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鎮

中國山東省煙台市昆嵛山

昆嵛鎮,是中國山東省煙台市昆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轄的一個鄉鎮級行政單位。地處煙台市東南部,東與文登市界石鎮為鄰、北與龍泉鎮交界,西、南與玉林店鎮莒格庄鎮接壤,總面積136.77平方公里,所轄36個行政村呈半環狀分佈於昆嵛山腳下,常住人口12488人(2017年)。

概述


全鎮共有耕地面積1.9萬畝,其中糧食種植面積0.53萬畝。大田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果園面積1.39萬畝,果樹以蘋果、大櫻桃為主。共有山嵐面積8.7萬畝,林木覆蓋率70.5%。其他主要作物和特產有:板栗、梨、柞蠶蜂蛹沙參黃精玉竹、靈芝、蜂蜜等。區鎮兩級號召群眾種植北沙參、桔梗、金銀花、黃芩、半夏等中藥材上百畝。

自然資源


境內地勢呈中部高、南北低之勢,山丘面積約佔總面積的90%,因處於昆嵛山國家森林公園下,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譽。主要河流有黃壘河、漢河、沁水河3大河流,轄區內總長度32公里,其它支流、小河流眾多。主要橋樑有曲家口橋、義和庄橋、灘上橋、沙子橋、桃園橋等。現有小型水庫10座,其中小(一)型水庫2座(東風、店子),小(二)型水庫8座(向陽、長嶺、曲家口、占昌口、九龍池、頭日庵、後庄、福壽庄)。萬方以上塘壩20座,總庫容5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36萬立方米,機電井108座。

行政區劃


昆嵛鎮下轄以下地區:
昆嵛鎮自然風光
昆嵛鎮自然風光
東殿後村、西殿後村、西口子村、西庄村、金沙夼村、灘上村、澇夼村、釣魚石村、北紅石頭村、沙子村、打磨子村、占昌口村、店子村、前楊家莊村、頭日庵村、后楊家莊村、東李格庄村、西李格庄村、金屏夼村、南藏家莊村、北藏家莊村、葛家莊村、瓦山村、軍石村、張家口村、西柳庄村、桃園村、單耳山村、曲家口村、板子口村、福壽庄村、孔家村、義合庄村、初家莊村、向陽村、長嶺村。
昆嵛鎮
昆嵛鎮
36個行政村、1.2萬人口,面積約170平方公里。
201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昆嵛鎮
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370612111201121東殿後村委會
370612111202220西殿後村委會
370612111203220西口子村委會
370612111204220西庄村委會
370612111205220金沙夼村委會
370612111206220灘上村委會
370612111207220澇夼村委會
370612111208220釣魚石村委會
370612111209220北紅石頭村委會
370612111210220沙子村委會
370612111211220打磨子村委會
370612111212220占昌口村委會
370612111213220店子村委會
370612111214220前楊家莊村委會
370612111215220頭日庵村委會
370612111216220后楊家莊村委會
370612111217220東李格庄村委會
370612111218220西李格庄村委會
370612111219220金屏夼村委會
370612111220220南藏家莊村委會
370612111221220北藏家莊村委會
370612111222220葛家莊村委會
370612111223220瓦山村委會
370612111224220軍石村委會
370612111225220張家口村委會
370612111226220西柳庄村委會
370612111227220桃園村委會
370612111228220單耳山村委會
370612111229220曲家口村委會
370612111230220板子口村委會
370612111231220福壽庄村委會
370612111232220孔家村委會
370612111233220義合庄村委會
370612111234220初家莊村委會
370612111235220向陽村委會
370612111236220長嶺村委會

社會


境內省道通車里程13公里(俚李線),鎮級公路通車里程20公里(大紅線11公里,北頭—向陽—曲家口—長嶺線9公里),東殿後、西殿後、西柳庄、桃園、沙子、金沙夼等10村村內道路全部硬化,其餘村莊村內主路全部硬化。在西柳庄村開展了生態文明示範村創建工作,2012年初我鎮被評為市級“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先進鎮”稱號。
2012年底,區工委管委提出在昆嵛鎮打造“齊魯生態第一鎮”的宏偉目標,以美麗山村建設為載體,全面建設“村有品、林有畫、景有詩”的最佳生態旅遊居住區和山村類型風情小鎮。2013年11月開始,利用半年時間,先後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反光膜清理工作,回收廢棄反光膜950個大袋,1400個小袋,共計42500公斤。共投入資金200多萬元,出動專業車輛、機械9310餘台次,發動群眾18000多人次,清理垃圾6萬多噸、反光膜63噸,整治河道溝渠25公里,搬遷“三大堆”7000多處,栽植綠化苗木5400多株,徹底清除了歷史垃圾,完成了36個村的環境整治工作。成立保潔員隊伍,完善垃圾清運系統,共有保潔員93人,為36個村發放垃圾箱356個,每三天左右清運生活垃圾一次。
近年來,牢牢抓住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三個重點,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創建和鄉村文明行動建設水平和內涵。一是抓好生態環境保護。整治活動遵循“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生態理念,不粉刷房屋牆壁,不修建欄桿護坡,力求還原山村的質樸風貌,重現環境的整潔乾淨,恢復昆嵛山的自然韻味,對全鎮環境進行一次徹底大掃除,對人們的心靈和思想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讓昆嵛鎮的山更青、水更凈、人更美,打造“清潔、自然、和諧”的美麗昆嵛。二是抓好生態經濟發展。堅持把發展生態農業作為創建工作的核心內容,充分發揮生態資源保護良好的優勢,全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出了“昆嵛仙果”、“昆嵛石磨麵粉”、“昆嵛蜂蜜”等10餘種綠色農產品;發展了溫室大棚蔬菜花卉種植、認領休閑農業、手工藝品編織業;建立了中草藥種植試驗基地;試點建設了“昆嵛林家樂”鄉村旅遊項目,同步組織昆嵛鎮和桃園村開展了省級旅遊強鎮、特色村創建工作,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三是抓好生態文化提升。完成了36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29個村文化廣場新建(改建)、5個村農家書屋示範點工程,組建了30支共467人的文藝演出隊伍,為3個劇團、18支隊伍配備了演出服裝器材,開展了鄉村大舞台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實行“網格”化管理,對鄰里恩怨、宗族幫派進行責任分包、感情潤化,社會矛盾得到化解,農村秩序更加穩定,和睦互助的鄰里關係更加鞏固,全鎮未發生一起去省進京上訪案件,信訪維穩工作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落實“高壽老人”高齡津貼,免費為60—80歲老人辦理意外傷害保險,為60歲、8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分別發放60元、85元生活補貼,為90歲以上老人每年增發300元營養補助,百歲以上老人每月增發300元長壽補助,在此基礎上,全面完成了36個村“善行義舉四德榜”建設,開展了“五老”模範家庭、“模範老人”、“五好”先進典型評選、“老年趣味運動會”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選取8個村莊彩繪了以“二十四孝圖”為主題的文化牆,進一步弘揚了崇尚孝德孝行、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