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小

漢語詞語

渺小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miǎo xiǎo,解釋為指非常微小或完全無關緊要,並且常指同類事物中相比時較卑賤微不足道的;或指人格卑鄙。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四回:“觀者或笑曰:‘始吾慕孟嘗君,以為天人,必魁然有異。今觀之。但渺小丈夫耳!’和而笑者複數人。”

基本解釋


1. [tiny;petty]∶指非常微小或無關緊要,並且常指同類事物中相比時較卑賤。
在巨人的身邊我們顯得渺小。
2. [insignificant;negligible]∶微不足道的。
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引證解釋


1.微小。
①《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四回:“觀者或笑曰:‘始吾慕孟嘗君,以為天人,必魁然有異。今觀之。但渺小丈夫耳!’和而笑者複數人。”
②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二:“宇宙之中,萬美畢具,人靈渺小,不能發其蘊。”
③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造櫥立櫃……‘嘗有制體極大而所容尠,反不若渺小其形而寬大其腹,有事半功倍之勢者。’”
④《郁達夫遊記·感傷的行旅》:“人生天地間,與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來一較量,實在是太渺小太可憐了。”
豐子愷《手指》:“小指的用處則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⑥”茅盾《子夜》十:“他昂首四顧,覺得自己並不渺小,而且絕不孤立。”
2. 指人格卑鄙。
①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所舉三凶,誠如尊說,惟楊邨人太渺小,其特長在無恥。”
老舍四世同堂》五一:“那本來渺小而願裝出偉大的樣子的軍人們,每逢作一件事,無論是多麼小的事,都要有點戲劇性,好把丁點大的事弄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