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火炬手的結果 展開
- 傳遞奧林匹克聖火的人
- 趙本山、宋丹丹參演小品
火炬手
傳遞奧林匹克聖火的人
火炬手是指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傳遞接力活動中負責傳遞奧林匹克聖火、傳遞奧林匹克理想的人員。火炬手可以是運動員,政府領導,達官貴人,也可以是平民百姓。不管怎麼樣,成為火炬手都將是偉大生命的升華。
基於奧林匹克平等,反對任何歧視的原則。國際奧委會規定世界上每位有能力手持火炬跑完400米的公民都有機會成為火炬手。
成為火炬手是一種榮耀。他們將以自己人生故事為聖火增輝,並以高舉聖火的形象激勵和鼓舞世界。往屆奧運會的火炬手包括了各行各業的人士,殘疾人同樣有成為火炬手的權利,他們可以坐在輪椅上或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傳遞。火炬手由火炬傳遞車隊和護跑手陪同前進。
最後一位火炬手的身份,通常在最後一刻才公布。當他/她進入奧運會主會場並點燃主火炬塔后,本屆奧運會正式拉開帷幕。
只有火炬手有資格穿著火炬手制服。火炬手也有權通過購買或組委會贈送的方式擁有自己傳遞的那支火炬。
第一位火炬手:自然是1936年奧運會的幸運兒,他是德國中長跑選手弗里茨·施林根,同時也是一位電子工程師。但他自己卻沒有參加過奧運會的比賽。
第一位女性選手: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會,女子80米欄選手諾馬·巴西里奧成為第一位點燃奧運會主火炬的女性,她是一名航海家的後裔,如今還在政界和體育界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一位非田徑運動員: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最後點燃者為籃球選手謝爾蓋·別洛夫,作為蘇聯國家隊隊長,別洛夫帶領球隊獲得了2次世錦賽冠軍、1次奧運會冠軍和4次歐錦賽冠軍,曾獲得蘇聯榮譽勳章和勞動勳章。
第一位殘疾選手: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當輪椅射箭選手安東尼奧·雷波洛把帶著火種的箭射向聖火台時,全世界觀眾都屏住呼吸,這也開創了奧運會火炬點燃形式的新天地。
第一位非運動員:1964年東京奧運會,點燃火炬的是來自早稻田大學的阪井義則,他出生於1945年8月6日的廣島,正是原子彈爆炸當天。
年齡最大的選手: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兩名芬蘭體育史上最著名的長跑選手努爾米和科勒曼寧一起手持火炬點燃了奧運聖火。努爾米當時剛過55歲生日,而科勒曼寧已近64歲。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之後,還能再度看到這兩位傳奇人物,芬蘭觀眾怎會不感到深深的狂喜?
第一次非單人點燃火炬: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這屆奧運會火炬點燃儀式風頭仍舊無倆。它藉助人造衛星,把轉化為電子脈衝的聖火電離子傳送到首都渥太華的激光裝置上,點燃議會大廈火炬塔上的火炬后,再開始接力跑到蒙特利爾。這樣的儀式完全取消了各國之間的接力跑,也使得國內接力的選手不需要太多講究,結果兩名15歲的男女田徑選手(也是最年輕的火炬點燃者)最後共同點燃了聖火,當然,在男女選手選擇上還是動了點腦筋,女選手來自法語區,男選手來自英語區,強調的還是民族和睦,國家穩定。
第一次運動員和非運動員組合點燃:發生過一回,漢城(首爾)奧運會上。小學教師鄭善萬、馬拉松選手金元卓和舞蹈演員孫美廷三位一體,三把火炬同時點燃主火炬,寓意天、地、人之間的和諧。
根據國際奧委會火炬手選拔標準必須體現奧林匹克"希望、夢想和激勵、友誼和公平競爭、奮鬥為樂"的普遍價值,體現奧運會和火炬接力的主題,避免政治、宗教等因素以及面向大眾的原則,參照往屆奧運會火炬手選拔標準,制定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火炬手選拔標準如下:
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境內傳遞火炬手選拔標準
1.熱愛祖國,熱愛奧林匹克運動。
2.實踐北京奧運會舉辦理念,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3.在本行業、本地區做出突出成績,或自身經歷對於他人有教育和激勵意義。
4.熱心志願服務,品德高尚,樂於奉獻。
5.為推動奧林匹克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或在奧運會上取得過優異成績。
“祥雲”火炬
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捲軸。
火種燈
創意源於古典、華美的中國宮燈,方圓嵌套象徵天圓地方,銀色金屬光澤和晶瑩剔透的玻璃形成對比,傳達出奧林匹克聖火所象徵的神聖與純潔。
聖火盆
聖火盆頂部鏤空的56朵祥雲,象徵著中國56個民族把祝福帶到五大洲,四柱八面象徵北京奧運會歡迎四面八方的賓朋。聖火盆高130厘米,象徵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歷時130天;盆體深29厘米,象徵第29屆奧運會;立柱高為112厘米,象徵奧林匹克運動從1896年到2008年走過了112年。
火炬展示支架:主要用於展示和支撐火炬。造型設計借鑒了漢唐建築風格,底部祥雲升騰,與火炬遙相呼應。
展示支架上火炬立在最高處,給人修長、挺拔的感覺。選擇這樣的設計,寓意北京奧運會火炬將經歷奧運史上最具挑戰性的傳遞,因為火炬手們將把奧運聖火送抵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進行展示,舉世矚目。
包裝盒:用於火炬包裝、運輸以及收藏使用。
包裝盒分為兩種,一是傳統的木料材質,傳統的文物收藏盒樣式,突出火炬的珍貴性;二是用回收紙為材質所做,樣式為畫匣類型。兩種包裝盒設計精巧,盒面上都印有雲紋和北京奧運會會徽圖案,與“祥雲”火炬形成完整的視覺系統,具有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色。
“無名者”點聖火,很好很奧運。
誰來當點燃聖火的那名主火炬手?對於擁有球王貝利的巴西來說,也許決定這個人並沒有什麼懸念。誰曾想就在開幕式前一天,貝利突然宣布因為身體不適退出最終的主火炬點燃儀式。
誰來接替貝利?這個謎團在大家的猜測和期盼中最終揭曉。不是呼聲最高的昔日網壇“紅土王子”,不是哪一位知名的冠軍球星,甚至連歷史上的奧運冠軍都不是。萬德雷·科爾代羅·德·利馬,如果不是當了主火炬手,我猜大概沒有幾個人會記得,這位在奧運會上最好成績不過是一枚銅牌的巴西前馬拉松選手。
更令小編意想不到的是,在懷著好奇心搜索了這名火炬手后,發現他還大有來頭:2014年,國際奧委會向他頒發了顧拜旦獎章,這使他成為迄今為止,只此一位獲此殊榮的南美人。看來,雖然沒有奧運會金牌,但他身上的奧運精神,早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
1969年出生的德·利馬成名於1996年的東京馬拉松,他在奪冠之餘同時刷新南美馬拉松記錄。然而在同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他卻因為跑鞋出了問題,只拿到了區區第47名。
四年後,利馬腿部受傷、腳步發炎,卻仍然堅持站在了悉尼奧運會的跑道上。三次停下,又三次再出發。那一屆奧運會上利馬只獲得了第75名,但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他,就是勝利者。
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是利馬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奧運會。那一年,35的他狀態良好,信心滿滿,奪金圓夢,彷彿就在眼前。
還有七公里,利馬距離終點只有七公里了,此時他還領先第二名的選手47秒!金牌已經越來越近,突然,一名叫霍蘭的愛爾蘭人突然衝進跑道並把他推進了路邊的觀眾群里,這個令人錯愕的意外最終讓利馬痛失金牌,僅僅拿到了第三名。
以這種方式丟掉金牌,我們無法想象當時的利馬有多難過心痛。然而越過終點線時,他沒有痛哭也沒有憤怒,依然像往常一樣張開雙臂慶祝,微笑著做了一個飛機飛翔的動作。事後愛爾蘭政府向其鄭重道歉,他也微笑著接受並原諒了。雖然這樣的態度並不能給他換來一枚奧運金牌。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我們常常把關注的目光都投向了冠軍運動員,卻很少傾聽那些拿了銀牌銅牌,甚至沒進前八的運動員的艱辛和努力,不去關注他們怎樣面對沒有實現的冠軍夢想,又如何在奧運精神中一次又一次地振作,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得自強不息。”奧運精神的真諦,便是重在參與、自強不息、頑強拼搏。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些雖落後而仍非跑至終點不止的競技者,亦同樣值得我們尊重和銘記。
里約戰火才剛剛燃起,我們期待著出征的中國健兒都能奪得金牌。然而即便沒奪冠又怎樣呢?每一個努力得來的成績都是祖國的光榮,每一名站在奧運賽場上的運動員都是我們的驕傲。不以金牌論英雄,也許這就是弘揚奧運精神,早日實現體育強國夢的重要體現。(文/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