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王秀林的結果 展開

王秀林

著名二人轉藝術家

黑龍江省呼蘭縣人,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著名二人轉藝術家。1948年拜陳海庭為師,1970年任呼蘭縣文化館館長,代表節目《燕青賣線》《掉蘿蔔》。

藝術經歷


解放后在擔當村長、鄉長時就參加二人轉活動。
1948年拜二人轉藝人陳海庭(藝名金寶珠)為師,學會了《藍橋》、《賣線》等節目。
1956年調到縣民間戲曲實驗工作隊後任副隊長,又拜潘永貴(藝名金娃子)為師。
1958年演出的《空洞房》獲黑龍江省曲藝會演優秀節目獎。同年8月參加全國首屆曲藝會演大會,周總理觀看了這場演出,並接見了演員。
1963年演出的《掉蘿蔔》,參加全省二人轉、拉場戲觀摩演出大會獲優秀表演獎。
1970年調呼蘭縣文化館任館長。堅持輔導全縣二人轉演出活動,成績突出,兩次出席全國文化工作會議,獲中央文化部的獎勵。
1981年被評為全國農村先進工作者、省勞動模範、地區模範工作者和連續八年被評為縣勞動模範標兵。

代表節目


《燕青賣線》《掉蘿蔔》《空洞房》《掉蘿蔔》。

主要職務


王秀林,北京林業大學林業史研究室研究員、中國傢具協會傳統傢具專業委員會高級顧問、傳承工藝大師,秀林工作室主人。曾主持過修復故宮博物院包括乾隆慈禧用過的66 件古典傢具文物,央視人物欄目著名人物。
王秀林大師從小與木頭結緣,兒時常用撿來的冰棒木棍綁手槍,或用廢棄的木材做小乒乓球案子,以擺弄木頭為樂。1974年,王秀林踏入社會,在百年老字號北京龍順成中式傢具廠當木匠,拜民國年間名揚京城的名木匠劉洪來為師。王秀林大師跟隨師傅學藝三年,出師后,又隨師傅一同幹活十年。
2000年,從傢具廠退休后,王秀林大師比上班還忙,他三天兩頭到北海、地壇、陶然亭等公園給遊人介紹紅木傢具知識,天南海北地參加紅木論壇演講,並義務替別人辨別傢具真偽,被業界稱為“紅木拚命三郎”。
2002年,王大師運用木材的物理特性,創造出了“秀林收縫法”——無論新老傢具門芯板、面心板等板心開裂,均不用打開邊框,不用填補木料,更不用填補膩子,均可將裂縫收緊。
2007年7月14日,王秀林大師在北京南城的愛家紅木大觀樓成立了秀林工作室。秀林工作室以紅木知識義務諮詢、紅木傢具保養培訓班、古典傢具製作工藝培訓班、手工雕刻現場演示、顧客現場切身體驗、展場傢具導購等模式,傳承中國古典傢具文化,為古典傢具服務。2010年5月6日,秀林工作室由愛家紅木大觀樓遷至大紅門集美紅木城。
40多年來,王秀林先生對中國古典傢具的結構、材質、做工有著極深的了解和研究,他總結出的“敲、摸、聽、看、量”五大選購傢具方法,及發明、研發出的“收縫法”和“燙臘”工藝,在業內得到好評。
同時,經過近三年不斷的演講、培訓、宣傳,愛家紅木大觀樓的生產商、經銷商和顧客無不受益匪淺。如今,王秀林已經是北京林業大學客座教授了,除了給學生們講傢具文化,他還帶著3個博士生。為了傳承紅木傢具的傳統工藝,最近,他又收了倆徒弟,一個是清華美院畢業的,一個是全國紅木傢具比賽冠軍。此外,王大師有著更大的抱負:用自己的晚年和名聲,去給更多的廠商、顧客、愛好者等講解紅木知識,弘揚中國古典傢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