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布列斯特要塞的結果 展開

布列斯特要塞

前蘇聯謝·謝·斯米爾諾夫小說

《布列斯特要塞》,前蘇聯謝·謝·斯米爾諾夫小說。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三部.
第一部《傳奇變成了現實》描寫了戰爭爆發之初蘇軍突遭襲擊后所處的被動局面,敘述了作者尋訪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倖存者的過程,並根據他們的回憶和有關文獻資料概述了艱苦卓絕的保衛戰始末。
第二部《無名英雄和知名英雄》熱情謳歌了保衛戰參加者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
第三部《大家族》補充敘述了作者如何進一步查詢探明保衛戰史實,描寫了倖存者戰後重逢的激動人心的場面,重點突出了廣大蘇聯人民對殉難烈士的緬懷之情和繼承英雄事業的決心。
小說從蘇德戰爭爆發寫起。6月22日拂曉,德軍發動突然襲擊,猛烈的炮火片刻之間將整個要塞籠罩於烈火硝煙之中。營房坍塌,士兵大量傷亡,部隊建制被打亂。6月21日又正值周末,大部分指揮員住宿在市區住宅或要塞北面的軍官宿舍中,到要塞的通道已被德國空投特務切斷,只有少數指揮員衝破火力網,趕到要塞。要塞很快就陷入德軍優勢兵力的層層包圍之中,同外界失去一切聯繫,彈藥糧秣供應中斷,甚至飲水都無從取得。形勢雖十分嚴峻,指戰員們仍毫不猶豫,拿起武器,奮起抗擊。某團政委福明主動承擔起指揮中央城堡各分隊的任務,召集戰士,整理隊伍,部署陣地。他的副手某團共青團委書記馬捷沃揚率領共青團員們端起刺刀,沖向敵人,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猛攻,給予猖獗不可一世的德軍第一次沉重打擊,開始了歷時五六個星期之久的要塞保衛戰。馬捷沃揚英勇頑強,雖多次負傷,仍繼續戰鬥,后遭炮擊,失去知覺,不幸被俘,囚於戰俘營中。3個月後,傷勢略好,他即與其他6名戰俘一起逃出戰俘營,進入森林,參加游擊隊。在一次戰鬥中他再度身負重傷,根據游擊隊指示,留在某村養傷。痊癒后,輾轉前往盧茨克,參加地下鬥爭,並很快成為該組織的領導人之一。蘇軍解放該市后,馬捷沃揚重返部隊,指揮強擊連,轉戰南北,最後還參加了攻克柏林的戰鬥,在德國國會牆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6月底,德軍炸毀福明部隊據守的營房大樓,絕大部分戰士英勇犧牲,少數倖存者被德軍從廢墟中拖出來時均已奄奄一息,成了俘虜。福明也在傷重被俘者之列,因遭叛徒出賣,被當場槍決。當夜,該叛徒就被其他戰俘秘密處決,落了個可恥的下場。
與中央城堡一樣,在要塞的其他地區也在進行激烈戰鬥。加夫里洛夫少校組織了數百名戰士堅守東堡,多次重創迸犯之敵。6月29日,德軍發出最後通牒,守軍置之不理。德軍調來大批飛機,狂轟濫炸,工事大半被毀,蘇軍士兵多數陣亡,少數人傷勢沉重成了俘虜。加夫里洛夫和一名戰士射完了所有子彈后藏入一道土牆下的洞穴中,躲開了德軍的幾次搜索。幾天後,他們離開洞穴,準備突圍。這時,他們發現土牆上還有十二名戰士。他們同加夫里洛夫一樣,全隱蔽在地下的一同掩蔽所里。德軍撤出該據點后,他們又重新佔領了防禦陣地。加夫里洛夫同他們會台後,決心率領他們,衝出重圍,進入別洛維查森林。但突圍尚未開始,忽被德軍發現,遭到猛烈圍攻,大部分戰士為國捐軀,加夫里洛夫同兩名戰士倖免於難,深知次日敵軍必大事搜捕,遂於當夜強行突圍。幾經周折,少校終未能脫離險境,最後陷入包圍,身負重傷,失去知覺,成了戰俘。在戰俘營里,加夫里洛夫面對死亡,堅貞不屈,表現出蘇維埃軍人的高貴品質。他一直打算出逃,但因傷病,無法實現,直至勝利前夕才獲得自由。
在這些難忘的日日夜夜中忘我戰鬥的還有被稱為"布列斯特要塞的加夫羅什"(雨果小說《悲慘世界》中勇敢機智的巴黎少年)的彼得·克雷巴。當時,他還不滿15歲,是某團器樂排的學員。在保衛戰中,他表現出驚人的機智靈敏、無畏氣概和忘我獻身精神。他偵察敵情,傳遞情報,出沒於最危險的地區。他找到半倒塌的衛生所和軍火庫,及時補充了業已告罄的彈藥和醫療急救用品,使戰鬥得以繼續有效地進。當乾渴折磨著重傷員時,彼得奮不顧身,多次前往被敵人機槍火力嚴密封鎖的布格河邊,從死亡線上取回寶貴的河水。不管情勢多麼艱險,彼得始終朝氣蓬勃,情緒飽滿,口中總哼著一首什麼曲子,似乎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危險和困難。他的神情大大鼓舞了士氣,給人們增添了力量。要塞保衛一直堅持到7月底,這時,雖然主要的戰鬥已因保衛者英勇就義而終止,但活下來的人還在地下的通道和掩蔽所里繼續戰鬥,利用一切時機來殺傷敵人。保衛戰參加者的崇高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鼓舞著蘇聯人民,他們的不朽業績給全體蘇維埃軍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作者簡介


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斯米爾諾夫(1915—1976),蘇聯俄羅斯作家,出身於工程師家庭,蘇聯共產黨黨員。
1937年畢業於莫斯科動力工程學院。
1941年畢業於高爾基文學院。
1934年開始發表作品。衛國戰爭后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的主要時期,先後發表的代表作品有《第聶伯河上的斯大林格勒》(1954)、《布格河上的要塞》(1955)、《布列斯特要塞》(1957)、《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們》(1959)、《在義大利》(1961)、《古巴之行》(1962)、《無名英雄的故事》(1960)等。
衛國戰爭期間,作者在前線擔任戰地記者,多次聽到關於布列斯特要塞中英勇鬥爭的傳說,深為激動。
1954年起,斯米爾諾夫開始深入研究當時尚無人了解的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查閱大量文獻和檔案,訪問有關的見證人和知情者,逐漸找到散居各地的保衛戰倖存者,同他們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經過多年艱苦的工作,斯米爾諾夫終於弄清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真相,補寫了衛國戰爭史上的重要一頁。同時,根據探索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第一手材料,創作了長篇小說《布列斯特要塞》,於1957年出版,后經補充又於1964年再版,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次年該書榮獲列寧獎金。斯米爾諾夫曾任《文學報》主編(1959—1960),蘇聯作家協會書記(1975—1976),莫斯科作家協會第一書記(1974年起),俄羅斯聯邦作家協會書記(1976年起)等職。

作品鑒賞


《布列斯特要塞》是一部紀實小說,描寫的是半個世紀以前的歷史事件,因此,讀者、尤其是年輕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前應該先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才能切實理解本書的深刻思想內容,才能體會書中描寫的英雄人物的高尚品質。
布列斯特要塞位於蘇波邊境布格河同其支流穆哈維茨河交匯處,始建於十九世紀初葉,經營多年,成為西線重要邊防要塞。但隨著軍事技術之迅猛發展,要塞本身的防禦作用已日益削弱,古堡工事實難抵禦現代化軍隊的強大火力,不再構成進攻部隊無法逾越的障礙。其次,布列斯特要塞駐軍不多,41年初夏大多開出要塞進行例行野營訓練。要塞中只留下幾個團部和若干分別由一兩個連隊組成的值班分隊,總兵力不超過兩個團,且分屬不同部隊。就總體而言。它們並不是一個統一和協調的戰鬥集體。再者,蘇軍戰士和基層指揮員多無實戰經驗,領導層對德國可能背棄條約義務發動侵略戰爭又缺乏充分認識,未及時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而德軍情況則截然相反。兩年歐戰,在資本主義世界中他們可說是所向披靡,無堅不摧,士氣正盛,實力更強。侵蘇之前,精心策劃,集結大量部隊,分北、中、南三路大舉進犯。勃克元帥統兵50餘師,組成中央集群,管轄兩個強大的坦克兵團,計劃分別從南北兩面摧毀布列斯特防線,深入腹地,圍殲守軍,會師明斯克,而後經斯摩棱斯克,宜逼莫斯科。6月22日拂曉,德寇不宣而戰。規模巨大的突然襲擊使蘇軍蒙受重大損失,陷於短期內很難擺脫的被動局面。布列斯特要塞頃刻之間落人敵方重圍,同外界失去一切聯繫。但是,指戰員迅速克服了睡夢中突遭襲擊造成的片刻慌亂,立即整理隊伍,集結力量,很快形成在當時客觀條件下所能形成的最堅強的戰鬥群體,頑強抗戰,前仆後繼,使孤立無援的要塞保衛戰竟奇迹般地堅持了一個多月。個別戰士在地下道里甚至一直戰鬥到冬天。要塞保衛者的英雄業績使希特勒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在德寇一踏上蘇聯國土之際就徹底破滅。
就事件本身對戰爭總進程所起的作用而言,布列斯特保衛戰自然不能同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等保衛戰相提並論。但是,在這裡也同樣表現出了蘇維埃軍人的崇高思想品質,,表現出他們的社會主義愛國主義精神、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對正義事業必勝的堅定信念,也形象生動地說明崇高的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的辯證規律。這既是要塞保衛者所以能創造奇迹的根本原因,也是衛國戰爭終將獲勝的保證。小說的深刻思想性就蘊含於此,它對讀者產生的強烈感染力和巨大的教育作用即源於此。這也正是作者創作意圖之所在。他曾說過:“在偉大歷史事件的進程中,往往會出現一個就其本身意義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但它卻能特別鮮明地、異乎尋常地反映出整個事件中最重要、最本質的特點,如同有時一滴水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周圍世界的巨大場面一樣。”可以說,小說完美地體現了他的創作意圖。
在這裡還應強調指出,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小說的思想教育作用又是依託於作品的藝術力量而實現的。這部長篇小說採取系列特寫形式,運用紀實文學手法,順著作者如何搜集材料,查訪倖存者,聽取他們的回憶的線索,逐步復原了要塞保衛戰的全貌,既有充分說服力,又娓娓道來,頗具吸引力。全書分為三部分,一方面緊扣主題,相互補充,組成有機整體;另一方面又各有側重,不僅呈示出保衛戰概貌,還詳細描述了某些重點人物的性格和行動,人民和子弟兵的魚水之清,因而很好地從方方面面體現出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這部小說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它的真實性,書中沒有絲毫虛構,也絕不誇張渲染,一字一句都有事實為其依據。
然而,作為文藝創作,作者又精心篩選,巧作安排,使真實的歷史人物同時成為文學的典型形象。他在描寫這些人物時,並不拘泥於真人真事,更不受細枝未節的束縛,不去羅列人物的各種言行,面面俱到,而在不同人物身上突出不同本質特徵,例如,福明政委的高度原則性,加夫里洛夫少校的指揮若定的軍事藝術和臨危不屈的精神,馬捷沃揚的視死如歸、寧折不彎的氣概,阿巴庫莫娃的忘我獻身精神,小戰士彼得的機智勇敢和革命樂觀主義等等。這樣,不僅復現出一個個栩栩如生的真實戰士,而且匯總起來又構成了蘇維埃軍人高大的集體群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