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劉嘉憶的結果 展開

劉嘉憶

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劉嘉憶,男,本名劉路,1989年出生,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2008級本科生,在大學三年級時獨立解決了英國數理邏輯學者西塔潘提出的一個猜想,在國內引起關注。2011年10月,中國科學院李邦河等3名院士分別向教育部寫信推薦,請予破格錄取劉嘉憶為研究生,並建議教育部有關部門立即採取特殊措施,加強對其學術方面的培養。現為中南大學教授級研究員。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1989年生,祖籍大連,身高1.75米,體重55公斤。父親在國有企業後勤部門工作,母親是一家企業的工程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對理工科尤其是數學的熱愛。自認為“父母並沒有給予他數學方面的遺傳基因和教育,自己上小學時也沒有對數學表現出特別的愛好。”“如果要說我與同齡人有什麼不同之處的話,那就是我對數學的特別關注。”,“上初中時,一些同學還在為數學教科書上的習題抓耳撓腮時,我就開始自學數論了。”
2008年,劉路考入了中南大學數學科學與計算技術學院。據媒體描述,在學校里,他每天進出入圖書館,每日在寢室閱讀從圖書館借的全英文數學書籍,一直讀到深夜。
大二,劉路開始研究數理邏輯。
2010年,中南大學宣布劉路證明了英國數理邏輯學者西塔潘(英語:David Seetapun)提出的西塔潘猜想。其論文名為"RT_2^2 does not imply WKL_0",發表在《符號邏輯雜誌》(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2012年第二期609-602頁。
2012年,中南大學頒發給劉路100萬元的獎勵,其中50萬元用於改善科研條件,50萬元用於改善生活條件。
2014年其論文《避免計算——閉集上的所有成員》最近在國際數學權威雜誌《美國數學學會會刊》發表。
社會影響
國際
芝加哥大學數學系教授鄧尼斯·漢斯傑弗德(2010-2012年《符號邏輯雜誌》編輯)看到論文後給他寫信:“我是過去眾多研究該問題而無果者之一,看到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感到非常高興,特別是你給出的如此漂亮的證明,請接受我對你令人讚歎的驚奇的成果的祝賀!”同時,鄧尼斯·漢斯傑弗德教授高興地將劉嘉憶的研究介紹給了其他幾位同仁和專家,他們一起審讀、反覆商討。
2011年9月16日,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邏輯學術會議邀請12位專家、學者作學術報告,劉嘉憶作為亞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在會上作了40分鐘報告。
國內
劉嘉憶照片
劉嘉憶照片
為了讓劉嘉憶儘快進入該領域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中南大學決定讓他提前大學畢業,並立即錄取為碩、博連讀的研究生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
2011年7月,中南大學博士生導師侯振挺教授了解劉嘉憶的情況后,千方百計為他創造條件,鼓勵他參加有代表性的學術會議,並收他為徒,共同探討學術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李邦河、丁夏畦、林群得知劉嘉憶的成就后,分別向教育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寫信推薦。在信中他們說,劉嘉憶同學在大三的時候就已經獨立解決了重要的數學難題,可見他是難得一見的傑出數學人才。
現為中南大學教授級研究員。

獲得榮譽


2011年9月16日,作為亞洲高校唯一一位代表,他應邀出席美國芝加哥大學數理邏輯學術會議,並作了40分鐘報告。
劉嘉憶照片
劉嘉憶照片
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宣布破格聘任攻克國際數學難題的在讀學生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根據校方規定,劉路獲得100萬元的獎勵,其中50萬元用於改善科研條件,50萬元用於改善生活條件,並由學校推薦其參加國家“青年”的評選。
2012年3月31日晚,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年僅23歲的劉路與發現人類迄今為止所知最大黑洞的美籍華裔天文學家馬中佩、第一位遨遊太空的華人王贛駿教授、羽毛球世界冠軍林丹等11人一起摘取了鳳凰衛視授予的“影響世界華人”獎盃。
2012年1月19日晚,“科學之夜——2012中國科學報社年度盛典”在中國科學院學術會堂舉行。劉路因破解“西塔潘猜想”,被破格聘請為正教授級研究員,創造了中國最年輕教授的紀錄而獲得“2012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
2012年3月31日,剛剛成為中國最年輕教授級研究員的中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博士生劉路在北京出席“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並被評選為“希望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