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

漢語詞語

徠假如,漢語辭彙,讀音為jiǎ rú,解釋為如果;即使;例如,出自《漢紀·成帝紀一》。

釋義


1. 如果。
2. 即使,縱使。
3. 譬如,例如

出處


漢 荀悅《漢紀·成帝紀一》:“假如單於初立,欲委身中國,未知利害,使人詐降,以卜吉凶,如受之,虧德沮善。”

例句


韓愈 《論佛骨表》:“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而出之於境,不令惑眾也。”
元 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俺如今假如多有些軍兵,便可與他拒敵。”
唐 白居易《座中戲呈諸少年》詩:“縱有風情應淡薄,假如老健莫誇張。”
明 徠高明 《琵琶記·一門旌獎》:“假如大舜 、 曾參之孝,亦是人子當盡之事,何足旌表。”
清 徐士鸞 《宋艷·叢雜》:“假如一笑得千金,何如嫁作良人婦。”