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廟鎮

太山廟鎮

太山廟鎮位於寧陝縣城東部,距縣城30公里,與漢濱區和鎮安縣徠接壤,轄6村28個組,耕地7000畝,林地18萬畝,總面積273平方公里。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關鐵路、長新路、月太路為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太山廟鎮常住人口為3114人。

簡介


太山廟鎮,是中國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
太山廟鎮下轄以下地區:
太山村、長坪村、油房村、胭脂壩村、雙建村、龍鳳村。

農業經濟


全鄉徠經濟收入以傳統農業種植和農村多種經營收入為主,2003年全鄉工農業產值241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1293元。傳統農業以種植水稻、玉米、大豆、薯類為主。農村多種經營以板栗、花椒、核桃、藥材為主,名優土特產有“手扒崖”花椒、秦黨、核桃、星星臘肉等。鄉境內森林覆蓋率達94%,植物資源共有1100餘種,動物資源70多種;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達81745千瓦,可開發量8992千瓦。境內己探明1個鉬礦富礦體和4個-礦體,鉬金屬儲量874.80噸,-礦體中砷金屬儲量4655噸,-礦儲量6747噸,鉈金屬儲量3271噸,銀金屬儲量250噸,大部分礦體具露采條件,礦石品位較高,可選性良好,且礦點附近辦廠地形條件良好,交通便利,電力充足。太山廟、蓮花寺及清初牌坊和戲樓等文物旅遊資源豐富。陝南抗日第一軍著名將領何振亞在這裡留下的戰鬥和生活事迹更成為太山廟人民奮進的精神動力。
近幾年來,太山廟鄉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抓住退耕還林(草)、扶貧綜合開發的機遇,全力以赴,真抓實幹,使這塊古老文明的土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多以“林果、葯雜、畜牧養殖”三大產業為主的綠色農業己初具規模,以板栗、花椒、桑樹、核桃為主的林果建園達1.5萬畝,以天麻黃姜、豬苓和秦黨為主的葯雜基地基本形成。經過全力打造,臘肉食品廠、石英砂廠、機磚廠等一批龍頭鄉鎮企業己成為帶動全鄉經濟發展的排頭兵。

建設目標


面對西部大開發和加入WTO的新機遇、新挑戰,圍繞黨的-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太山廟鄉黨委、政府將以全新的姿態,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與時俱進,真抓實幹,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全力實施一個戰略(經營綠色戰略),努力抓好兩項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項目建設),突出發展三大產業(林果、葯雜、畜牧養殖),著力建好四大基地(林果基地、葯雜基地、養殖基地、竹林基地),努力實現全鄉由糧農向林農的根本性轉變。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太山廟鎮常住人口為31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