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市鎮

陝西省渭南市轄鎮

陝西渭南固市鎮歷史悠久,經濟發達,文化活躍。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設集,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立鎮,民國時設置"五一縣,固市鎮地處物產富饒的陝西關中平原腹地,南距秦東中心城市渭南18公里,東距奇險峻秀的西嶽華山70公里,西距省會西安70公里,是渭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素有"渭北首鎮"之美譽

交通


南師鄉素以政通人和,人傑地靈,交通方便,土地肥沃,農產品豐富而聞名於渭北,108國道,渭清路省道溝通了南師與全國各地的廣泛聯繫,焦吳,郝吳,焦春,姜扁等六條鄉辦油路,構成了南師鄉方便、快捷的交通優勢。

社會


固市中學,原名渭陽中學,學校創建於1922年,是原渭南縣最早的中學,於佑任先生曾題寫校名。早在第一次國內
固市鎮風貌
固市鎮風貌
革命戰爭時期,方仲如、韓仲范等北大共進社成員受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局派遣,在這裡建立了中共渭陽中學黨支部(特支),后又改組為中共五一縣委,領導師生掀起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籌備參與了渭華暴動。1935年5月,中華職教創始人黃炎培先生親臨固中考察。1949年春,雷五齋校長親率五十餘名師生,參加王震將軍率領的西北野戰軍第二軍,挺進大西北,為人民解放事業譜寫了光輝篇章。紅色的開端鑄就了渭陽的精神源泉,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九十載薪火傳承,近百年春華秋實。學校培育出了張興斌、柳啟元、楊克現、劉忠等一大批省內外知名人士,為祖國培養了數萬人才,在三秦大地享有較高的聲譽。
固市中學,原名渭陽中學,學校創建於1922年,是原渭南縣最早的中學,於佑任先生曾題寫校名。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方仲如、韓仲范等北大共進社成員受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局派遣,在這裡建立了中共渭陽中學黨支部(特支),后又改組為中共五一縣委,領導師生掀起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籌備參與了渭華暴動。1935年5月,中華職教創始人黃炎培先生親臨固中考察。1949年春,雷五齋校長親率五十餘名師生,參加王震將軍率領的西北野戰軍第二軍,挺進大西北,為人民解放事業譜寫了光輝篇章。紅色的開端鑄就了渭陽的精神源泉,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厚的文化底蘊。九十載薪火傳承,近百年春華秋實。學校培育出了張興斌、柳啟元、楊克現、劉忠等一大批省內外知名人士,為祖國培養了數萬人才,在三秦大地享有較高的聲譽。

旅遊


地方美食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亦稱羊肉泡,古稱“羊羹”,關中漢族風味美饌,源自陝西省渭南市固市鎮。烹制精細,營養豐富。
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吃的“總代表”。
隋唐時期尚未出現炒鍋,因此也沒有炒菜,烹飪方法以水煮、清蒸、燒烤為主。當時稻米主要產在江南地區,關中的人們不以稻米為主食,而是吃用小麥做成的餅。餅食也分湯餅、蒸餅、燒餅三種,其中湯餅的吃法就可能是後來羊肉泡饃的雛形。此時,雞鴨魚肉不被認作是肉,豬也未有大規模養殖,人們吃羊肉甚盛。於是他們以湯餅的做法,將所食的羊肉及其他輔料,與切好的麵餅一同下鍋亨煮,撮合出了羊肉泡饃這道美食。至少在宋初,羊肉泡饃就已為關中地區的招牌美食了,北宋詩詞大家蘇軾吃過羊肉泡饃之後,以“秦烹唯羊羹”贊之。

代表人物


劉佳傑,毛歡,李奔,李亮,都娃,楊寶,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