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術與工程

勘查技術與工程

勘徠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德智體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知識結構合理的、基礎牢、專業面寬、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亦成為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能力,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或技術和行政部門從事勘查技術與工程領域的工程勘察、資源勘查等方面的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的綜合性人才。

方向分類


應用地球物理學(物探)、應用地球化學(化探)、岩土鑽掘與岩土工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

培養要求


勘查技術與工程
勘查技術與工程
本專業學生在學習數學、物理、化學、外 語、計算機的基礎上,主要學習普通地質學、機械設計與製造基礎、工程力學、流體力學、電子技術、鑽井工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資源勘查、地質勘查、工程勘察及油氣(水)井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新技術、新方法研究和開發的基本能力。

知識技能


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地震勘探、電法勘探、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等地球物理勘查技術、地球化學勘查與遙感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工程與環境物探的常用方法和技術、掌握礦產資源與能源勘查等研究與開發的基本技能;
2、具有常用地球物理勘探、勘查地球化學和遙感方法施工及資料解釋推斷的基本能力,具有從事物探工程勘察設計與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對資源勘查與工程勘察新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
3、了解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力學、數學等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技、產業政策、知識產權等有關政策和法規,熟悉國家有關礦產資源、工程勘察、建築工程方面的政策法規;
5、了解國內外資源勘查與工程勘察新技術及其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資源勘查與工程勘察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達到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部分院校不做要求);
8、具有較強的外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信息科學等基礎 知識,重點掌握地震法、電與電磁法、重力法、磁法、測井、化探、遙感地質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能夠 根據不同勘查目的的需要進行數據的野外採集、室內處理、地質解釋及信息服務,培養能在工程 建設、資源和能源勘探、環境評價以及地質減災防災等領域從事相關勘查工程技術方法和設備的 研發、信息服務、管理以及教學等方面的高級勘查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學生可從事如下科技和工程研究、設計、施工、培訓和諮詢等方面服務:資源勘探與開發技術、鑽進(井)設備及器具、超硬材料與碎岩工具、測試技術與自動化、鑽進(井)工藝與工程漿液、水工設施建設、航道治理、樁基工程、地基處理與托換、基坑工程、地質災害治理、供水與降排水成井、岩土工程勘察、非開挖鋪設地下管線、微機軟體開發。學生畢業半年後的就業率高達99%。

課程設置


本專業主幹課程有:重磁勘探技術、地震勘探、電法勘探、地震資料處理及解釋、化學勘查、遙感原理與應用、地球科學基礎、構造地質學、工程地質學、磁場場論、波動場論、岩土工程勘查概論、岩石學、測量學、工程岩體力學、工程力學、第四紀地質與地貌學、原位測試技術、鑽探技術、坑探、水文地質學、水力學、礦物學、計算方法、計算機語言及程序設計(C和VB)、彈性力學、地質學基礎、數字信號處理基礎、勘查技術工程學、基礎工程、工程與環境物探(英) 等(依據各高校培養方向不同,所設課程不同,例如清華水利專業有土力學課程和基礎工程課程,兩門課分設為兩門大課程學習,而有些學校學習的是土力學與基礎工程,合併為一門課程,有的主攻勘探的學校將重力磁法電法分設多門課程,而有的學校將它們統稱為物探僅開設一門課程,有些院校甚至將土力學作為岩石力學中的一個章節來學習,而且不開設基礎工程課程,或者將其作為限選課程供學生自行選擇,因而根據學校情況均會略有差別)。

主幹學科

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鑽探工藝與設備、基礎工程與施工、地球化學勘探、工程地質學等。

核心課程

核心知識領域:地質學基礎、信息與計算科學基礎、場論基礎、地震勘探、電與電磁法勘探、重 力勘探、磁法勘探、放射性物探、地球化學勘探原理與方法、遙感原理與地質應用。前3個核心知 識領域構成本專業的專業基礎,后7個核心知識領域構成專業理論知識,涵蓋每種方法的原理、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及解釋。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地質學基礎(120學時)、地球物理場論(96學時)、數字信號處理基礎(48學時)、放 射性與地熱勘探(64學時)、重磁勘探原理與方法(48學時)、電法勘探原理與方法(48學時)、地 震勘探原理與方法(48學時)、鑽井地球物理原理與方法(48學時)、近代物理實驗(48學時)、電 子技術(80學時)、重磁勘探數據處理與解釋(32學時)、鑽井地球物理數據處理與解釋(32學 時)、電法勘探數據處理與解釋(32學時)、地震勘探數據處理與解釋(32學時)、工程與環境地球 物理(48學時)。
示例二:地球物理學概論(40學時)、普通地質學(48學時)、測量學(40學時)、礦物岩石學(48學時)、構造地質學(48學時)、數字信號處理(48學時)、彈性波理論基礎(48學時)、電磁場 理論(32學時)、位場理論(32學時)、遙感導論(40學時)、重力勘探(32學時)、磁法勘探(32學 時)、電法勘探原理(40學時)、地震勘探原理(40學時)、地球物理勘探實驗(24學時)、重磁資料 處理與解釋(32學時)、電法資料處理與解釋(40學時)、地震資料採集與處理(56學時)、地震勘 探資料解釋(32學時)、地球物理測井(56學時)、遙感導論(40學時)。
示例三: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72學時)、數字電子技術(56學時)、信號分析與處理(72學 時)、普通地質與構造地質(64學時)、沉積岩與沉積相(48學時)、彈性力學(40學時)、地震勘探 原理(60學時)、地球物理測井概論(64學時)、重力和磁法和電法物探(32學時)、地震波動力學(56學時)、地震資料數字處理(64學時)、油藏地球物理(48學時)。

開設院校


[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防災科技學院
[河北]河北工程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地質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防災科技學院,河北建築工程學院
[遼寧]東北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吉林]吉林大學,長春工程學院,吉林建築大學
[黑龍江]東北石油大學
[江蘇]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
[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建築大學,安徽理工大學
[福建]福州大學,福建工程學院
[江西]東華理工大學
[山東]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
[河南]河南城建學院
[湖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江大學,長江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
[湖南]湖南科技大學
[廣西]桂林理工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重慶]重慶大學,重慶科技學院
[四川]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
徠[貴州]貴州大學
[雲南]昆明理工大學
[陝西]長安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石油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專業排名


1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36
2西北大學★★★★36
3吉林大學★★★★36
4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36
5成都理工大學★★★★36
6長江大學★★★★36
7東北石油大學★★★★36
8昆明理工大學★★★36
9西南石油大學★★★36
10長安大學★★★36
11山東科技大學★★★36
12桂林理工大學★★★36
13西安石油大學★★★36
14中國海洋大學★★★36
15福州大學★★★36
16東華理工大學★★★36
17新疆大學★★★36
18河北工程大學★★★36
備註:表格信息來源 

名稱變遷


2012年後專業名1998-2012年使用專業名1993-1998年使用專業名1993年前使用專業名
勘查技術與工程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水文地質
地球化學勘探應用地球化學地球化學與勘查
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地球物理勘探應用地球物理勘查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勘察
勘察工程勘察工程岩土工程,建築工程,探礦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