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宗寺

夏宗寺

位於縣治平平安驛安鎮西南28公里處,在今三合鄉寺台村所在的阿尼吉利山。夏宗寺始建於元末。1359年,西藏著名僧人噶瑪噶舉派四世活佛若貝多傑奉召赴大都,途經平安時,在此駐足。年僅三歲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被其父領到該寺受戒。青海地區諸多名僧都曾在此修行,使夏宗寺在青海享有盛名,遂成為藏傳佛教界的名剎。鼎盛時有400多間殿堂和僧舍。整個寺院依崖而建,山崖寺址洞窟,氣勢非凡。經堂後面的山峰上,有一座建於乾隆年間的八卦亭,是覽物觀景的好運處。

歷史沿革


夏宗寺
夏宗寺
位於縣治平 安鎮西南28公里處,在今三合鄉寺台村所在的阿尼吉利山。“峽峻寺”、“夏峻寺”、“夏畯寺”等,皆為藏語“夏宗”之異譯。夏宗即“夏哇日宗”的縮寫,直譯為“鹿寨”,指鹿類生息地,言此地之幽靜和林本之茂盛。這裡層巒迭嶂,林木濃郁,兼山泉流水,山花爛漫,景色十分秀麗。歷史上,它與今海南州興海縣的智革爾貝宗(賽宗山),黃南州尖扎縣的阿瓊南宗和樂都縣南山的班摩曲宗(亦稱普拉羊宗)同稱為“安多四宗”,是藏傳佛教僧人靜修的出名地方,故夏宗寺藏語稱“夏宗珠代”,意為“夏宗修行處”。據傳,早在東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僧人法顯(約337一422)與法友慧景、道整、慧應、慧鬼等赴印度求經,曾到此處活動,留有遺跡。宋代,這裡建有靜房,南宋高宗建炎年間,宋湟朝在這裡找到角廝啰的後裔宜麻當正,賜名趙懷思,令其措置湟鄯事,夏宗靜房得到擴建。元至正十九年(1359 ),西藏噶瑪噶舉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傑(1340一1383)應元惠宗(順帝)之召去北京,路過青海,一度居住夏宗寺,曾給剛滿3歲的宗喀巴在這裡授近事戒。青海地區的一些名僧,如宗喀巴的啟蒙師即夏瓊寺的創建者曲結·頓珠仁欽(1309一1385)、塔爾寺的首任法台鄂色嘉措等都曾在此修行過。據《安多政教史》記載,噶瑪巴乳必多傑去世后,有位叫南安然堅巴的修行者在此建造乳必多傑的靈增和一座佛堂。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1617一 1682)時期,罕達隆活佛又在這裡開闢了一個新的修行處,五世達賴賜名“具喜園”。清乾隆十一年(1746 ),塔爾寺的一世安加蘇活佛羅桑袞噶住持夏宗,新建經堂1座。乾隆四十四年(1779),塔爾寺的第二世當彩活佛益希噶桑住持夏宗,塑立釋迦、彌勒、阿閃等佛像。後來,三世當彩·羅桑克珠尼瑪再次修建新的經堂。從而,夏宗寺發展成為一座較大規模的寺院,以塔爾寺為母寺,歷輩當彩活佛成為夏宗寺寺主。

六世活佛


當彩活佛系統的第一世羅桑多傑,系祁家川當彩村人,曾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建塔爾寺的小金瓦殿(大護法殿),成為塔爾寺的活佛之一,至今傳有六世。一世羅桑多傑,1691 年任塔爾寺第十七任法台;二世益希噶桑,1706年生,1762年任塔爾寺第二十九任法台;三世羅桑克珠尼瑪,1819年任塔爾寺第四十九任法台;四世羅桑達吉,西納川壠甘村人,年24歲卒;五世羅桑崔臣晉美嘉措, 1856年生於祁家川當彩村,初血羅桑崔臣晉美嘉措,1880和1892年兩任塔爾寺總法台;六世圖丹晉美諾爾布,當彩人,即十四世達賴之長兄。現居國外。

周邊環境


夏宗寺最盛時有僧徒40餘人,殿堂僧房約400間。1958年,有寺房370間,寺僧13人,土地山林3100畝。全寺臨水依山由經堂、噶瑪、八卦亭等三個建築群組成。其中,經堂院位於岩根平地,為該寺主體建築,是全寺人聚會誦經的地方,為三轉五大開間宮殿式建築。經堂院依岩建有七層佛宇,是在乳必多傑居住過的石窟基礎上擴建而成的,才、稱做“噶瑪區”,相后保存有乳必多傑用過的法座以及法器、供物、佛像、經卷等,還有一塔,傳以宗喀巴的袈袋、靴子等裝藏。山腰八卦亭三面絕壁,壁高50餘米,挺拔險峰,巍然霄漢,該亭脊分兩層,底四頂四,參差錯落,從壁下看去,恰為八角,故名八卦亭,初建於清乾隆年間,民國初年被毀,1941年重建。此外,還有傳說宗喀巴從乳必多傑受近事戒在剃髮處長出的一古柏,及寺院南面石崗上為阿尼吉利山神所建的苯康等。

維修與重建


解放后,於1955年政府撥款維修,“文革”期間被拆毀。 1985年人民政府再撥款重建,現已建大殿1座,僧舍5間及山門等,有2名老僧(賀洛桑拉多傑和祁洛桑更凳)主持寺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