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金塘水庫
遼寧葫蘆島旅遊景點
烏金塘水庫位於遼寧葫蘆島市區西北35公里處烏金塘村附近,為遼寧省第七大水利工程。烏金塘因地下蘊藏煤炭而得名,水庫位於山地一片寬闊河谷,屬於攔蓄女兒河中遊河段而成,水面面積12平方公里。
烏金塘水庫
庫區內的釣魚島則是垂釣的 最佳去處。四面環水,由一座拱橋連接著三 面環水的殿台山。島長約400米,寬約70米,十分幽靜。釣魚島的西面是鳥島,鳥島長3.5 公里,寬1公里,三面環水,一面連著陸地,像一根棒棰伸向水庫中。每年春、夏、秋三季,成千上萬隻候鳥聚居這裡,棲息繁衍。
烏金塘水庫碑文:烏金塘水庫工程簡介
烏金塘水庫位於錦西縣東北部,距縣城四十二公里,始建於一九七0年初,竣工於一九七二年末,后因水庫下游三十二公里處有沈山鐵路、公路幹線,四 十公里處有錦州市,沿途還有許多重要廠礦,又於一九七六年九月初到一九七八年十二月末進行了提高標準施工,將水庫從三百年一遇的抗洪能力,提高到可能最大降水的防洪標準。前後總用工五百萬工日,共完成土石方一百二十萬立米,混凝土二萬五千立米,總投資一千零九十萬元。
烏金塘水庫
烏金塘水庫位於南票區黃土坎鄉,女兒河中段,因塘底儲有大量的煤炭而得名。它集防洪、供水、養魚、發電、林果、旅遊於一體,是遼西最重要的綜合性水庫,是全國大型水庫之一。烏金塘水庫管理局就坐落在烏金塘水庫岸邊,對烏金塘水庫行使著管理職能。
曾經的水庫
1958年11月6日,動工修建攔河大壩、溢洪道、輸水洞。由於設計標準低,施工質量差,1960年,奉省水利廳指令停建,停工后,攔河大壩全部被沖毀。
水庫泄洪閘
烏金塘水庫
1969年,經省政府批准,烏金塘水庫開始續建。1970年2月21日開始動工,由錦州市主持施工,從錦縣(今凌海市)、綏中縣、錦西縣(今葫蘆島市)、北鎮縣(今北鎮市)、黑山縣、錦州市郊區抽調民工5000人。1973年6月,烏金塘水庫竣工,攔河大壩長288米,壩頂高程94米(實際壩高28米)。為確保水庫下遊人民財產安全,1976年9月26日,烏金塘水庫進行提高水庫標準施工,錦西縣、錦縣兩個受益縣出勞力,到1978年12月底全部竣工。這次施工,將水庫從300年一遇的抗洪能力,提高到可能遇到最大降雨量標準(按最大降雨940毫米計算),把大壩提高到99米(實際壩高33米)。
水庫泄洪閘及水電站
水庫辦公樓
水清魚肥。
烏金塘有養魚水面1.3萬畝,1971水庫管理站建成后,首先抓了興水養魚,當年投放魚苗760萬尾。1979年,成立了魚苗繁殖場,在黃土山建成初具規模的魚苗池70畝,力爭培育大規格魚苗,堅持每年投放水庫魚苗150到200萬尾,實現了自繁自給。現在大水面年均捕魚30萬斤,而且魚的種類繁多,有鯉魚、白鰱、花鰱、粘魚、草魚、武昌魚、黃顙魚等。
有林有果。
水庫周邊共有林地4212畝,其中防護林2715畝,用材林178.5畝,經濟林(果園)600畝;共有各類果樹近21000株,其中蘋果樹2000株,梨樹2000株,棗樹13000株,李子樹300株,杏樹150株,年產水果20萬斤。
景色宜人。
烏金塘水庫是遼西地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1985年被錦州市風景管理處列為當代“錦州新八景”之四,譽為“烏金明珠”。其特點是:依水庫宏偉工程建築物和秀美的山形地勢修建的橋、亭、台、欄,點綴在自然的山、林、水、島之間,風清林靜,山水相映別具一格。
交通便利。
2002年,水庫投資80多萬元,將1970年修的從南票區黃土坎鄉到水庫7公里多的沙土路改造成板油路。2004年,投資近90萬元,將水庫去往連山區張相公鄉的8公里防汛路修成板油路,並同時在服役30多年的青年橋旁建起了一座鋼筋混凝土橋。保證了水庫南北暢通。
將軍湖 張學良碑 朱梅墓園 綏中斜塔 龍灣公園 烏金塘水庫 塔子溝雙塔 祖氏石坊 大黑山 望海寺 聖水寺 靈山寺 碣石宮 九門口長城 清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