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鷥

北宋歐陽修創作的七言絕句

《鷺鷥》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詠物詩。這首詩將鷺鷥擬人化,借詠這一在喧鬧環境中仍保持高潔的鳥,抒發作者雖遭貶謫但仍希望保持內心清高的高尚的思想感情。此詩刻意營造出一個江灘之上風吹浪打的喧鬧環境,鮮明地勾畫出鷺鷥獨立不倚、氣定神閑的形象,堪稱宋代詠物詩的上乘之作。

作品原文


鷺鷥
激石灘聲如戰鼓,翻天浪色似銀山。
灘驚浪打風兼雨,獨立亭亭意愈閑。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鷺鷥:一種水鳥,羽毛潔白,又叫白鷺。
⑵激石:水浪拍打石頭。
⑶獨立:單獨站立。亭亭:高標獨立、姿態美好的樣子。

白話譯文

海水激打著石灘聲音猶如戰鼓般響亮,海浪鋪天蓋地而來像一座銀色的山拔地而起。
天空中還掛著風下著雨,但鷺鷥卻依然閑庭亭亭玉立。

創作背景


《鷺鷥》當作於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當時作者由滁州調知揚州,在揚州城西北五里的大明寺西側蜀崗中峰上,修建了一座“平山堂”,作者背堂遠眺,見一高階的鷺鷥,便作此詩,以詠心懷。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鷺鷥》是一首有寄託的詠物詩。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目中,鷺鷥是一種高潔不俗的禽鳥。蔡正孫《詩林廣記》後集卷一引《庚溪詩話》說:“眾禽中惟鶴標誌高逸,其次鷺亦閑野不俗。”又引佚名《振鷺賦》讚揚鷺鷥的高潔不俗:“翛然其容,立以不倚,皓乎其羽,涅而不緇。”歐陽修的這首詠鷺鷥之作,便是將此鳥擬人化,來具體描寫其高潔嫻雅品格的。
詩句首聯將水浪拍打石頭的聲音比喻為戰鼓雷鳴,形象生動地突出了聲音的響亮和水浪的巨大。“激”字體現出水浪拍打石頭的激揚動態。頷聯將翻滾的海浪比喻為銀色的山,突出鷺鷥棲息環境的美麗,從側面襯托出鷺鷥的高潔。這兩聯構成對仗,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描寫鷺鷥所生存的環境。頸聯仍是對環境的描寫,體現出海浪和風雨的洶湧。在尾聯中鷺鷥的形象終於出現:高標獨立、姿態美好。“亭亭”這一疊詞生動表現出鷺鷥佇立時的高雅輕盈的體態。
此詩刻意營造出一個江灘之上風吹浪打的喧鬧環境,鮮明地勾畫出鷺鷥獨立不倚、氣定神閑的形象,堪稱宋代詠物詩的上乘之作。

作者簡介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天聖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歷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政治上曾支持過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張,文學上主張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