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遠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

王志遠,男,漢族,中共黨員,1977年3月生,山東濰坊人,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5.09-1999.06,蘭州大學法學院法學學士;
1999.09-2002.06,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碩士;
2002.09-2005.06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12.06-2019.02,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博士后;
2010.10-2011.10,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02年9月起任教於吉林大學法學院,2011年9月任法學教授,2012年9月任博士生導師;
2017年11月經人才引進調入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
現任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

個人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出版社
2005《犯罪成立理論原理——前序性研究》中國方正出版社
2006《刑法總則定罪量刑情節通釋》(第二作者)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6《刑法學》(上下冊)(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刑法學》(參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1《國內經典案例評析》(參編)吉林人民出版社

主要成就


目前從事的專業和研究方向: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
發表論文
論文:成果名稱,期刊名稱,發表時間(年期),作者排序(獨立、第一、第二),是否核心期刊或CSSCI來源期刊
1、《共犯制度模式比較研究——以解讀我國共犯制度模式為線索》,《刑法論叢》2008年第15卷,獨立,CSSCI來源期刊
2、《我國教唆犯制度的邏輯困境及其反思》,《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2期,獨立,CSSCI來源期刊
3、《論后實證主義法學時代的刑事違法觀》,《當代法學》2008年第2期,獨立, CSSCI來源期刊
4、《前見的證成與修正:傳統定罪思維之超越——兼論犯罪構成理論模式之選擇》,《政治與法律》2008年第6期,第二作者,CSSCI來源期刊(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8年9月第9期全文轉載)
5、《定罪思維的常人化理解與犯罪構成理論模式之選擇》,《刑事法評論》2008年第22卷,獨立,CSSCI來源期刊
6、《構成要件設定方式分析及其對刑事立法機制啟示》,《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獨立,CSSCI來源期刊
7、《后實證主義法學時代的刑事違法觀》,載《刑事違法性理論研究》(全國中青年刑法學者專題研討會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獨立
8、《規範官員行為,內助貪廉不是關鍵》,《檢察日報》2008-5-13第5版,獨立;
9、《罪數不典型情況下的自首認定與刑罰適用》,載《刑法實踐熱點問題探索》,(中國刑法學年會文集2008年度),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作者
10、《我國現行共犯制度下間接正犯的泛化及其反思》,《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5期,獨立,中文核心期刊
11、《利用事前狀態型綁架罪及其延伸》,《中國刑事法雜誌》2007年第6期,獨立,CSSCI來源期刊
12、《未成年人非刑處遇的司法化》,《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3月第2期“學術卡片”轉載)
13、《犯罪成立理論研究範式的批判性思考》,載劉明祥田宏傑主編:《刑事法探究》(第一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獨立
14、《關於死刑存廢和限制的幾點疑問——來自困惑者的聲音》,載《中國刑法學年會文集(2007年度)》(中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一作者
15、《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視野下工讀教育之未來》,《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第5期,獨立,全國法學類核心期刊(該文被《犯罪學論叢》(第六卷)全文收錄)
16、《公正定罪實現論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CSSCI來源期刊(該文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7月第4期轉載)
17、《我國現行共犯制度下片面共犯理論的尷尬及其反思》,《法學評論》2006年第6期,獨立,CSSCI來源期刊
18、《如何應對傳統定罪思維的困境》,《法律科學》2006年第6期,獨立,CSSCI來源期刊
19、《我國犯罪成立理論的體系性特點及其缺陷》,《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該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2006年4月第4期全文轉載)
20、《立體化犯罪成立理論體系的過程價值》,《中國刑事法雜誌》2006年第1期,獨立, CSSCI來源期刊
21、《對職務侵占罪犯罪對象的案例解析》,《人民司法》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中文核心期刊
22、《變動中的刑法“主客觀相統一原則”——以姦淫幼女犯罪的主觀要件設定為線索》,《法制與社會發展》2006年第4期,獨立,CSSCI來源期刊
23、《論刑法中的行為——從“犯罪是行為”到“犯罪有行為”》,《當代法學》2006年第4期,獨立,中文核心期刊
24、《從平面化到立體化:犯罪成立理論的必然走向》,《刑事法評論》2006年第17卷,獨立
25、《論犯罪的既遂后中止——以危險犯為視角》,《雲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6年第3期,第一作者
26、《犯罪成立理論完善的意義及其界限》,《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獨立,全國優秀社科學報
27、《我國犯罪成立理論的立體化重構》,《刑法評論》2006年第9卷,獨立
28、《刑法的限制機能的實現》,載《刑事法新論集萃Ⅰ:何鵬教授八十華誕紀念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獨立
29《也論過失累犯》,載《中國刑法學年會文集2005年度》(第一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獨立
30、《犯罪觀的認識論考察》,《當代法學》2004年第2期,獨立,中文核心期刊
3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解析》,《中國刑法學年會文集2004年度》(第二卷:實務問題研究),獨立,
32、《義務衝突研究》,《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2期,第一作者;
33、《刑法解釋中的公民訴求》,2003年度《中國刑法學年會文集》(第一卷:刑法解釋問題研究),獨立;
34、《法人犯罪兩罰制根據理論新探》,《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第一作者;
主持項目
項目名稱來源項目編號時間備註
依法治國背景下的刑法規範確證功能及其實現原則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16BFX086 項目負責人 
青年規範意識與信用養成——以構建青年規範意識評價指標體系和具體培育措施為目標 團中央青年信用體系建設研究課題 2016 項目負責人 
共犯制度的根基與拓展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05SFB50082005年12月項目負責人 
我國未成年違法行為人制裁矯正機制的失效及其應對共青團中央規劃研究課題2008GH0802008.12-2009.12項目負責人 

社會活動


任職經歷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犯罪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網路網路中國絡與信息法學研究會常務、吉林法體制改革專家顧問、北京檢察院第三分院專家諮詢新疆新疆檢察院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廣西院專家諮詢委員、吉林吉林吉林檢察院專委委員會委員會。

獲得榮譽


時間具體獎項
2020年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推薦為“中國法學會青年法學人才”
2016年吉林省法學會2016年度“先進個人” 
第二屆“吉林省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 
2016年第三屆青年志願者服務項目大賽銀獎 
2016年中國犯罪學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吉林省法學會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 
吉林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 
“全國刑法學優秀學術著作獎(1984—2014)”專著類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