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王春平的結果 展開
王春平
瀋陽農業大學研究生部教授
王春平,男,出生於1955年6月,教授、博士生導師。
時間 | 院校 | 專業 | 學位 |
1987 | 大連工學院 | 法學 | 學士 |
2007 | 管理學 | 博士 |
1988年以來主要從事農村土地制度、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研究。
主持和參加國際合作級省級以上科研課題11項;
率先展開農村土地使用權市場化流轉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企業化改造研究;
系統論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化流轉的依據、機制與規範;
提出並論證農民土地產權資本化經營增值均衡理論模型;
系統論證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與公司嫁接以及社會公共產品供給政府職能化與村民自治組織兼職化的改造模式。
1. “現行公益建設征地補償制度下的產權缺失與效率損失分析”2007年第10期,發表於《商業研究》
《農村土地市場問題研究》研究內容包括農地市場和非農用地市場兩大部分。在農地市場部分,研究了什麼是農地市場、農地應當怎樣進入市場、農地進入市場的條件、農地市場的類型及形式、農地市場的管理、荒地市場等問題;在非農用地市場部分,研究了農村非農用地市場現狀、建立非農用地市場的必要性、農村集體非農用地如何進入市場、非農用地市場管理等問題。農村土地市場問題研究選題具有現實針對性和理論意義。在當時的背景下,隨著農村市場化、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速,農業產業化迅速發展和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大量增加,亟需解決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和市場化配置問題,但相關的政策與法律制度相對滯后,《農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權法》尚在醞釀中。同時,如火如荼的農村土地市場化流轉實踐,也為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實踐要求理論提供支持。
● [1]丁娜,潘春玲,王蒼林,王春平.遼寧省居民雞肉消費數量降低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家禽,2018,40(22):67-72.
● [2]馬巍,王春平,李旭.農業FDI對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異質門檻效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6,(21):130-133.
● [3]馬巍,王春平,李旭.農業FDI的技術溢出效應——基於27省面板門檻模型實證分析[J].經濟地理,2016,36(07):167-172.
● [4]王麗雙,王春平.實現農地承包經營權退出制度的路徑選擇[J].學術交流,2015,(11):155-159.
● [5]王麗雙,王春平,孫占祥.農戶分化對農地承包經營權退出意願的影響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15,29(09):27-33.
● [6]王麗雙,王春平,孫占祥.基於農戶認知的保護性耕作模式適宜性評價[J].農林經濟管理學報,2015,14(01):55-61.
● [7]王春平.關於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幾個問題[J].新農業,2013,(17):7-9.
● [8]蘭慶高,惠獻波,於麗紅,王春平.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意願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於農村信貸員的調查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13,34(07):78-84+112.
● [9]劉萬兆,王春平.基於供應鏈視角的豬肉質量安全研究[J].農業經濟,2013,(04):119-121.
● [10]劉康,王春平,王蒼林.農戶土地流轉行為分析——基於朝陽地區120戶農戶的調查[J].經濟研究導刊,2012,(15):33-35.
● [11]王蒼林,王春平.基於因子分析法的遼寧省縣域經濟競爭力評價[J].中國集體經濟,2012,(13):47-48.
● [12]徐西瑩,王春平,馮春玲,李牧.農民專業合作社營利能力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12):52-53.
● [13]劉萬兆,王春平.政府嵌入綠色農產品供應鏈機理研究[J].農業經濟,2012,(04):119-121.
● [14]王春平,李鐵民.農業經濟法學課程建設若干問題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10,(08):57-60.
● [15]陳珂,周榮偉,王春平,吳德富,李國棟.集體林地流轉中的農民土地權益保護問題[J].農業經濟,2010,(06):65-67.
● [16]陳珂,周榮偉,王春平,王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的農戶林地流轉意願影響因素分析[J].林業經濟問題,2009,29(06):493-498.
● [17]王春平,李鐵民.狹義土地承包經營權特殊用益物權性質及其流轉保護[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06):742-746.
● [18]孫百鳴,王春平.黑龍江省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選擇[J].商業研究,2009,(08):175-176.
● [19]馮海濱,王春平.不同生成模式農民專業合作社營利能力與政府支持重點[J].農業經濟,2009,(06):64-66.
● [20]王春平,王建中.“林改”背景下林農林業產權制度再創新探討——基於遼寧林區的調查[J].林業經濟問題,2008,(05):385-389+413.
● [21]王春平.土地產權制度變遷:家庭承包經營30年及走向[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515-520.
● [22]王春平.村裡預留的機動地應該如何使用[J].新農業,2008,(07):6-7.
● [23]王春平,方天堃,劉萬兆.現行公益建設征地補償制度下的產權缺失與效率損失分析[J].商業研究,2007,(10):93-96.
● [24]劉萬兆,王春平,盧闖,劉海亮.遼寧縣域企業技術競爭力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2007,(08):62-65.
● [25]劉萬兆,盧闖,王春平,劉海亮.我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分析[J].農業經濟,2007,(06):36-37.
● [26]王春平.他能否要回承包地[J].新農業,2007,(05):9.
● [27]王春平,李希喬,劉萬兆.農村勞動力市場化轉移就業與農民教育培訓新機制的建立[J].高等農業教育,2007,(04):90-92.
● [28]彭艷斌,王春平,李陽,劉鍾欽.稅費改革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影響的效率分析——以遼寧省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7,(08):2457-2458.
● [29]王春平,方天堃,劉萬兆.現行公益建設征地補償制度下的產權缺失與效率損失[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1):12-15.
● [30]閆書鵬,劉萬兆,朱洲,王春平.政府、企業與種子產業化——基於博弈理論的分析[J].農業經濟,2007,(02):47-48.
● [31]王春平,方天堃,劉萬兆.完善公益建設征地補償機制的產權與效率視角[A].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國農業經濟學會2006年年會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浙江省農業和農村工作辦公室:中國農業經濟學會,2006:563-571.
● [32]王春平,孫向陽,劉萬兆.韓國新鄉村運動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借鑒意義[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470-473.
● [33]王春平.法院怎樣處理承包糾紛案(2)[J].新農業,2006,(03):6-7.
● [34]高雲,劉萬兆,王春平.關於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發展趨勢的調查研究[J].農業與技術,2006,(01):1-4.
● [35]王春平,高雲,彭靜.保護農民土地權利的治本之策:土地財產權利制衡土地行政權力[J].農業經濟,2005,(10):28-30.
● [36]彭靜,王春平.國外及我國台灣地區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經驗[J].北方經濟,2005,(10):61-62.
● [37]寶建梅,王春平,王曉斌.農村居民區域間收入差異的實證分析[J].農村經濟,2004,(04):64-66.
● [38]王廣忠,韓惠鵬,王毅,李國傑,王春平.農業教育與農業發展互動機制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J].高等農業教育,2003,(12):9-13.
● [39]王春平,喬穎,何麗雙,張欣.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制度的歷史性變革——論新《農業法》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制度的創新性規定[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281-285+396.
● [40]王廣忠,李國傑,王毅,王春平.農業與農業教育互動關係的理論分析[J].高等農業教育,2002,(10):11-14.
● [41]王春平.農民合法權益遭受侵害的法律救濟[J].新農業,2002,(09):6.
● [42]王春平,張立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律地位與企業化改造[J].農業經濟問題,2002,(02):35-39.
● [43]王春平.加速農業結構調整迎接WTO挑戰[J].墾殖與稻作,2001,(06):1-4.
● [44]王春平.加入WTO后強化農業保護的對策[J].新農業,2001,(09):13.
● [45]王春平.可以借鑒的合作經濟新形式[J].新農業,2001,(03):10.
● [46]王春平,閆書鵬,寶建梅.依法治農背景下農業政策地位及其完善[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1):19-21+81.
● [47]王春平.什麼是現代企業制度,為什麼要實行現代企業制度?[J].新農業,2000,(04):12.
● [48]王春平,李麗峰.略論依法自主辦學與高等學校新型管理機制構建[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1):63-65+79.
● [49]王春平,閆書傑.變行政合同為民事合同是完善農村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必由之路[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03):179-182.
● [50]王春平,李麗峰.農地租賃經營的法律依據與規範化運作[J].農業經濟問題,1998,(07):30-34.
時間 | 獎項全稱 | 具體獎項 | 獲獎作品 | 頒獎機構 |
1999 | 遼寧省土地局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 | 遼寧省土地局 | |
2000 | 遼寧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 | 三等獎 | 遼寧省人民政府 | |
遼寧省教育廳優秀教育成果 | 一等獎 | 遼寧省教育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