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安豐鄉的結果 展開

安豐鄉

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下轄鄉

安豐鄉,隸屬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徠,地處安陽縣最北部,東與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接壤,南與洪河屯鄉交界,西與倫掌鎮相連,北隔漳河與河北省磁縣相望,區域面積83.33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66722人。

東漢三國時期,為魏都之畿輔地。1958年8月,成立邵家屯公社。1966年9月,改稱安豐公社。1983年12月,改鄉。2016年11月,由殷都區代管。截至2020年6月,安豐鄉下轄42個行政村。

2018年,安豐鄉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4個。

歷史沿革


東漢三國時期,為魏都之畿輔地。
1958年8月,成立邵家屯公社。
1966年9月,改稱安豐公社。
1983年12月,改鄉。
2016年11月,由殷都區代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安豐鄉地處安陽縣最北部,東與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接壤,南與洪河屯鄉交界,西與倫掌鎮相連,北隔漳河與河北省磁縣相望,區域面積83.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豐鄉位於華北平原南部。地形西高東低,大致呈階梯狀分佈,中部是丘陵地帶。最高點在李家坡摩天嶺,海拔213米;最低點在趙村和施家河村,海拔68米。

氣候

安豐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溫適宜。多年平均氣溫14.1℃,1月平均氣溫-0.9℃,極端最低氣溫-17.3℃;7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1.5℃。無霜期年平均208天。年平均降水量556.8毫米,降雨多集中在6~8月。冬春多北風,夏秋多南風。

水文

安豐鄉境內河道屬海河流域

自然災害

徠安豐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冰雹、大風、蝗災等。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42年,顆粒無收。冰雹多發生在5~9月份,最嚴重的一次冰雹發生在1922年閏五月上旬,4天內下了3次大冰雹,莊稼全部被打死。最嚴重的一次蝗災發生在1942年,小滿至芒種期間,密度可達每平方米100~120隻。

自然資源


安豐鄉境內有鵝卵石與紅砂。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安豐鄉轄張家莊、大夫、太平店、木廠屯、南豐、北豐、吉庄、施家河、趙村、固岸、馬庄、崔庄、北李庄、后凈渠、前凈渠、東稻田、前稻田、后稻田、大劉庄、洪河、郭家屯、邵家屯、東高穴、西高穴、漁洋、張顯屯、劉家屯、靳家屯、翟庄、蔡村、付家洞、韋家洞、谷家咀、趙家窯、李家坡、韓家寨、東天助、下天助、上天助、張家窪、林縣庄、英烈4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6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安豐鄉下轄42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張家莊村5號。
郭家屯村施家河村前凈渠村邵家屯村翟庄村韓家寨村
大夫村村趙村村東稻田村東高穴村蔡村村東天助村
太平店村固岸村前稻田村西高穴村付家洞村下天助村
木廠屯村西馬庄村大劉庄村后稻田村韋家洞村上天助村
南豐村崔庄村洪河村漁洋村谷家咀村張家凹村
北豐村北李庄村北張家莊村劉家屯村趙家窯村林縣庄村
吉庄村后凈渠村張顯屯村靳家屯村李家坡村英烈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安豐鄉轄區總人口5539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15萬人,城鎮化率2.7%,另有流動人口243人。總人口中,男性28146人,佔50.81%;女性27249人,佔49.1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3.81‰,人口死亡率7.92‰,人口自然增長率5.89‰。
截至2018年末,安豐鄉戶籍人口6672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安豐鄉財政總收入489.44萬元,與上年持平。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0萬元,增值稅74萬元,企業所得稅1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8.4元,與上年持平。
2018年,安豐鄉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4個。

農業

安豐鄉有農業耕地面積5.6萬畝,人均1.01畝,東部及西南部為水澆地。西北丘陵以玉米、秋雜糧作物為主。2011年,農業增加值17050萬元,比上年增長13.6%,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3%;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5萬噸,人均99千克,其中小麥2.5萬噸,玉米3萬噸。主要經濟作物以花生、油菜為主。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3220畝,總產量284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7090頭,年末存欄19598頭;羊飼養量5720隻,年末存欄3214隻;家禽飼養量95.3萬羽,年末存欄43.5萬羽。
截至2011年末,安豐鄉累計造林8300畝,其中廊道綠化2100畝,圍村林1900畝,防護林5400畝,四旁植樹110萬株。經濟林930畝,主要以蘋果為主。林木覆蓋率45%,活立木蓄積量32萬立方米。2011年末,大型拖拉機124台,小型拖拉機470台,旋耕機101台,播種機80台,聯合收割機127台,玉米聯合收割機1台,機動噴霧器65台,秸稈還田機122台,農用運輸車1810輛,機動三輪車1760輛。

工業

安豐鄉工業以棉花良種軋花、醫化用品製造為支柱產業。2011年,工業增加值1157萬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1%。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職工80人。

金融

2011年末,安豐鄉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52億元,比上年增長15%,人均儲蓄6348元;各項貸款餘額1.2億元,與上年持平。

文化


地名由來

安豐鄉取安陽縣之“安”和豐樂鎮車站之“豐”得名。

文物古迹

境內有西門豹治鄴遺址、豹祠堂及安陽八大景之一的“漳河晚渡”。2009年12月27日,發現魏武王曹操高陵

交通


安豐鄉境內有京廣鐵路、107國道從鄉東部縱向穿過,備鄉中路、狄青公路、翟曲公路縱橫交錯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安豐鄉有幼兒園22所,在園幼兒800人,專任教師148人;小學20所,在校生4120人,專任教師18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570人,專任教師14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安豐鄉有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2個,文化站藏書7810冊。
2011年末,安豐鄉有學校體育場16個。21%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
2011年末,安豐鄉有廣播站2個,有線電視用戶0.8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0.5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8.3%。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安豐鄉有鄉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部(所)32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病床51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9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3人、執業(助理)醫師0.0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3萬人次。41個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2歲,其中男性69歲,女性75歲。

社會保障

2011年,安豐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3戶,人數96人,支出17.35萬元,比上年增長0.86%,月人均146元,比上年增長0.69%;城市醫療救助1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人次,共支出15.9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12戶,人數1769人,支出153.87萬元,月人均72.5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2人;敬老院1家,床位48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6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4287人,參保率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