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信陽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信陽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前身為經濟系,成立於1993年。2001年,更名為經濟與管理學院。2012年根據學科與專業發展需要,成立了經濟學院。此文內容為經濟學院相關內容。

學院簡介


1995年開始招收市場營銷本科,2001年10月,以經濟係為主體,在相關專業合併的基礎上,成立了經濟與管理學院。

辦學規模


信陽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是集經濟學、管理學兩大學科門類為一體、擁有1900餘人在校生的二級學院。現有省級重點學科1個(政治經濟學)、校級重點學科2個(區域經濟學、企業管理)、政治經濟學碩士點1個,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市場營銷、旅遊管理、工商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其中,旅遊管理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學院各專業為社會培養具有紮實的經濟或管理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能在各類經濟實體、政府管理部門和高等院校從事實際業務、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師資力量


學院牢固樹立“人才強校”的指導思想,注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擁有一支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學歷職稱結構合理、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科研隊伍。現有教職工34人,其中教授9人、博士11人、碩士18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優秀青年社科專家2人,省級優秀創新人才2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5人,省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3人,信陽市優秀社科專家1人。眾多的高層次人才為學院教學、科研及育人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人力資源保證。

專業設置


經濟學院現擁有理論經濟學省級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校級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大別山區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經濟學省級特色專業、經濟學系列課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等眾多的科研平台與教學質量工程,為學院今後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院現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投資學、經濟學(國際金融方向)等4個本科專業,為社會培養具有紮實的經濟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能在各類經濟實體、政府管理部門和高等院校從事經濟、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經濟學(國際金融學方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系統掌握金融知識和金融理論,具備金融實務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勝任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及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專業工作,具有深厚理論功底、精湛專業技能、良好綜合素質和優秀人格品質的創新型金融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法律概論、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原理、國際經濟學、金融學、金融中介學、金融市場學、投資學、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學、國際金融學、公司金融、金融工程學、中央銀行學。
投資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全球視野,掌握系統投資知識和投資理論,具備投資實務專業技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能勝任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的專業工作,具備較強的組織、決策、管理、協作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國際化的高級投資管理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民商法通論、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產業經濟學、運籌學、公司金融、投資學、投資銀行學、國際投資學、投價值分析與評估、項目評估、金融衍生工具。
經濟學
培養目標:
本本專業培養站在時代前列,具有強烈民族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經濟學基礎理論功底深厚,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能夠理論聯繫實際,了解中國國情,具有國際視野,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和應用實踐能力,能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相關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經濟學教學研究和經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會計學、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當代中國經濟、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10-12周的社會調查、畢業實習。
國際貿易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本專業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能夠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現代西方經濟學基本理論,熟悉世界貿易組織及不同國家經貿法規和業務流程,能夠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運行機制和發展規律,能夠熟練使用一門國際通用的外國語言,能夠熟練運用新型通信技術從事日常事務和涉外經濟工作,具有廣泛的知識面,對人文社會科學有廣泛的涉獵,具有良好的溝通、應變、協調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能在政府機關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實際業務、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成為適應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應用能力和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
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等。

科研成果


學院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的原則,堅定地把科研工作作為學院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制度激勵與約束,培養教師的學術修養和科研協作能力,著力向學科理論前沿探索。學院面向全校整合學術梯隊,凝鍊學科方向,加強學術研究與交流,積累科研成果。近年來全院教師發表論文500餘篇;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級課題6項、主持或參與教育部規劃課題4項、主持完成省級課題50餘項、地廳級課題6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15部;獲省級科研獎勵6項,廳級科研獎勵60餘項,科研工作結出累累碩果。

就業情況


“博學勵志、經國濟民”。學院始終堅持以“教書育人”為宗旨,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文內涵和專業知識與技能為目標,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深化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方法,改革課程體系,優化資源配置,加強教學管理,規範教學秩序,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重能力的原則,努力使學生掌握完整的經濟理論知識體系。教學中注重理論聯繫實際,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堂討論、專業見習與實習、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途徑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近年來,學生考研率達30%以上,一次性就業率達95%以上,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展望未來


展望未來,學院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做大做強經濟學科,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為己任,以重點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本科教學工作為中心,“提升層次、提高質量、增強特色、增進效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實現學院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的發展,為把學院建成省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和特色的二級學院而不懈奮鬥。

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盛正國
副書記:房加帥
院長:鄭雲
副院長:梅士建、賈義保

專業設置


經濟學

該專業培養具備比較紮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政治經濟學、《資本論》、西方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國際金融、國際貿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10-12周的社會調查、畢業實習。

市場營銷

該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市場策劃與管理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旅遊管理

該專業培養具有旅遊管理專業知識,能在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旅遊企事業單位從事旅遊管理和酒店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會計學

該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會計實務、投資與理財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工商管理

該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可以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市場策劃與管理管理和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國際貿易

該專業培養系統地掌握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世界貿易組織的法規以及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政府機構、涉外經濟貿易部門、涉外貿易企業、外資企業、事業單位、教育單位從事經濟貿易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