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沂蒙六姐妹的結果 展開

沂蒙六姐妹

解放戰爭時期支前模範

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戰爭年代在沂蒙老區湧現出的一個女英雄群體,她們居住在蒙陰縣野店鎮煙庄村,分別是: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冀貞蘭、公方蓮。由山東省臨沂市委宣傳部與山東電影製片廠等聯合攝製的影片《沂蒙六姐妹》演繹了這些支前模範的英雄事迹。

支前模範


沂蒙六姐妹
沂蒙六姐妹
在1947年的萊蕪戰役中、淮海戰役中,特別是孟良崮戰役期間,沂蒙六姐妹不分晝夜,在村幹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線的軍支前重擔,發動全村男女老幼,為部隊納軍鞋、護理傷病員等,戰役期間,六姐妹和她們的鄉親們一天只吃一頓飯,整天忙碌著,操勞著,每天來回20多里山路。據不完全統計,在孟良崮戰役期間,她們帶領全村為部隊納軍鞋500多雙,她們還經常在村子,前線搞宣傳,鼓舞士氣。沂蒙六姐妹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1947年6月10日,當時的《魯中大眾》發表了題為《婦女支前擁軍樣樣好》的革命獻身精神,稱她們為“沂蒙六姐妹”。
建國后,六姐妹繼續延續對子弟兵的動人情景,姐妹們把精心縫製的鞋墊送到戰士們手中、矢志不渝地擁軍,又譜寫新時期繼續為黨、為國家作出新貢獻的美麗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委員、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高度評價“沂蒙六姐妹”在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為她們揮然題詞“沂蒙六姐妹,擁軍情永不忘”。
“沂蒙六姐妹”之一伊廷珍同志因病於2015年11月3日下午6點40分與世長辭,享年89歲。 
最後一位老人伊淑英於2016年6月21日下午16:00與世長辭。

陳毅命名


新華社2009年9月7日播髮長篇通訊《走過硝煙的沂蒙姐妹們》,冀貞蘭老人接受採訪回憶往事。
1947年5月,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在孟良崮一舉殲滅了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及援軍一部,共32000餘人。在離孟良崮不足30公里的小山村煙庄,六個當時只有十八九歲的年輕姑娘,就是被稱為支前模範的“沂蒙六姐妹”。
“沂蒙六姐妹”這一稱謂,是當年陳毅元帥親自命名的。冀貞蘭老人至今仍能清晰地記起第一次見到陳毅的情景。“騎一匹馬過來,打著綁腿,不知道他是誰,很和藹的一個人。”老人說,當時看不清他是什麼首長,而且匆匆忙忙的,快要打仗了,壓根不知道他會是陳毅。
後來有一天,六姐妹接到通知去蒙陰的指揮部。在那裡,冀貞蘭再一次見到上次騎馬的那個人,很親切地詢問姐妹們這些日子攤了多少煎餅、做了多少鞋子、有什麼困難沒有。
冀貞蘭說,問完情況,那個人就笑著說,給你們起個名字吧,說叫大嫂呢,你們還有沒結婚的呢,叫大姐吧,還有結了婚的,乾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
冀貞蘭這時知道這個人是個大首長,但還是不知道他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毅。很多年後,在孟良崮紀念館里看到陳毅的照片,冀貞蘭覺得面熟,旁邊的人告訴她那就是陳毅。
據老人回憶,當年一聽說要打仗,六姐妹就合計一下,主動挑起村裡擁軍支前重擔,發動全村男女老幼,為部隊當嚮導、送彈藥、送糧草、烙煎餅、洗軍衣、做軍鞋、護理傷病員等,戰役期間,炮聲隆隆,六姐妹和她們的鄉親們一天只吃一頓飯,整天為支前忙碌。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她們起五更睡半夜,有時候通宵不休息,常常一天只吃一頓飯,把5000多斤糧食從野店運回村裡加工成煎餅,又送回去。運子彈24箱,燒柴700多斤,往返都是20多里路,給部隊洗了800多身衣服,做了300多雙鞋……停下來還要為戰士唱歌,搞宣傳,鼓舞士氣。
1947年6月10日,當時的魯中軍區機關報《魯中大眾報》以《婦女支前擁軍樣樣好》為題,報道了這個模範群體。從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傳遍了整個沂蒙山區

相關鏈接


在革命戰爭年代,蒙陰縣煙庄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剛出頭的姑娘或媳婦,她們出身苦寒,有的是童養媳,有的是逃荒戶的女兒,但她們英勇支前,為子弟兵送軍糧、做軍鞋、看護傷病員,置自己的生命於不顧。她們是張玉梅、伊廷珍、楊桂英、伊淑英、冀貞蘭、公方蓮。
1947年6月10日,當時魯中軍區機關報《魯中大眾報》以《婦女支前擁軍樣樣好》為題,報道了這支模範群體。從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傳遍了整個沂蒙山區。遲浩田將軍曾題詞:“沂蒙六姐妹,擁軍情不忘”。2009年,一部以她們為原型的電影《沂蒙六姐妹》作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片,在全國公映,再一次感動了全國觀眾。2011年5月23日,沂蒙六姐妹紀念館在蒙陰縣煙庄村開館。
一隻鞋底要納120行,一行要過30多針
當初風華正茂的六姐妹,而今僅健在三人:伊淑英年齡最大87歲,其次是86歲的伊廷珍,最小的張玉梅85歲。而公芳蓮、楊桂英、冀貞蘭已與世長辭。
伊淑英老人銀髮滿鬢,身穿一件碎花布上衣,左胸佩戴一枚毛主席像章,雖然行動略顯遲緩,但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在她的口中,那些遙遠的事情逐漸鮮活起來:“當時很多戰士都赤著腳,爬山路的時候,山上的石頭把戰士的腳磨得淌血流膿,共產黨的部隊就是俺們老百姓的部隊,俺們看著心疼。”
為了做軍鞋,伊淑英和其他五姐妹徹夜不眠,胳膊和大腿都磨起了泡、出了血,手指也變了形。“一隻鞋底要納120行,一行要過30多針,每針都要經過錐眼、穿線、走線、拉緊。當時不分白天黑夜地做軍鞋,做鞋搓麻繩要用腿幫忙,時間長了把腿都磨破了,手也不行了,實在累了就躺在地上打個盹。”
85歲的張玉梅仍然喜歡穿舊式的青色大襟褂,她說,“當時大家都是自發自願的,部隊要啥就給弄啥。咱啥都不怕,‘光榮’了都不怕,為革命嘛,就得有犧牲。”老人翻著大褂說,那時候做軍鞋沒有布料,就把大褂撕下來當鞋幫。
在孟良崮戰役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六姐妹”還主動承擔起了運送草料和彈藥的重要任務。“上級黨組織要給部隊的戰馬湊2500公斤草料,俺們二話沒說,主動承擔了下來。”伊淑英說。
然而,為了躲避轟炸,鄉親們都躲到山溝溝里去了,敵人多次來村裡燒殺搶掠,搶得村裡空蕩蕩的。怎樣才能湊足2500公斤草料呢?“俺們當時就互相‘打氣’,想想那些犧牲的戰友,俺們這麼點苦算什麼?”伊淑英說。於是,“六姐妹”咬緊牙,翻過一道道山樑,走進一個個村莊,終於湊足了草料,接著又立刻動員了村裡的婦女組織運輸隊,把草料送到了預定地點。伊淑英當時身懷有孕,行動更是艱難。後來,“跑到北邊生了個孩子,3天就起來幹活了。”老人說。
陳毅為她們取名“沂蒙六姐妹”
除了草料,“沂蒙六姐妹”還給部隊送過彈藥。“一箱彈藥七八十公斤,一個人扛不動,俺們就兩人抬,翻越10多公里山路,一直送到前沿陣地。當時戰士看到俺們,很多都感動得抹眼淚。”伊淑英說。
六姐妹還帶領村裡的婦女,把糧食加工成煎餅送到前線。“當時要在兩天內把2500多公斤糧食‘攤’成煎餅,村子里能幹活的婦女只有80來個人。想想前線的戰士在流血,俺們婦女就是拼了命也要把煎餅攤出來給部隊送去。”伊淑英說。
在“沂蒙六姐妹”的帶領下,煙庄村婦女行動了起來,餓了捨不得吃糧食,吃兩口榆錢飯湊合,手上燙起了泡挑破了接著干,2天之內就把2500多公斤糧食烙成煎餅送到了前線。
後來算一算,在整個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中,煙庄村的鄉親們在“六姐妹”的組織下,共為部隊烙煎餅7.5萬公斤,籌集軍馬草料1.5萬公斤,洗軍衣8500多件,做軍鞋500多雙。這年5月,就在女人們馬不停蹄地奔波中,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於孟良崮一舉殲滅了當時號稱“五大主力之首”的國民黨精銳部隊整編七十四師,扭轉了整個華東戰局。
陳毅元帥說過一句至今聽來仍讓人震撼的話——“我進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們用小米供養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有意思的是,“沂蒙六姐妹”這一稱謂,其實是當年陳毅元帥親自命名的。
冀貞蘭老人的女兒公丕英給我們描述了母親生前對她講了無數遍第一次見到陳毅的情景。“騎一匹馬過來,打著綁腿,不知道他是誰,很和藹的一個人。”
後來有一天,區里通知六姐妹去蒙陰的指揮部。在那裡,冀貞蘭再一次見到上次騎馬的那個人,很親切地詢問姐妹們這些日子攤了多少煎餅、做了多少鞋子,有什麼困難沒有。問完情況,那個人就笑著說,給你們起個名字吧,說叫大嫂呢,你們還有沒結婚的呢,叫大姐吧,還有結了婚的,乾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
冀貞蘭這時知道這個人是個大首長,但還不知道他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陳毅。很多年後,在孟良崮紀念館里看到陳毅的照片,冀貞蘭覺得面熟,旁邊的人告訴她那就是陳毅。
“子子孫孫都要聽黨的話”
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六姐妹”省吃儉用,捨己為國,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怕死就不革命了,革命就不能怕死。”伊淑英老人斬釘截鐵地說,“入黨的時候就說了,聽黨的話。今天的好日子來之不易,那麼多人犧牲,為了革命他們付出了一切,得讓年輕人記住這些過去的事。”
從戰火硝煙中走來的“沂蒙六姐妹”一直沒有停止過擁軍的腳步,六姐妹中健在的三位老人繼續做著鞋墊,到部隊慰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了沂蒙兒女對人民軍隊的魚水深情。
1996年9月,楊桂英的外孫鄭偉高中畢業回到村后,楊桂英領著第一個在鎮上報了名參軍,而後,順利地通過了體檢、政審。1998年冬季徵兵時節,伊廷珍領著兩個孫子從煙庄村趕來報名應徵。伊淑英則送完兒子又送孫子參軍入伍。
1998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災和2008年汶川地震,老人們在生活並不寬裕的情況下捐款捐物,“抗洪捐了200元,汶川地震捐了200元。”伊淑英淡淡地說。特別是汶川大地震后,她們在電視上看見子弟兵在一線不怕流血犧牲,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抗震救災,心疼得直掉眼淚,就發動兒媳、孫女和全村婦女經過十幾個晝夜加工,趕製了500雙“千層底”寄給了抗震救災一線的子弟兵。
伊淑英17歲入黨,已有70年黨齡了。“組織上對俺們這些‘老骨頭’可照顧了,社會上對俺們也尊敬,其實當年支前那些事,換了誰都會那麼做。”伊淑英說。
讓伊淑英老人最驕傲的,不是她早年擁軍支前的光榮事迹,而是她的子孫參軍、入黨。伊淑英說:“俺的3個兒子、一個孫子都參軍了,他們也都是黨員,一想起這個,俺心裡就‘恣’。俺的一個重孫子也上三年級了,俺經常教育他好好聽話,長大了一定也要入黨。要讓子子孫孫都聽黨的話,跟著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