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浩

廣西醫科大學教授

梁浩,男,1965年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醫學博士,美國博士后,二級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現任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廣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

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課題重點學科團隊負責人,廣西高校人才小高地重大傳染病防治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曾先後獲得廣西“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廣西高校傑出科技人才、廣西高校八桂學者、廣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廣西流行病學優秀專家等稱號。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84.7-1989.7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學士
1994.8-1997.7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專業碩士
2000.9-2003.7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博士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AIDS/性病預防與控制中心

工作經歷

1989.8-1992.7,柳州鐵路局南寧鐵路衛生防疫站工作。
1992.8-1994.7,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任教。
1997.8-2000.7,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任教。
2003.9至今,廣西醫科大學校辦副主任,廣西醫科大學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
2006.9至今,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做訪問學者。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先後主持“人類巨細胞病毒感染與1、2型糖尿病關係的研究”、“廣西HIV-1亞型基因晶元製備與應用”、“廣西HIV-1主要流行毒株快速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廣西壯、漢族人群中CCR5△32、CCR2-64I等位基因多態性的研究”、 “HIV-1感染的早期檢測方法及策略的應用研究”、“廣西吸毒人群HIV-1耐葯株發生及其傳播影響因素的研究”等省級課題研究和國家課題:“鴉片類毒品對艾滋病抗病毒治療和耐藥性的影響及其機制的研究”。曾參與了迄今為止美國NIH資助我國預防和控制HIV/AIDS的投入資金最大(1500萬美元)的CIPRA國際合作項目的申請工作。作為主要的研究人員參加了“全國HIV分子流行病學調查及資料庫的建立”(國家科技部基礎性研究項目)、“HIV基因變異規律和致病性及中和表位變異機理的研究”(國家“973”項目)、“HIV基因變異與分子流行病學及致病機理研究”(國家自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艾滋病流行對廣西經濟影響的研究”(自治區政府課題)和“先天畸形環境致病因素的社區干預研究”(廣西科學基金)等課題的研究工作。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參加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毒品在HIV/AIDS和HCV免疫發病機制中作用”課題研究工作。
在國內外雜誌上共發表論文33篇,其中第一作者18篇(16篇發表在核心期刊上),如:“預防控制艾滋病與構建和諧社會”,“廣西部分男男性行為者包皮環切術接受意願分析”,“酒精中毒對小鼠海馬星形膠質細胞表達GFAP及學習記憶的影響”。媒體專訪報道《追夢的腳步——記廣西醫科大學專家梁浩》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人類巨細胞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

獲得榮譽


獎項全稱獲得獎項
廣西科技進步獎二、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