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植
曾憲植
曾憲植(1910年1月23日-1989年10月11日)出生於湖南雙峰縣荷葉鎮,葉劍英元帥第三任夫人,革命家、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1926年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參加北伐。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赴日本留學。1941年去延安。1946年在重慶、南京任中共代表團成員鄧穎超秘書。建國后,任全國婦聯副秘書長,婦聯第三屆書記處書記,第四屆執委會副主席。還任第四、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1989年10月11日在北京病逝。
青年時期的曾憲植
1931年回國。
1937年在武漢《新華日報》社工作,1939年轉桂林八路軍辦事處擔任交通聯絡工作。
1941年入延安馬列學院學習,后在中央敵工部工作。
1946年春。隨中共代表團到重慶,先後任鄧穎超秘書、南方局婦女組長。
新中國成立后,在全國婦聯工作40年,歷任全國婦聯秘書長、書記處書記、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曾憲植
1949年初,中央為籌備在北平召開的全國婦女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由蔡暢任主任的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籌備委員會。她任籌備委員會副秘書長,率領少數幹部先行進入北平。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工作,第一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如期召開,正式成立中華婦女聯合會,任副秘書長。此後,她一直在全國婦聯工作。先後任全國婦聯副秘書長、書記處書記、主席團成員、黨組成員、黨組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中直機關黨委委員等職。“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8年9月,在第四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全國婦聯副主席,並擔任婦聯黨組副書記。1982年退居二線。她是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四、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曾憲植(前排左二)與丈夫葉劍英(正中間)
1989年10月11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有人撰寫了一副輓聯,對她給予很高的評價。其聯曰:
為黨想,為人想,把榮譽推出去,將責任攬過來,斥罵讚許不顧,志比泰山若滄海;
不計得,不計失,是真理拚命干,有意見當面提,上下親疏弗論,情同白玉貫長虹。
1946年曾憲植(右)隨中共代表團到重慶機場
曾憲植,湖南湘鄉人,是曾國藩九弟曾國荃的第五代孫,生於1910年,小葉劍英13歲。眾多中共元老夫人中,像王光美、卓琳那樣出身富豪者有之,如江青那樣年輕時依仗個人姿色心計而留名者有之;如張茜那樣容貌出眾而又堪為賢妻良母者亦有之。但她們中間家庭門第最高者,遠無法與曾國藩這一中國近代史上屈指可數的頂尖家族相比;她們中間容貌最出眾者,在曾憲植面前也會黯然失色。更何況,曾氏本人不但才貌雙全,同時又生就一副俠肝義膽。拋開意識形態不論,單純從家庭門第、坎坷經歷和個人品行評價,曾憲植其人確實是眾多中共革命大姐中最富有傳奇色彩,同時也最具備人品和道德感召力的一個。
葉劍英在廣東開始他的第一次婚姻時,13歲的曾憲植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不但學習成績總是居於前例,還是學校籃球隊的投籃強手。二十年代初中期的中國,女子進學堂尚還是”新生事物”,女學生打籃球無疑更為少見。曾憲植的叛逆性格由此可見一斑。當時湖南女子第一師範的校長是中共革命老人徐特立(當時兼任一師毛澤東的老師,在《恰同學少年》中有具體描述)。在他的影響下,曾憲植於1927年一月投考了國民政府軍官學校武漢分校的女生隊,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員,不久即擔任葉劍英所在的軍官教導團准尉文書,並隨葉劍英開往廣州,參加廣州起義。
曾憲植和侄兒小和,侄女小平
1941年,曾憲植赴延安,入馬列學院學習。後來根據黨組織的分配做過婦女統戰等方面的工作。終於盼來調往延安的機會,但此時的葉劍英不但已經另娶,而且已經生下了女兒牛妞(即後來成為電影導演,因一部《原野》轟動一時的凌子)。開國大典時,攙扶宋慶齡與毛主席朱老總登上天安門的就是曾憲植,當天毛主席宣布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周總理旁邊的女士就是她,曾國藩之弟曾國荃的玄孫女曾憲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她一直在全國婦聯,先後任副秘書長、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等職。在北京椿樹衚衕全國婦聯機關大院東北角的一間小屋住了幾十年,一張屏風隔在兩張單人木板床之間,裡面那張曾憲植睡,外面那張留給兒子。屋裡陳設極為簡單,四隻小板凳圍著一張小矮桌,用來吃飯會客,一個小蜂窩煤爐,取暖燒飯兼而用之。
曾憲植(左一)陪同鄧大姐接見婦女英模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