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潮詞的結果 展開

潮詞

漢語詞語

潮詞是漢語詞語,拼音是cháo cí,又稱髦詞、流行詞、噱頭詞。常用於經理、技術、行政、或政治等環境中的一種慣用語。

運用


常用於經理、技術、行政或政治等環境中的一種慣用語。

英文翻譯


buzzword

簡介


潮詞語錄
潮詞語錄
不久前的香港書展上,以解釋年輕人熱衷使用的“潮詞”的《香港潮語學習字卡2》風頭蓋過諸多名家大作,銷售成績驕人。無獨有偶,在日前舉行的上海書展上,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百度聯合舉辦“潮書潮詞在百度”活動,推出新書《這個詞原來這樣說》,收羅了不少生活中的“潮詞”,同樣吸引了眾多年輕讀者的關注。

用法


潮詞詞典
潮詞詞典
潮詞的使用廣泛,但其真正意義經常並不明確。使用潮詞的典型意圖是給大眾一種知識淵博的印象。“潮詞”跟“行話”(jargon)的區別在於,前者意圖給人印象或模糊意指,而後者在行業內有明確含義。對新技術的大肆宣傳通常會使技術辭彙變成潮詞。潮詞可能會出現在辭典中,也可能不會;但即使出現,其潮詞用意也可能不同於其通常定義。

流行文化


這些辭彙的背後,其實代表的是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態度,體現社會的變遷、日新月異的變化,真正的核心是在講文化,是在以辭彙為載體談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文化。比如“樂活”,就是代表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同人志”則指的是一群同好在一起共同創作出版的書籍、刊物。
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講師許靜認為,這些辭彙是否能夠長久存在甚至“轉正”,取決於社會的變遷。當年“萬元戶”也是個很“潮”的詞啊,現在就沒什麼人用了。何蕊說,現在很多以前的“潮詞”現在也“轉正”,被收入了辭典。即便是這本書中的很多“潮詞”,其實也已經使用了不少時間,幾乎是年輕人中的通用語言。

語言融合


“潮詞”很廣語言融合“潮詞”中有不少詞起源於國外,來源於其他語言,許靜舉例說,像“飛特族”的英文名字叫freeter,這是一個由英語的free(自由)和德語的arbeiter(工人)混合出的詞,而最初這個詞升溫又是在日本,日語中對“飛特族”的定義是:年齡在15歲至35歲之間,沒有固定事業,從事非全日臨時性工作的年輕人。其他還有很多辭彙來源於日語、英語、德語還有瑞典語,“潮詞”的傳播其實也是語言文化相互融合的過程。
除了不同語言的融合,活動現場一位網友還指出,網民其實也參與了“潮詞”的創造:“你在網路上搜索一下這個詞,它的排名可能就靠前了,你也就成了文化的創造者。”正因為如此,很多“潮詞”都是從網際網路上最先“潮”起來的。

各方觀點


“潮詞”很怪不必排斥《香港潮語學習字卡》初出現時,引發了不少討論,批評者很多,認為現在年輕人語文能力越來越差與這些奇怪的詞語有關。但也有人認為,當年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同樣難登大雅之堂,後來不是也成為香港人的寶貴集體記憶,也活化了香港的文化精神面貌。
對於批評聲,許靜表示,從語言規範的角度來說,這些詞肯定不規範,但其中的確有很多很有創意的表達,很有價值,“不管是不是接受,這些詞已經存在了,已經成為一股潮流了,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何蕊則認為,“潮詞”是一種文化現象,其中生活態度正確、價值取向比較正確的那些詞,就能夠比較持久,存在的時間更長。
進入字典之贊成派
我覺得應該進字典,一個時代有有一個時代的流行語,當下的人都應該逐漸知道它們的意思並使用它,而不是只有少數潮人能夠了解。編入字典也是一個歷史,能讓我們的後代后後代了解他們的祖先是說怎麼樣的語言的,就好像《康熙字典》那樣的成為典籍的工具書,這也是傳承中華文化的一個方面吧。
進入字典之反對派
號稱中國規範的《新英漢詞典》,收錄了網路與手機簡訊常用的“潮語”,sit、kiss、sos又有了新解釋,有人說這是與時俱進,吐故納新,也有人擔憂工具書加入“潮語”會誤導英語初學者。
我認為不該編進字典。字典的文化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更是相對嚴肅的。.潮詞本來就是一段時間的風行,口頭上講講,網路上運用可以,編進去則不是很妥當,像"out"這個詞,電視廣告里一出現后,就比較流行,我小孩雖然不完全理解這個含義,但老是動不動就用這個詞來評價別人,真是讓人無可奈何。

例子


中文

集郵
指以和當紅異性明星劈腿為嗜好,彷彿收集郵票,多多益善。始作俑者吳君如。屬舊詞翻新。2月22日,在香港的電台節目《星星同學會》中和劉德華做訪談時,吳君如爆料說,娛樂圈有個“集郵女星”,以和當紅男星上床為嗜好,四大天王當中她已“搜集”了與三人上床的記錄。3月11日,台灣訪談節目《王牌鑒定團》請來台灣資深主持人羅霈穎等6人做客。節目中,眾嘉賓除大談此前“集郵女星”的真相外,更爆出“集郵男星”,掀起新一波的焦點話題。
亂點:“集郵”,若弄成“集尤”,會不會更好?“集尤”,一語雙關:一方面,讓人聯想求多求全的集郵這種嗜好;另一方面,又有“收集尤物”之意。
達人
在某一領域非常專業的人。
一群互不相識的人,透過網際網路相約在指定時間和地點集合,然後一起做出一些無意義的動作,例如拍手掌、叫口號等。
基於網際網路的超級計算模式,所謂“雲”,指諸如GOOGLE微軟。也指通過網路以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或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網際網路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
捧車族
買得起車卻用不起車的人群。
源自日本,近些年來興起的一種小說分類,以年輕讀者為主要讀者群,通常使用漫畫風格作為插畫的一種娛樂性文學作品,寫作手法隨意,閱讀起來多數較輕鬆。
網路上指的是不守禮節、不守秩序、不會自我規範的人,為“小白痴”的簡稱,有時也指智商太低或理解力太低的人。
海量面試以獲取更多就業機會的人,常指應屆畢業生
搶沙發
在網路論壇上搶發第一個回帖的行為。
看到令人不快的事物所產生的心靈上的震動和驚嚇。

英文

美國加州非盈利機構“全球語言監督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根據全球時尚媒體中出現的新興名詞及短語,篩選出各季的時尚新名詞。根據被選中的術語在紙媒、電子媒體、網際網路及博客等各種社會媒體渠道上出現的頻率,分別進行排名順序。根據最新的排名結果,“Lady Gaga”已經在新一季時尚新名詞排名榜中位列首位。
Lady Gaga——對時尚界產生出乎意料影響的表演藝術家。
潮詞
潮詞
Leggings2.0——從米蘭興起,紅遍各地,現已出現各種不同的Leggings——jeggings(牛仔褲+Leggings)和meggings(男裝Leggings),等等。
No Pants不穿褲子——當下流行的熱褲,實在讓人無法喘氣(見Lady Gaga語錄)。
Off-Shoulder露肩——露出單肩的不對稱設計融合剪紙立體裁剪,及傳統風格。
Chandeliers吊燈——其實是吊燈形狀的波希米亞風格耳環。
Boyfriend男朋友(的夾克,牛仔褲等)——像Audrey Hepburn的電影中那樣,穿男友的夾克衫,牛仔褲等。
Peek-a-boo——時尚女裝Peek-a-boo造型再次回歸,這次是挖剪造型,無論是建築形的,還是圓形的,又或者是大開衩的,都很具引誘力。
Camos迷彩服——迷彩服掀起熱潮,不過這次是在城市的水泥叢林中。

辭典


潮詞詞典亮相書展
潮詞詞典亮相書展
一本彙集近千個這類新名詞的潮詞語錄《這個詞原來這樣說》悄然現身,吸引了眾多年輕人搶鮮閱讀。
源自網路,高於網路
這本書可歸類為“英語”類辭彙書,彙集了許多最流行、最潮的中英文辭彙。全書分為“我時代,個性在飛揚”、“完全生活指南”、“科技改變生活”、“網路新詞滾滾來”等幾部分。
作者許靜仍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從學生那裡聽到“干物女”、“飛特族”、“足球寡婦”這些詞時,自己驚訝的樣子。作為一個語言工作者和語言愛好者,她深有體會地說,學語言到了一定程度就會陷入瓶頸,因為常會被一些詞“卡”住。這些詞從沒出現在課本上,也很少出現在書報中,但又與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她希望儘可能地把時代最前沿的一些辭彙整理出來,方便更多語言學習愛好者,讓大家領略許多文化新現象的衝擊力。
夠實用,夠潮作為一本語言工具書,“實用”是本書的一大關鍵詞。出國買化妝品的女孩子,完全沒有後顧之憂了,這本書把生活中最實用的外語辭彙都涵蓋了。此外,它還教給我們新的科學知識,如造影術(radiography)、交互設計(interaction design)、作弊客(anti-cheat sensor)等。在實用之上,這還是本有趣、容易消化的書,書中“插播”了些有趣的話題,如“關於小白”、“地球人說火星文?”、“化妝品上的英語”、“NBA籃球術語”等。
書里最有價值的是以潮詞為載體來記錄時代的流行文化。比如,這幾年有一些高學歷高收入的女孩子遲遲找不到可嫁之人,“剩女”一詞應運而生。而同階段在日本,日劇《螢之光》走紅,劇中女主人公雨宮螢下班回到家,就穿箇舊汗衫,梳個衝天辮,餓了吃吃薯片,沒事就躺在廊檐下眯眯,喜歡一個人也不敢說,成了干物女。而在歐美等地,BOBO卻成了那些經濟獨立、思想解放、生活優質的女人們的代言詞。女人們,在不同的國度過著不同的日子,但是卻在這本書里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