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庄

後庄

後庄為清初建村。因建村於朱吳之北,遂命名後庄。另一說,王姓自樓底村遷來定居,因地處樓底山後,故命村名後庄。後庄位於海陽市中部,地處東經121°05′,北緯36°54′。東南100米鄰樓底村,南600米接朱吳村,西靠公路,北3公里與北洛村相交。隸屬朱吳鎮。全村轄區面積約1.5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8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花生、玉米、地瓜、芋頭、大豆、蘋果、蔬菜等。 2002年,全村有273戶,777人。有王、姜、欒、於、任等姓,均為漢族,其中王姓人口較多。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54年成立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4月黨支部書記王樹先、大隊長王樹芹帶領村民,參加大鍊鋼鐵運動。 1964年2月在村東溝建第一個微型水庫(泉水眼水庫)。同年秋,又在村北溝建起了一座小型水庫(卧龍庵水庫)。 1970年王鋒雲從部隊離休回村,被選為黨支部書記,帶領群眾在村大小河流的上游建起壩頭地,改變了本村糧食產量不高的局面。 1975年村黨支部派人到萊陽農學院學習果業技術,並邀請有關技術人員來村指導,使後庄一舉成為朱吳公社的果業大村,經濟收入空前增加。 1980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 1982年黨支部帶領群眾在村東溝栽植了6.7公頃紅富士蘋果。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0年黨支部書記王建國、村委會主任王樹松帶領群眾,用了一個冬天的時間,修建倒虹吸水槽240多米,鋪設管道2400米。 1992年投資9萬元,全村吃上了自來水。 1993年投資7萬元,安裝閉路電視。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建國后,本村辦起小學,后併入朱吳完小。1983年,村又辦起了幼兒識字班。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相繼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6人。其中有24人為1985年後考取的。建國初期,本村文化娛樂以觀看民間文藝節目為主。改革開放后,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家家有了電視機,大多數家庭購買了VCD,村民的文化生活煥然一新。人民生活建國初,常年人均糧食僅50公斤左右。改革開放后,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達到375公斤,解決了溫飽。20世紀90年代后,吃的以小麥為主,肉、蛋、奶等消費品已成為日常食品。2002年,全村有電話45部,冰箱60台。村莊建設建國初期,全村有100多戶,住房全是小草房,人均居住面積為6平方米。改革開放以來,統一規劃房屋,村民全部住上了瓦房,街道也進行了整修。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80多公斤,總產約2.5萬公斤。1970年,糧食畝產250公斤,總產12.4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提高到35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達到653公斤,總產達到26萬公斤。 1970年以來,本村大力更新蘋果品種,並栽植板栗、銀杏6.7公頃。2000年,水果、干雜果總收入達到80萬元。 2002年,第一產業總收入649萬元,其中農業311萬元,林業5萬元,畜牧養殖業300萬元,其它收入33萬元。第二產業建國初,本村僅有手工業作坊,經濟收入很少。1982年以來,先後建起了印刷廠、麵粉加工廠、小型榨油廠等。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6人,總收入160萬元,其中工業130萬元,建築業30萬元。第三產業1982年,建村辦商店1個,從業人員2人,只經銷些油、鹽、醬、醋等日用品。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第三產業逐步興起,先後發展起運輸、電氣焊、飲食服務業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56人,收入117萬元,其中運輸業50萬元,商飲業46萬元,服務業21萬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1月,王方玉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秋,王樹良、王樹楷入黨。同時成立黨小組,王方玉任黨小組長。1943年10月,成立黨支部,王樹良任黨支部書記,王樹楷任副書記。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反奸、反霸、反特鬥爭,組織開展參軍、參戰、支前等工作。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王樹良、王樹楷、王樹先、王福榮、王壽閣、王鋒雲、王建國、欒法平、欒發波。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45人。 1983年,村黨支部被中共煙台市委、海陽縣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7月,成立村公所,村長王樹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王樹楷、王寶玉、王建富、王樹芹、王樹良、王建芳、王仁雲、王樹友、王樹松、欒發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