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岩

永春縣城西南五公里之奎峰山麓

魁星岩,古稱詹岩,取“文曲華世”、“光昌文運”之意而名,位於永春縣城西南五公里之奎峰山麓。始建於隋開皇九年,重建於南宋乾道四年,建築樣式為重檐懸山式。省級風景名勝區

簡介


三聖摩崖造像
三聖摩崖造像
它位於永春縣石鼓鎮的奎峰山麓,為全國僅有的兩處供奉魁星的寺廟之一。這座寺廟始建於隋開皇九年,南宋乾道四年名僧圓覺重建,幾經滄桑,尚存有重檐懸山式的大雄寶殿、魁星殿、琢於五代的三尊摩崖造像以及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書法篆刻等等。魁星岩,隱匿於蔥鬱林木之中,相映成趣,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居此遠眺永春縣城,山川繚繞,叢林染碧,如織錦繡。明永春文人顏桃陵登眺望遠,觸景生情,移步賦詩,把沿途景緻標為十二景,即萬松巢,半嶺迎雲、茂林幔綠、廣庭秋月、梅盤仙榻、煙蘿鳥道、吟台懸壁、竹塢佛泉、斗石鍾靈、山陰禊跡、曲澗春流、崆峒通玄。

傳說


魁星岩
魁星岩
魁星岩寺始建於隋開皇九年,南宋乾道四年名僧圓覺重建,幾經滄桑,現已修葺一新,魁星岩為重檐懸山式仿古建築,穩健大度,氣勢非凡.魁星岩內供奉魁星神像。傳說魁星為天上文曲星下凡,連續三次考中狀元,因其貌極丑,接榜時嚇昏皇后而落選,魁星一怒之下踢掉書斗爾後投江。人們仰慕其才,塑像為神,祈求賜予人間以智慧。據載全國供奉魁星的寺廟共有兩處,一處在雲南昆明的龍門達天閣石殿,一處就是永春縣石鼓鎮魁星岩。現魁星岩內還供奉觀音、如來等佛像以及清水祖師神像,可謂集儒教、佛教於一岩。

景色


在魁星岩,移步即景,款款詩意,附拾皆是。有萬松巢鶴、半嶺迎雲、茂林幔綠、廣庭秋月、梅盤仙榻、煙蔓鳥道、吟台懸壁、竹塢佛泉、斗石鍾靈、山陰禊跡、曲澗考流、崆洞通玄等景觀。
魁星岩風景
魁星岩風景
永春縣石鼓鎮把開發魁星岩風景區作為發展旅遊業的重頭戲,邀請專家教授對魁星岩旅遊區進行科學規劃。魁星岩旅遊區的開發建設日趨完善,桃源這一千年古迹將重放異彩,成為人們休閒遊樂、尋古探幽、文化交流的最佳去處。
魁星岩大殿後有一鄉賢祠,為念其鄉賢明朝嘉靖年間左史顏廷榘而建。相傳顏氏幼時在此刻苦攻讀,聰慧過人,祠堂前柱上對聯為五歲時與其師所對,還留下“賣字換蚵”等佳話。顏氏學成後為官清正,擅長詩文、書法,深受鄉人敬重。魁星岩成為人們崇尚知識,弘揚文運的地方。摩崖造像為魁星岩的一大奇觀,依天然巨石走向雕琢而成,是中國雕刻藝術融化外來藝術的實物證據,也是研究五代時期中國石雕藝術的寶貴資料,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獻價值。

詩詞


魁星岩
魁星岩
魁星岩
顏廷榘
泉聲何處滴冷冷,苦竹叢邊空自清。
伏地已知隨佛幻,出山猶似隔林聽。
他年卓錫曾留偈,此日摩崖信有靈。
惟是真源流不絕,遙分一派到岩扃。

歷史進程


2001年,魁星岩三聖摩崖造像,被列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1月,魁星岩經永春縣人民政府批准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16日,國務院正式發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魁星岩摩崖造像入選。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致敬奮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自景區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醫護工作者實行免費開放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