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
中醫學術語
岩,病證名。凡結塊堅硬如石,表面高低凹凸不平,象山岩一樣,潰后狀如岩洞之體表惡性腫瘤者曰岩。岩義同喦、癌。
● 英文名稱:Cancer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各科—外科
● 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狀,顆顆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則多發於腹,女則多發於乳,或項或肩或臂,外證令人昏迷。(《仁齋直指方•癌》)
● 以腫塊堅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為主要表現的惡性腫瘤。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中醫外科學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診察疾病,辨別證候,研究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防治規律。岩是外科疾病中最兇險者。
● 岩,多發於中老年人。
● 臨床特點為局部腫塊質地堅硬,推之不移,形如岩石,表面凹凸不平,膚色不變,局部腫塊潰爛后如翻花石榴,色紫味臭,疼痛劇烈,預后不良。
● 中醫學認為,岩之為病,外因乃感受六淫之邪或受到環境污染,內因歸於正氣不足以及受七情所傷。
● 核心病機是機體正氣不足,感受邪毒侵襲,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經絡受阻,氣滯血瘀,痰毒凝聚等膠合,日積月累導致岩的形成。
● 其主要辨證特點為本虛標實,其中正氣虧損為本虛,氣滯、血瘀、痰凝、濕熱或陰毒結聚為標實。
● 患者應盡量避免接觸毒性物質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 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不要情志過極,七情過度;
● 合理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 科學飲食,加強營養,杜絕不良嗜好;
● 對於腫塊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古代的“岩”“喦”“巖”等字義與“癌”相通。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記載“瘤”;《素問•本病論》《靈樞•刺節真邪》分別記載了“丹瘤”和“昔瘤”;“癌”字最早見於宋代《衛濟寶書》,《仁齋直指方》最早描述了“癌”的癥狀;歷代醫家有描述相對應部位的惡性腫瘤的描述,如“噎膈”可對應食管癌、賁門癌,“胃反”可為“胃癌”,“癥瘕積聚”可包涵各種臟器腫塊等等。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 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陳紅風等。中醫外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