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追風箏的人的結果 展開
- 美國2007年馬克·福斯特執導電影
-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著長篇小說
- 電視劇《繁星四月》插曲
- 蘭天洋演唱歌曲
追風箏的人
美國2007年馬克·福斯特執導電影
《追風箏的人》是派拉蒙公司於2007年發行的劇情片。該劇改編自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同名小說。由馬克·福斯特執導,赫立德·阿卜杜拉、阿托莎·利奧妮、肖恩·托布、薩伊德·塔格馬奧等人主演。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兩個阿富汗少年阿米爾和哈桑身上的故事。夢魘一樣的經歷使阿米爾移民美國,當他面對一個拋開罪惡感,重新找回那個善良純真的自我的機會,會如何選擇。
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Zekeria Ebrahim飾演)與僕人哈桑(Ahmad Khan Mahmidzada飾演)情同手足。在阿米爾受別人欺負的時候總是哈桑站出來保護他,儘管哈桑比他還要瘦弱。天性懦弱的阿米爾無法成為父親心目中那樣錚錚鐵骨的男子漢而被父親所輕視,但父親的朋友拉辛汗卻不認為阿米爾一無是處,在他的指引下,阿米爾愈加顯露出他所具有的寫作天才,並且在不懈的努力下最終成了一個很好的小說家。除了寫作之外,阿米爾鬥風箏也是個行家裡手。同樣,哈桑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於阿米爾,並且哈桑還能向雷達一樣準確的追到被斗敗的風箏然後按當地的規矩將“戰利品”佔為己有。
《追風箏的人》海報
阿米爾卻從此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再也無法面對哈桑的他為了永遠躲開那熟悉的目光,在一天借口陷害哈桑父子倆偷東西,把他們趕出了自家的大門。
隨著戰爭的爆發,阿米爾跟父親去了美國。在那裡他和父親一道辛勤的工作學習,從一無所有逐漸建立了他們的家業。阿米爾在美國也找到了自己終身的伴侶。許多年就這樣過去,過往的一切似乎都被塵封。然而,拉辛汗從阿富汗打來的一個電話卻打破了所有的平靜。
阿米爾意識到過去的從來都未曾過去。他始終無法擺脫對哈桑的歉疚。而自己到了該為哈桑作些什麼的時候了。為了贖罪,為了哈桑,他再次踏上睽違二十多年的故土。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然而此行卻讓他發現了一個驚天的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上演,人生如戲劇一樣反覆輪迴,不過不同的是,這一次阿米爾毅然的選擇了勇敢。
演員 | 角色 |
Zekeria Ebrahimi | 阿米爾(少年) |
赫立德·阿卜杜拉 | 阿米爾(青年) |
Ahmad Khan Mahmidzada | 哈桑(少年) |
肖恩·托布 | 拉辛漢 |
赫瑪永·厄沙迪 | 爸爸 |
薩伊德·塔格馬奧 | 法里德 |
Elham Ehsas | 阿塞夫(少年) |
阿托莎·利奧妮 | 索拉婭 |
L. Peter Callender | Dean of Students |
Vsevolod Bardashev | Russian Soldier |
Larry Brown | Gas station customer |
Sayed Jafar Masihullah Gharibzada | Omar |
Mir Mahmood Shah Hashimi | Business Man in Baba's Study |
Nabi Tanha | Ali |
Bahram Ehsas | Wali |
Tamim Nawabi | Kamal |
Mohamad Nabi Attai | Uncle Saifo the Kite Seller |
Mohamad Nadir Sarwari | Spice Merchant |
Mustafa Haidari | Party Worker |
Ahmad Yasar Shir Agha | Birthday Singer |
Mohammad Aman Joya | Mahmood |
Abdul Azim Wahabzada | Karim |
Sayed Miran Farhad | Burly Man in Truck |
Igor Radchenko | Soviet Union Officer |
Jesse Robertson | Man at Bar |
Josh Chamberlain | Pool Player#1 |
Marco Mazariegos | Pool Player#2 |
Shaan Price | Pool Player#3 |
Ali Danish Bakhtyari | 索拉博 |
製作人 | 威廉·霍伯格、E. Bennett Walsh、瑞貝卡·耶得漢姆 |
原著 | 卡勒德·胡賽尼 |
導演 | 馬克·福斯特 |
副導演(助理) | Alyson Latz、Michael Lerman、Peter Thorell、Sean Vawter |
編劇 | 大衛·貝尼奧夫 |
攝影 | 羅伯托·謝弗 |
剪輯 | 馬特·切西 |
選角導演 | Kate Dowd |
藝術指導 | 卡洛斯·康蒂 |
美術設計 | Karen Murphy |
服裝設計 | 弗蘭克·L·弗萊明 |
視覺特效 | David Ebner、凱文·托德·豪格 |
布景師 | Maria Nay、Caroline Smith |
角色介紹
阿米爾
演員赫立德·阿卜杜拉
配音赫立德·阿卜杜拉
阿米爾於1963年出生在一個普什圖富商家庭,他的母親在生他的時候難產去世。他在童年時期就喜歡寫故事,爸爸的摯友拉辛汗也因此鼓勵他成為一名作家。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阿米爾在18歲那年和爸爸一同逃往美國,隨後在美國定居,追尋自己的作家夢想
哈桑
演員Ahmad Khan
配音Ahmad Khan
阿米爾童年時期最忠誠親密的朋友。哈桑一直忠誠於阿米爾,最終也為了保護阿米爾的房子而被塔利班殺害。
爸爸
演員赫瑪永·厄沙迪
配音赫瑪永·厄沙迪
阿米爾的父親,富有的商人。他樂於回報社區,幫助別人開創事業,還開辦了一所孤兒院。他還是哈桑的生父,但這個秘密在他在世時一直沒有讓兩個孩子知道。他似乎對哈桑也更偏愛一些,對阿米爾則總是不夠滿意。爸爸後來帶阿米爾逃亡到了美國,在一家加油站工作。1987年,在阿米爾和索拉雅結婚之後不久,他患肺癌去世。
序列 | 曲名 | 演唱 | 追風箏的人劇照 |
1 | Opening Titles | Alberto Iglesias | |
2 | The Call, Kabul 1978 | Alberto Iglesias | |
3 | He Hates Me | Alberto Iglesias | |
4 | Kite Shop | Alberto Iglesias | |
5 | Sin | Alberto Iglesias | |
6 | Tanha Shudam Tanha, Ahmad Zahir | Alberto Iglesias | |
7 | Kite Tournament | Alberto Iglesias | |
8 | Hassan Theme | Alberto Iglesias | |
9 | Az Man Begurezed, Ahmad Zahir | Alberto Iglesias | |
10 | Plant The Watch | Alberto Iglesias | |
11 | Russians Invade | Alberto Iglesias | |
12 | The truth | Alberto Iglesias | |
13 | Omaid e Man | Ehsan Aman | |
14 | Fuel Tanker | Alberto Iglesias | |
15 | End Phone Call | Alberto Iglesias | |
16 | The Stadium | Alberto Iglesias | |
17 | Escape | Alberto Iglesias | |
18 | Dukhtare Darya, Ehsan Aman | Alberto Iglesias | |
19 | Fly A Kite | Alberto Iglesias | |
20 | Reading The Letter | Alberto Iglesias | |
21 | Supplication, Sami Yusuf | Alberto Iglesias |
名不見經傳的作者卡 勒德·胡賽尼是一個普通的阿富汗裔美國醫生,他因該作品獲得2006年聯合國人道主義獎。
追風箏的人劇照
影片中許多放風箏的場景中,小演員都是拉著氣球在跑,至於風箏,則是後期製作的時候合成上去的。
飾演哈桑的艾哈邁德·漢·馬赫米扎達(Ahmad Khan Mahmidzada)以及他的家人,一直要求有關強姦的那部分場景可以從影片中剪掉。
在影片的DVD評論音軌中,小說作者卡德勒·胡賽尼說道,“伊朗和阿富汗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在伊朗叫波斯語,在阿富汗叫達里語,它們在本質上是同一種語言,但是二者的口音卻大相徑庭”。
美國拍的阿富汗電影《追風箏的人》因受阿富汗戰亂影響,當時電影實際取景地是在中國新疆。
穿幫鏡頭
拉希姆看著索拉婭(埃米爾的妻子)的照片,然後把它放在桌子上;緊接著的下一個鏡頭,相片卻消失不見了。
影片的最後一段場景,風箏在強風下飛行,但是此時觀察地面上(注意她的頭髮),以及水面上的情況,都表明此時並沒有強風,瞥一眼帆船,能大概看出此時的微風甚至是向著另外一個方向。
當哈桑第一次拿著彈弓對著三個大傢伙來保護埃米爾時,注意此時的彈弓線是交叉的;但是下一個鏡頭中,彈弓卻恢復正常了。
當埃米爾的父親下葬時使用的是木頭棺材,其實這在穆斯林的葬禮儀式中是不允許的。
發生在1988年聖弗朗西斯科市的片段中,能夠清晰地看到現代才會有的氣息。
國家/城市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追風箏的人劇照 |
中國台灣 | 2008年3月7日 | |
美國 | 2007年10月5日(Scottsdal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
美國 | 2007年12月14(limited) | |
荷蘭 | 2008年1月10日 | |
德國 | 2008年1月17日 | |
巴西 | 2008年1月18日 | |
挪威 | 2008年1月25日 | |
法國 | 2008年2月13日 | |
阿根廷 | 2008年2月14日 | |
以色列 | 2008年2月21日 | |
捷克 | 2008年2月21日 | |
羅馬尼亞 | 2008年2月22日 | |
菲律賓 | 2008年2月27日 | |
克羅埃西亞 | 2008年2月28日 | |
冰島 | 2008年2月29日 | |
羅馬尼亞 | 2008年3月7日 | |
埃及 | 2008年3月12日 | |
巴拿馬 | 2008年3月14日 | |
瑞典 | 2008年3月28日 | |
芬蘭 | 2008年3月28日 | |
委內瑞拉 | 2008年5月30日 | |
希臘 | 2008年8月25日(DVD premiere) | |
中國香港 | 2008年1月24日 | |
義大利 | 2007年10月20日(Rome Film Festival) | |
英國 | 2007年12月26日 | |
澳大利亞 | 2008年1月17日 | |
墨西哥 | 2008年1月18日 | |
丹麥 | 2008年1月25日 | |
新加坡 | 2008年1月31日 | |
比利時 | 2008年2月13日 | |
葡萄牙 | 2008年2月14日 | |
匈牙利 | 2008年2月21日 | |
黎巴嫩 | 2008年2月21日 | |
愛沙尼亞 | 2008年2月22日 | |
泰國 | 2008年2月28日 | |
波蘭 | 2008年2月29日 | |
西班牙 | 2008年3月7日 | |
哥倫比亞 | 2008年3月7日 | |
韓國 | 2008年3月13日 | |
土耳其 | 2008年3月21日 | |
義大利 | 2008年3月28日 | |
希臘 | 2008年4月3日(Athens) | |
日本 | 2008年5月31日 | |
製作公司 | MacDonald/Parkes Productions |
Sidney Kimmel Entertainment | |
Wonderland Films | |
Participant Productions | |
Neal Street Productions | |
夢工廠 | |
發行公司 | 夢工廠 派拉蒙優勢Paramount Vantage |
時間 | 榮譽 |
2008 |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 |
2008 | 第65屆美國金球獎 |
2008 | 第6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時間 | 獎項名稱 | 所獲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2008 | 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原創配樂 | 阿爾貝托·伊格萊西亞斯 | 提名 |
2008 | 第65屆美國金球獎 | 最佳電影配樂 | 阿爾貝托·伊格萊西亞斯 | 提名 |
最佳外語片 | ||||
2008 | 第61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最佳非英語片 | 馬克·福斯特;威廉·霍伯格、沃爾特·F·帕克斯;瑞貝卡·耶得漢姆 | 提名 |
最佳劇本-改編 | 大衛·貝尼奧夫 | |||
最佳配音 | 阿爾貝托·伊格萊西亞斯 |
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桑的親密友誼,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作者筆下的阿富汗溫馨閑適,卻因為不同種族之間的摩擦而呈現緊張氣氛,充滿令人回縈難忘的景象。(《紐約時報》評)
追風箏的人劇照
沒有虛矯贅文,沒有無病呻吟,只有精鍊的篇章,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它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故事娓娓道來,輕筆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隻鶴》。(《華盛頓郵報》評)
在一個戰火和硝煙依然瀰漫的世界上,無論各種藝術形式如何的歌舞昇平也總是無法粉飾出一個美好的世界。(新浪娛樂評)
電影第一次讓西方有機會從不同的視角來了解阿富汗。讓觀眾看到不同文化、地域、信仰的人,其實有著共同關注的話題。比如家庭,比如友情,在這些方面,我們的內心是相通的。(1905電影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