又專指勇者不避難;這是對一個好戰民族,普遍存在的道德遵則。
在詩經有雲:"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對勇敢的治國,甚於勇敢的於野獸作戰作了非常生動而形象的描述.
為什麼孔子會說這句話?重點是在行必果上。
孔子對顏淵說:“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善於謀划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子路勇敢,孔子卻說到“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像子路那樣,只怕是不得好死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由此可見,孔子本身未必是說誠實是不可取的。
到了孟子,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譯文】
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讀解】
在《論語·子路》里,孔子與子貢討論士的標準時已經說過: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這是從反面來否定“言必信,行必果”的行為。孟子這裡則是從正面來告訴我們“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可見,孟子的學說在很多方面都的確是與孔子一脈相承 的。
以上是正統的說法。這裡就成為,善意的謊言也是誠信的開頭,也許孟子本人太熱愛孔子了。所以為了神聖化自己心中完美的形象,就把孔子的缺點也當成了優點。後世介於孟子亞聖之權威,又有司馬遷對一諾千金的季布的稱讚,也就始終沒有脫離這個怪圈。把孔子的意思也好,理解也好,都是站在錯誤的角度觀察。結果宋明理學,心學為了圓這個錯誤之上又加上錯誤的理解,系統性編織。編織不存在的東西就需要蓋住真正的東西。
孔子的真意思是:不要勇敢,抄兩段文字,作為佐證。
如選擇題,考生不看清題目,就“踩地雷”,結果倒扣幾分。實在划不來。
後世卻說是,不要誠實。
對於沒有把握的判斷題,考生既可以堅持“謹慎原則”,也可以選擇“冒險”。
一個是個人素質,性格原因所致。另一個則是品行,道德原因所致。
①有恥:孔曰:“有恥者,有所不為。
②硜硜(kēng):淺薄固執的樣子。
③斗筲(shāo)之人:”指器量狹小的人。斗,古代量名;筲,竹筐,容量不大;斗、筲喻度量的狹小。
所謂“君子”與“小人”,其實是兩個有著多種含意的概念。最早是指等級,後來又指品級。“君子”其實就是“君之 子”。君,可以是國君,也可以是家君。按照宗法制度,只有嫡子,甚至只有嫡長子,才能成為“君”。君的兒子就是“君 子”。“君”和“君子”(君之子)屬於“嫡傳”,因此也叫“嫡系”,又叫“大宗”。不是“嫡系”的,就叫“小宗”。“大宗”為君,其子為“君子”;“小宗”為臣,其人為“小人”。所以,小人不是壞人,只是社會地位較低的“小宗之 人”。這是等級。孔子的意思是說:言必信,行必果,這種普遍得連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一味固執稱不上君子,只能稱作普 通人。有智慧的人只做最聰明的,不做“最對的”。
子貢問道:“怎樣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說:“自己在做事時有知恥之心,出使外國各方,能夠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
子貢說:“請問次一等的呢?”孔子說:“宗族中的人稱讚他孝順父母,鄉黨們稱他尊敬兄長。”
子貢又問:“請問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說:“說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堅持到底,不問是非地固執己見,那是普通人也應該做到的啊。但也可以說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貢說:“現在的執政者,您看怎麼樣?”孔子說:“唉!這些器量狹小的人,哪裡能數得上呢?”
孔子簡介
孔子像
孔子三歲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做過委吏(管理糧倉)與乘田(管理牲畜
)。他雖然生活貧苦,但好學上進善於取法他人,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於他知識淵博,開始授徒講學,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下移,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另一種解釋
原文釋義:指這個人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算稍差一等的人才。
此語現被後人當作美德來肯定、讚揚,甚至自我標榜,可孔子在說完這六個字后卻加上了“硜硜然小人哉”(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的評價。
此句原出自《論語·子路第十三》裡子貢和孔子的對話。原文如下: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①,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②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言必信、行必果”,現常被後人當作美德來肯定、讚揚,甚至自我標榜,可這個典故最早的意思卻不怎麼樣:《論語。子路第十三》中,孔子在說完這六個字后卻加上了“硜硜然小人哉”(是個認死理的低檔人物)的評價。其實縱觀全文,這個評價是有背景的——孔子的學生子貢問“什麼樣的人才算是一流人才”,孔子認為第一等人才是“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使命”(外交人才),第二等是“宗族稱孝、鄉黨稱弟”(道德楷模),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比上面兩種人才遜色得多,但“抑亦可以為次”(也還是可以算稍差一等的人才),比被他鄙薄為“斗宵之人”(器量淺薄的廢物)的“今之從政者”(當代官員),那還是強很多的。
《言必信,行必果》·篆刻
【舉例造句】:我們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從來是言必信,行必果。
【拼音代碼】: ybxg
【近義詞】:言而有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反義詞】:背信棄義
【用法】:作賓語、主語、分句;指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