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知識

中國兵工學會主辦的月刊雜誌

《兵器知識》(Ordnance Knowledg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月刊雜誌,創刊於1979年,由中國兵工學會主辦,《兵器知識》雜誌社編輯出版,主管單位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歷史沿革


1979年,《兵器知識》創刊,為雙月刊。
1996年,該刊刊期變更為月刊刊。
2014年12月,《兵器知識》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欄目介紹


主要欄目

《兵器知識》主要設有專家視點、專家沙龍、綜述評論、中國兵器、武器裝備、新兵器、知識園地、熱門話題、熱點兵器、兵器史話、戰史戰例、讀者園地等欄目。

讀者對象

該刊面向中國青少年軍事愛好者。

刊登內容

《兵器知識》刊登的內容主要有介紹兵器,也會介紹戰爭史、軍事常識等等內容。

人員編製


據2021年第1期期刊內頁顯示,《兵器知識》委員會有編委54人,美術編輯1人。
職務名單
編委陳永新,杜文龍,馮益柏,傅前哨,葛立德,侯建軍,姜永偉,李傑,李立方,李文盛,凌翔,梁學貴,劉東鋒,劉逢安,劉銘,蘆繼兵,陸文至,馬式曾,牟健為,喬松樓,喬天富,曲愛國,宋宜昌,孫乃祥,石宏,譚超,譚月東,唐劍,王松岐,王頌,王旭東,魏東旭,溫傑,吳健,吳蘇琳,徐志偉,楊娟娟,楊鐵虎,張炳然,張和之,張學峰,張召忠,趙群力,趙衛忠,趙延成,趙小卓,趙秀蘭,鄭斌,鄭劍,周莉,周啟青,朱榮昌,楊王詩劍,朱寶亞
美術編輯謝禕莎

主要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21年2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兵器知識》共出版文獻量8250篇。
據2021年2月11日維普網顯示,《兵器知識》發文量8259篇。

收錄情況

《兵器知識》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維普網、知網資料庫收錄。

影響

據2021年2月11日中國知網顯示,《兵器知識》總被下載次數325096次、總被引次數1370次。
據2021年2月11日維普網顯示,《兵器知識》被引量464次、影響因子為0.01023392,被引半衰期為6.75,期刊他引率為1。

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堅持“普及兵器科技知識,提高全民國防觀念,為實現國防現代化,特別是武器現代化服務”的辦刊理念,以介紹世界軍事科研生產情況,展示各國武器裝備風貌,宣傳中國兵器工業發展道路和成就為主要發展方針。

投稿指南

1、《兵器知識》投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鍊,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註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註明。
2、《兵器知識》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範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元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3、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採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採用腳註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於3條。
4、投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後,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該編輯部聯繫確認。投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複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誌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5、請作者自留備份稿,該編輯部不退稿。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繫本部。並在文稿後面註明稿件聯繫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繫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繫有關事宜。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社長於小虎
副社長瞿雁冰,宋安德,姜彬
編委會主任馬之庚
編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德臣
主編姜彬
副主編熊偉
執行主編何懿

獲得榮譽


該刊曾被評為中科雙獎期刊。

雜誌簡介


每月分A、B刊,A刊在上半月推出,主要報道最新國際軍事動態,最新兵器介紹等;B刊則在下半月推出,內容主要為防務觀察家對軍情的評論。
根據讀者反映和相關的情況,調整回了每月一刊,取消了B刊,AB刊相關內容融合成了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