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盤石鎮的結果 展開

盤石鎮

貴州省松桃縣轄鎮

盤石鎮,隸屬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地處松桃苗族自治縣東北部,總面積112.28平方千米。

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臭腦汛。1992年5月,與芭茅鎮合併建立盤石鎮。截至2018年末,盤石鎮戶籍人口22378人。截至2020年6月,盤石鎮轄5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盤石村。

2011年,盤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640元。截至2018年末,盤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8個。

歷史沿革


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臭腦汛。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置臭腦聯保,隸屬第二督導區(盤市營)。
1950年3月,置盤石鄉,隸屬二區。
1951年11月,置二區(平茶)。
1954年1月,更名世昌區。
1959年1月,改為世昌公社。
1961年7月,改區公所。
1967年,改世昌區。
1981年,恢復區建制。
1992年5月,與芭茅鎮合併建立盤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盤石鎮地處松桃苗族自治縣東北部,東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雅西鄉、鳳凰縣兩林鄉毗鄰,南接長坪鄉,西連世昌鄉,北與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吉衛鎮、補抽鄉交界。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2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5千米, 總面積112.2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盤石鎮地處中高山和丘陵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境內最高山點位於臘爾山,海拔1396米;最低點位於響水洞,海拔530米。
盤石鎮
盤石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下設8個保。
1951年11月,下設10個鄉。
1954年1月,下設6個鄉。
2011年末,轄盤石1個社區,當造、十八箭、盤石、黃連、響水洞、粑粑、務乖、大坪、大沿、水源、四龍山、代懂、鄧現、布妹、過洲、芭茅、桃谷坪、仁廣、禾梨坪、臭腦20個村;下設151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盤石鎮轄5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盤石村。
盤石鎮區劃詳情
黃連社區臭腦社區芭茅社區盤石社區盤石居社區當造村響水洞村
十八箭村禾梨坪村仁廣村粑粑村務乖村桃谷坪村過州村
鄧現村四龍山村大坪土村大沿廠村水源村代螢村布妹村

自然資源


旅遊資源豐富,喀斯特地貌明顯,雄偉壯麗的響水飛瀑,錯綜有序的千畝梯田,碧綠的“黔東草海”,神奇的丹霞風光、保存完好的“皇姑”古城,是遊客觀光避暑的最佳聖地。
盤石鎮
盤石鎮

人口


2011年末,盤石鎮轄區總人口2090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20人,城鎮化率10.1%。另有流動人口142人。.總人口中,男性11517人,佔55.1%;女性9386人,佔44.9%。總人口中,以苗族為主,達20630人,佔98.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73人。 

經濟


盤石鎮[貴州省松桃縣盤石鎮]
盤石鎮[貴州省松桃縣盤石鎮]
綜述
2011年,盤石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640元。2011年,盤石鎮財政總收入47.8萬元,比上年增長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5萬元,比上年增長21%。

農業

2011年,盤石鎮農業總產值6812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6%。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馬鈴薯、紅薯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9800噸,其中水稻5262噸,玉米2167噸。主要經濟作物為中藥材、煙葉等。2011年,經濟作物種植面積3650畝,其中中藥材種植面積850畝,煙葉種植面積1500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年末存欄15411頭,出欄1000頭;牛年末存欄4335頭,出欄3123頭;羊年末存欄5687隻,出欄3512隻;家禽年末存欄45887羽,出欄36584羽。

商業

2011年,盤石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

金融

2011年末,盤石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57萬元,比上年增長32%;各項貸款餘額325萬元,比上年增長18%。

交通運輸


2011年末,盤石鎮通鄉公路3條,總長33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盤石鎮有小學17所,在校生3450人,專任教師20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9%;初中2所,在校生953人,專任教師65人,小升初升學率98.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主要學校有盤石中學。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7%。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2%,比上年提高了13個百分點。

科學技術

2011年末,盤石鎮有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1個,科技人員10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盤石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20個,藏書1.7萬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上刀梯、下油鍋、氣功、武術、獅舞等。2011年末,盤石鎮完成20個村1325套“村村通”工程,電視覆蓋率89.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盤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9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8個;病床10張。專業衛生人,員17人。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8%。 

體育事業

2011年末,盤石鎮有籃球場1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4.9%。 

社會保障

2011年,盤石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7戶,人數119人,支出22.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524戶,人數7542人,支出573.48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730人次,支出30.32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520人,救災支出36萬元。撫恤事業費支出18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盤石鎮有固定電話用戶547戶,比上年增加112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5%;行動電話用戶5412.戶,比上年增加341戶,行動電話普及率89%,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供電

2011年末,盤石鎮有變壓器43台,供電1500千瓦時,高壓輸電線路9條,總長度55.7千米,用電負荷2100干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2836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88.2%,供電可靠率89.2%。

旅遊


盤石歷史文化悠久,“苗歌”、“儺戲”、“上刀山”、“下火海”、“舞龍”、“舞獅”等100餘種民族民間絕技絕活的傳襲和保存完整,“四月八”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苗族服飾、刺繡、印染、挑花、雕刻、首飾加工等世代相傳。
盤石鎮
盤石鎮
臘爾山
生長出一片奇形怪狀的紅色石頭,名為丹霞石。除了紅色,還有黃、橙、綠、白、青灰、灰黑、黑白等顏色,丹霞五彩繽紛的色彩光鮮奪目,將無數溝壑、山丘裝點得絢麗多彩,編織著一個充滿色彩的童話世界。該鎮丹霞面積約15000畝。色彩斑斕的磨盤石,點綴散落在山間林地之上,因分割、溶蝕和重力崩塌而造就平頂、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狀地形。
梳子山
該山就像一頭張牙舞爪的巨龍,呈東北——西南橫卧在這裡,其平行排列而下的四十多條山嶺,如齒邊向下的一把巨大梳子,呈西北——東南向擺放在兩省邊界處,生生把花垣縣牛星村、芭茅寨、鹽井與松桃盤石鎮代董、營盤、布妹等村寨隔離開來。梳子山的得名,源於一個遠古的傳說。即一仙女思凡下界,看到這裡的山上雲蒸霞蔚,喜愛萬分,於是下凡於此,那時的代董村,門前有一條永不幹涸的大河,仙女來到河中洗澡,被一小青年窺視,小青年被仙女的美貌所吸引,竟忘記了躲避。仙女發現小青年偷窺自己洗澡,十分生氣,摘下頭上的梳子向小青年擲去,小青年躲開,仙女的梳子落在地上,化作一座山,後人稱之為“梳子山”。
黔東草海
有人說,這裡是撒野的地方。不錯的,萬畝草場像一個大大的懷抱,時刻等待著你的親密接觸。供你品味“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意;徜徉其中,除了讓你感受自身的渺小,更多的是一種青草接著藍天、藍天吻著青草、天地融合的空靈。這裡是牛羊的天堂,也是旅遊者的天堂。看一回日出,吃一串燒烤,撒一回野,三五同伴,或拔足狂奔,或草地打滾,或放聲吶喊……草香土香,是放逐心靈最好的地方。
響水洞村
絕對算得上是山峰與溝壑合力打造的大自然傑作。被譽為松桃八景之一的“響水飛泉”,是一位大自然的歌者,神秘的音符里凝聚著無窮的傳奇與韻味,清人坤保在《游響水泉》一詩中云:“自是乾坤真籟發,非關水石不平鳴。卻看練影如虹影,錯訝風聲雜舊聲。我欲劈開青玉峽,平鋪雪浪瀉盈盈。”那種撲面而來的震撼,讓人身臨其境。還有響水洞梯田風光,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她因地勢的彎轉、曲折和坡度的傾斜而呈現出優美的景觀。
生態畜牧園區
生態畜牧產業園區以打造“生態農業、科技農業、觀光農業”三位一體現代高效示範園區,以休閑農業旅遊為主、觀光農業旅遊為輔、以現代農業產業為載體來規劃的具有多個功能區的農業休閑觀光旅遊精品園區,建造一個聞之嚮往、臨之人生無悔的“南方草原”。絕技絕活
上刀山下火海是苗族絕技絕活的精髓。表演者高卷褲腿,雙腳輪流從燒得通紅的鐵鏵犁上赤腳走過,從容不迫,當雙腳踩上鐵鏵犁時,觀眾能清晰地聽到皮肉烙出的呲呲聲,看得見騰起的陣陣煙霧,甚至能聞到一種皮肉燒焦的焦糊味。然而,當表演者表演結束時將腳底展示時卻完好無損。此外,嘴刁鏵口、仙人合竹、油鍋撈錢、斜走大刀、鋼針穿喉等表演也是精彩紛呈。苗族舞獅,是原始宗教的現代演繹,也是盤石苗族節日里的又一盛典。最精彩的表演是獅子登高,平地上重疊起來36張八仙桌,騰躍的雄獅尾隨耍寶的拳手敏捷地穿過穿過孔,躍桌子。獅子爬到“桌塔”最高層時,拳師吹響了牛角號,雄獅抖擻精神踩小方桌倒立四腳,懸空轉圈表演。盤石是苗歌的海洋。在這裡,只要是苗族,人人都會唱歌。盤石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在歲月的淘洗和歷史的變遷中,孕育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為挖掘、整理、傳承民俗文化找到了一個重要的載體和平台。自2013年以來,苗族“二月二”鼓社節年年在盤石鎮如期舉辦,規模及影響都是空前的,已經成為盤石人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一道美味的文化食糧。2016年參與了國家品牌節慶的申報。
盤石鎮邊貿小街
盤石鎮[貴州省松桃縣盤石鎮]
盤石鎮[貴州省松桃縣盤石鎮]
沿著松桃至吉首的公路往前行,走到松桃自治縣盤石鎮黃連寨時,公路沿線統一的房屋立面改造,上翹的屋檐讓人吸引了筆者眼光,苦楝子花、油菜花、李花、桃花等,在苗鄉大地上爭相開放。
車子進入芭茅街上,工人正在鋪設下水管道,公路兩旁施工人員正在鋪設人行道的石板,芭茅永利廣場正在修建花壇等,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路燈守在路旁,街道兩旁小商店、小超市裡,商品玲琅滿目,不時有小轎車穿街而過,小街變美了。
走進烤煙育苗大棚,村民在侍弄煙苗,山坡上,旋耕機正在翻土,有的村民在為烤煙起壠,百合地里,百合已經出苗指拇般長,有人在查看百合長勢,田野里一派忙碌的景象。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原名臭腦。清朝苗民反清,清政府派兵圍殲十餘日未克,故取此地堅如磐石之意,更名為盤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