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南五味子的結果 展開

南五味子

中藥

南五味子是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乾燥的成熟果實。南五味子為溫性葯,味酸、甘。歸心、肺、腎經。南五味子的化學成分包括木脂素類、揮髮油、脂肪酸、多糖、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等。其中,木脂素類和揮髮油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規定,乾燥的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不能少於0.20%。

簡介


● 正名:南五味子
● 英文名:Nanwuweizi
● 拉丁名: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 Fructus

功效與作用


● 南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南五味子有鎮靜、催眠、抑菌、抗病毒等作用。
● 南五味子可用於治療久嗽虛喘、遺尿尿頻、夢遺滑精、久瀉不止、內熱消渴、津傷口渴、自汗盜汗、心悸失眠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南五味子過敏者,禁止使用。
● 外有表邪、內有實熱、咳嗽初起、麻疹初發者,請謹慎使用南五味子。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使用南五味子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南五味子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兒童及年老體弱者使用南五味子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南五味子


● 南五味子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研末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2~6克;研末內服時,每次常規用量為1~3克。
● 外用時,取適量南五味子炒焦研末,敷於患處可治療瘡瘍潰爛等。

溫馨提示

● 用於斂肺止咳時,南五味子用量宜小;用於滋補、安神、救脫時,南五味子用量宜大。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不宜和葳蕤同時使用。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酒類等,可能會影響南五味子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南五味子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傳統醫學多認為南五味子無毒,目前也未發現資料顯示按規定劑量服用南五味子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 動物研究表明,大劑量服用南五味子可能會導致動物活動減少。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南五味子,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南五味子


● 南五味子多分佈於甘肅、山東、湖北、湖南、陝西、四川、山西、江西、福建、江蘇、安徽、浙江、雲南、河南、貴州等地。
● 南五味子具有如下特徵:
● ● 南五味子:一般為棕紅色至暗棕色的球形或扁球形,果實幹癟、皺縮,果肉常常緊貼於種子上。種子為棕黃色的腎形,有1~2枚,表面有光澤,種皮又薄又脆。果肉氣味清淡,有微微的酸味。
● ● 醋南五味子:外形和南五味子相似,表面為棕黑色,油潤,有淡淡的光澤感,聞起來有微微的醋香味。
● 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注意防霉變。

含南五味子的中成藥有哪些


● 五酯片:可以降低血清谷丙轉氨酶,主要用於慢性、遷延性肝炎谷丙轉氨酶升高者。
● 參芪五味子片: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作用,可以治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引起的心悸、氣短、失眠、健忘、多夢、自汗、乏力。
● 黃萱益肝散:有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肝膽濕熱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
● 蟲草清肺膠囊:具有潤肺補氣、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能治療氣陰兩虛、痰熱阻肺型急慢性支氣管炎,可緩解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

南五味子和五味子功效一樣嗎


● 南五味子是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乾燥的成熟果實;五味子是木蘭科植物五味子乾燥的成熟果實,也稱北五味子。兩者的功效基本相同。
● ● 南五味子和五味子都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作用,可用於治療久嗽虛喘、遺尿尿頻、夢遺滑精、久瀉不止、內熱消渴、津傷口渴、自汗盜汗、心悸失眠等。

用藥誤區


● 誤區:南五味子的藥效比北五味子的藥效好
● ● 南五味子是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乾燥的成熟果實,而北五味子是木蘭科植物五味子乾燥的成熟果實,兩者的功效作用和臨床適應病證基本相同。但一般認為北五味子的質量更好,藥效也更好。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